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鄂西南民歌的结构特点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下旬刊 热度: 15935
苏菲亚

  摘要:鄂西南民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源于民间、发展于民间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为老百姓所喜爱,是一种“随俗之歌”。本文研究的鄂西南民歌是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及相邻的“五水蛮”“五溪蛮”为主,论述其音乐结构,从而对鄂西南民歌的发生、发展有所认识。

  关键词:鄂西南;五句子;民歌;结构;特点

  中图分类号:J6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18-0142-02

  一、前言

  民间歌谣根植于民间,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是我国最古老的文学形式之一。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语言复杂,这也使得民间歌谣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种类繁多。由于民间歌谣多产生于普通群众的生产、生活、娱乐和斗争之中,为人民群众口头创作,因此具有随意性强,广泛性,集体性等艺术特点。

  鄂西南地区五句子民歌是传统民歌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流传悠久,渊远流长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尤其是恩施州为鄂西南主要的组成部分,恩施州位于武陵山北部,是土家族苗族聚居地区,这里山高谷深、风景秀丽、民风淳朴,这里的人沿山建寨,沿水筑屋,凡有吊脚楼、灰墙白瓦之处,都有着优美的民间歌谣在传唱。

  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民俗风情,使得恩施人民创造出了许多富有激情、真诚感人的民间歌谣,以表达他们对生活着的这片土地的无限热爱,对人生百态的真实感受,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恩施州民间歌谣是恩施州民间文学成就最为突出的组成部分,也是武陵山区民歌富有代表性的组成部分。

  近年以来,恩施州文化部门虽然搜集编纂了《鄂西土家族传统情歌》《恩施民间歌谣》以及相继出版的来凤、宣恩、建始、利川等县(市)民间歌谣集成的书籍,但是这些书籍均是以搜集整理民间歌谣为主,少有理论上的研究。而且当地学者在民间歌谣理论方面的研究著作也有限,因此恩施州民间歌谣研究还处在一个相对迟缓的阶段。

  恩施民间歌谣传承悠久,跨越不同时代,艺术结构丰富多彩。其中既有长篇的多段体形式,也有几句歌词构成的短歌谣,例如五句子歌。但无论是多段体歌谣,还是五句子歌谣,在表达情感,塑造艺术形象方面,都具有独立性与完整性。

  同时,恩施州民间歌谣,在结构上除了篇幅长短的不同之外,还有利用数字、月令等来组成歌谣的,也有通过问答的对话体形式,来组成对唱式的歌谣。正是这些不同的艺术结构形式,才使得恩施民间歌謠变得更为丰富多彩。

  二、多段体

  民间歌谣的篇幅有长有短,而长篇的民间歌谣大多以多段体的形式出现,因此在这类型的歌谣中能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能完整的叙述一件事情,以表达创作者的感情。

  与其它地区民间歌谣表达情感的单一不同,恩施多段体民歌情感丰富,具有民间叙事长诗的结构。在这些歌谣中,往往从一件事的时间、起因写起,再到经过、发展,以及最后的结果,都有完整的记载,而其所体现的情感往往更为丰富。

  《男在沙石街》(歌谣内容见附录,下同)这首民歌,就是恩施多段体民间歌谣中的一首。从叙事结构上看极为完整,所描绘的是恋爱中的男子,向女子索要荷包作为定情信物,女子为男子绣荷包的整个过程。而在绣荷包的准备过程中,又主要写了女子购买准备丝线的经过。女子深情的绣着荷包,在荷包上绣了许多寄托美好寓意事物。整首歌谣结构完整,叙事完备,不仅表达的了男女之间浓郁的情感,也赞美了女子的勤劳品格,独具恩施民歌特色。

  三、五句子歌

  正如上面所述,恩施民间歌谣在结构上,除了篇幅长的多段体外,还有篇幅短的五句子歌,以五句歌词构成一首歌谣。

  五句歌儿五句奇,上的天来下得地,上天能引嫦娥笑,下海能逗龙女喜。神仙听了也入迷。

  这首五句子歌是展现其本身魅力的一首,歌词中所说的“五句奇”,这奇就奇在歌谣的结构上。从结构来看,无论是中国古代诗歌,还是