摘要:里尔克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德语诗人之一,里尔克的诗歌思想丰富而独特,值得我们深入系统地进行研究与探讨。本文主要对里尔克诗歌的生命意義进行探讨,首先对里尔克诗的本质以及价值取向进行简要分析和概述,其次对其诗歌主题展开交流,最后重点分析了里尔克诗歌中所展现的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以期为读者更好的理解里尔克诗歌中的思想内涵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关键词:里尔克诗歌;生命意义;思考
中图分类号:I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24-0052-02
里尔克(1857-1926年)是20世纪最伟大的德语诗人之一,他的文学创作生涯,一如他的人生,充满了对自我的不断超越。虽然没有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但是这一点也不影响里尔克的诗歌对后世的影响与润泽。他对世界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这不仅体现在诗歌创作所达到的境界,同时也体现在他的人生追求与人生历程所给我们带来的启发上,很多人从他的诗歌中获得启发与慰藉。
一、里尔克诗歌概述
(一)诗的本质
里尔克作为一位伟大的诗人,对诗是什么这个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其小说作品《马尔特手记》中,他写道,因为诗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只是简单的情感;诗更多的是经验。为了写出一行诗,一个人必须观察很多城市,很多的人和物,他必须了解各种走兽,了解鸟的飞翔,了解小花朵在清晨开放时所呈现的姿态。由此观之,里尔克提出的“诗是经验”这样的论断其实是针对诗的写作对象、写作内容而言的,而没有涉及到诗的形式问题。笔者在所搜集的资料中发现,里尔克很少谈到诗歌的形式问题,而更加注重诗的内容,以及诗歌本身所承载的内涵,但这并不意味着里尔克不注重诗歌的形式,恰恰相反,在《杜伊诺哀歌》这首长诗中,里尔克将诗歌的布局做到非常精致的程度。
里尔克所说的经验并不仅仅是指诗人个人生活的经历、体验,而且还包括诗人所感知到的身边的各种“物”的存在。也可以说,这里提到的经验,即是诗人对整个存在世界的感知,而且达到世界与诗人融为一体,难分彼此的境地,这时候产生的诗才是真正的诗。所以,在里尔克看来,经验的累积是创作真正意义上的诗歌的必要前提。笔者认为,里尔克的这种诗歌观与中国古代所提倡的“天人合一”的观念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都揭示出了艺术上所能达到的至高境界。
(二)诗的价值取向
里尔克之所以主张诗是“经验”,笔者认为,这是与他的“诗的内涵”观相关联的。在他看来,诗的内涵就是“求真”,这也即是里尔克所坚持的诗歌的价值取向。
在里尔克的诗歌中,特别是在其后期诗歌中,这种“求真”性体现的尤为突出。他在《杜伊诺哀歌》中对存在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存在的真实性成为他探讨的重要内容。在第二哀歌中他对这个贫困的时代的整个人类存在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他写道
“瞧,树木确实存在;我们/居住的房子仍然屹立着。我们独自/飞过所有事物,像风一样不可捉摸”
相比有着坚硬的现实根基的“物”,人类的存在在现在的时代变得无法捉摸,变得失去了真实性的根基。里尔克对物有着独特的青睐,他认为物比人的存在还要真实,物从来都不会抛开它存在的根基一一大地,而人类在发达的科技时代越来越远离了其存在的根基,变得不再真实。
由是观之,里尔克所坚持的“诗是经验”的诗歌观与“求真”的诗歌内涵观有着内在联系。里尔克所追求的“经验”的切实感知性,人物一体性,要求的是人与物的内在统一,人与其存在根基一一大地的内在相依共存,只有人与物融为一体,诗人所创作出来的诗才是真正的诗。因此,这也就要求诗人要追求对存在的真实性的确证,在对存在的真实性的确证中完成诗人的生命意义和目标,在这过程中“求真”就成为了诗歌的价值取向。
二、里尔克诗歌的主题
(一)生命探询
纵观里尔克的全部创作,我们不难发现,里尔克的诗和散文是现代作家中对死亡的沉思最经常、最集中的地方,“死亡”一直是这位诗人言说的永恒主题。李永平先生在《里尔克后期诗歌中关于死亡的思考》中对里尔克的死亡观有着很详细地阐述。他认为里尔克在早期作品《祈祷书》中,就常常表述了他对于死亡的认识,里尔克把“死亡”称之为“伟大的死”,死亡包含在每个人身上,死亡是生命最本质特征,是生命围着旋转的中心。
因为我们只是皮壳和叶子。
每个人身上都含有伟大的死,
它是万物围着旋转的果实。
里尔克喜欢用“果核”来比喻死亡,这在他的诗歌中常常可以看到。生与死本质上是一体的,二者不可分离。我们看到,在里尔克的诗歌以及大量书信中,当他使用“存在”这个词语时,总是指一个包含生与死在内的“整体存在”。从“整体存在”上看,如果说“生”是存在的已经显露的一面,那么“死”则是“尚未照亮”的一面。在里尔克看来,并非只有“生”才能确证我们的生存,相反,恰恰是在那“尚未照亮”一面的底下隐藏着存在的“伟大奥秘”,也就是说,只有从“死”的方面,我们的存在才是可能。承认一个而不承认另一个会最终陷入把所有无限的都排除在外的局限之中。一个人只要生存就必然死亡,死亡仅仅属于生存,而一个没有死亡的生存是根本不存在的。真正的生活形态是延伸到这两界中的,血液在其最大的循环中将两者都驱动:既没有此岸也没有彼岸,而是一个同一体。因此,人的生存就是在“生与死”两个领域中不断滋养自己,并达到完满和充盈的过程。
(二)孤独和交流
孤独伴随着里尔克一生,也伴随着他一生独特的思索,占据了他诗歌描述和探讨的中心。“寂寞”在里尔克的诗歌中心词中具有不可毁灭的精神力量,“他认为生活就是流浪,就是用流血的双足在荆棘遍野的大地上行走,生活永远在别处。”因此,从本质上说,每个人都是无家可归的孤儿。正是这样,里尔克在《秋日》里唱道:
“谁这时没有房屋,就不必建筑,/谁这时孤独,就永远孤独,/就醒着,读着,写着长信,/在林阴道上来回/不安地游荡,当着落叶纷飞。”
里尔克,从其作为诗人的天性来说,他接受并且推崇那种伴随成长而来的广大的寂寞感,而不是怀着恐惧、惊惶的心态拒斥它。他认为:“若是你觉得它过于广大,那么你要因此而欢喜,哪有寂寞,不是广大的呢”,“爱你的寂寞,负担那它以悠扬的怨诉给你引来的痛苦”,他以娓娓的语调教导那些对寂寞感到不安的青年,正是这种寂静的、简洁的、似乎与喧嚣的外界相隔离的生活,才使得成长者真正意识到自己巨大的存在,并给这种存在以哲学上郑重的反省。人只有面对孤独,真正出于孤独之中,才有可能寻找到人生和世界的真实性,所以“我们最需要的却只是:寂寞,广大的内心的寂寞。‘走向内心,长时间不遇一人一一这我们必须能够做到。居于寂寞,像人们在儿童时那样寂寞”。
三、里尔克诗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里尔克诗歌美学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至今对当前人生命的意义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性作用。这对于纠正当下诗坛中出现的浮躁化、功利化、浅薄化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生命意识死亡的思考
里尔克的感受力是特别地向着死亡的。1911至1912年冬天他客居亚得里亚海滨的杜伊诺高山宫殿,在高岩上面对狂风海涛,使诗人长期以来对生命的流逝和意义的思考,与天籁地音交相融会,他爬到高出亚得里亚海的波涛约二百英尺的地方,蓦然间觉得这呼啸的狂风中似乎有一个声音在向他喊叫:究竟有谁在天使的阵营倾听,倘若我的呼唤他立刻记下了这句话,自己没费什么气力,就鬼使神差似的续下了一连串的诗句。然后他返回屋内,到了晚上,第一首哀歌就诞生了。呼之欲出,浑然天成,生命中突然降临的诗情使他惊讶、惶恐,这种充满了神秘体验的创作激情,使诗人一直处于一种难以抑制的灵感的催逼下,写出了内心的狂吼和精神的狂飘。
里尔克在诗中亲临了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生与死之谜。他认为,自古以来人们虽然体验死亡,却从未体验死亡的真正意义,大多数人往往只是从否定的方面看待死亡,认为死亡是对生命的找害。最早流行于巴比伦的“阿都尼斯崇拜”,就是原始初民对自然界和植物一年四季由生长到死亡、转到来年又复苏的神秘思考。大地外表上所经历的一年一度的巨大变化强烈地铭刻在世世代代人类心中,人们早已懂得自己的生命同大自然的生命是怎样唇齿相依的,懂得那让河流冻结、使大地脱下绿色外衣的同一过程是怎样以毁灭威胁着他们自身的生存。于是,出于保护生命“安全”和“欢乐”的需要,人们竭力把死亡驱逐到生命。
(二)从关注个体悲欢到关注整个存在世界的蜕变
伟大的作品之所以伟大除了其自身所具有的独特性之外,还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其作品都表现出对存在问题的深入思考。托尔斯泰作品中的对战争的批判以及对于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梭罗的《瓦尔登湖》对于原始自然的回归与向往,泰戈尔诗歌中对童真、爱情的歌唱,莫言作品中对高密东北乡的魔幻呈现,等等,都体现出对于存在问题的探究。里尔克身处的时代是西方人信仰崩塌的贫困时代,尽管科技在这时变得日益发达,但是科技所具有的负面效应被里尔克看的很清楚,他注意到了科技给人类的生活所带来的异化,人类越来越远离了其存在的根基——大地。由此,里尔克对存在进行深入的关注,这里的存在不仅仅是指人类自身的存在,更是指人类感知到的一切存在,比如植物、动物、大地等等。在里尔克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里尔克对于拯救存在所做的努力。当下的很多作家,尤其是诗人的创作视野太过狭隘,仅仅关注自己的小天地,而不能将视野放开来,对人类所处的存在境况进行深入考察,这就减弱了其作品的价值与深度。当然,这未必意味着诗人不可以写小天地,个人的小情感,但是将视野放开去,去关注整个人类的存在境况,将会更有利于诗人的诗歌深度的提升。
(三)大众消费文化语境下的诗歌批评走向
里尔克认为诗人要力避批评,不要往外看,而是要看向自己的内心,要写作那些出自必需而创作的诗歌。之所以持这种观点,是因为里尔克认为批评是批评者的一偏之见,有很大的主观性,诗人不必太过关注批评者的文字,而只要是出自必需而创作的诗歌才是真正的诗歌。评论者也最好多多讨论诗歌的审美价值,而非其社会功用,要抱着一种对作品的爱的、无功利的态度欣赏、观看作品。另外,里尔克所说的为了迎合、讨好人心大量的粗糙而又浅薄的批评的出现造成的混乱的局面,在当下仍然是存在的。特别是这样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评论的文字到处可见,甚至成为一种快餐式的写作。这对我们当下的创作界与批评界仍是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的。
对于诗人来说,要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诗歌创作本身的追求上,而非外界的评论上,要按照自己的内心的需求去创作,而不能勉强地迎合他人而进行创作。对于评论界来说,评论家要秉着一种客观的心态去欣赏作品,去爱作品,这样才会公平,因为“只有爱才能公平地对它”。
(四)在借鉴与创新张力之间的诗歌创作
如上文所述,里尔克是个善于学习的人,在借鉴他人的同时自己又有所创新。例如,他的恐惧造物的写作公式的提出,就是受到罗丹的影响而产生的。作为雕塑家的罗丹教会了他观察物,而里尔克在观察物的时候将自己的恐惧的感受结合、移注到观察的过程中去,这时候,一种新的诗歌类型产生了——物诗。自从20世纪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思想涌入中国,国人对西方思想进行了消化吸收,甚至有些人崇洋媚外,照抄照搬西方的思想而不加以創造性的思考。而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古典传统思想也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因此,国内的理论界出现了创新性理论缺乏的尴尬局面。在文学创作上,国内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莫言是一位很好的将国外经验与自身经验相结合的作家,而这样的作家国内还是很少见的。因此,目前国内理论界和创作界应该注重借鉴外来先进思想的同时结合自身的处境和问题进行再创新。
(五)后现代诗人的人生要义
很多人视孤独为瘟疫,而里尔克的一生却将孤独奉若神明,他在喧嚣的世界中刻意追求孤独的体验,在这种体验中诗人更加深刻地体会了世界的存在。说,他的一生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写诗。写诗是他孜孜不倦的人生追求。可以不管生活多么的艰难,大师并向他们学习他都坚持着他的这一追求,他游历欧洲各国然后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写入自己的诗歌,结交众多的文艺他是真正的纯粹的世界诗人。里尔克的这种追求,是当下诗人的一种模范,诗歌在他那里甚至成为了一种信仰,一种宗教。当下,在这个浮躁的时代里,很多的诗人,为了吸引他人的眼球,创作出很多低劣的诗歌,还将之称为伟大的作品,相比里尔克的这种精神,这种哗众取宠的做法实在让我们对之嗤之以鼻。因此,我们的诗人创作诗歌要追求孤独的生存状态,多一些审美追求,而非功利性的哗众取宠。
四、结语
里尔克的诗歌并非献给某一具体的亡逝者,也不同于传统的悼亡诗,不仅仅停留在对生命逝去的感伤和追挽上,也不仅仅沉醉在死或夜的审美意境中,里尔克的诗歌是对生命的一种理性的哲学思考,当生命已不能明晰地理解世界,当自我因沉醉于非理性的生活秩序之中而遗忘了自己,当生命跌入了冥暗的深渊之时,只有“死亡”才能担当起拯救的使命。在此意义上,我们发现,是诗人本身,而不是别人,充当了天使的角色。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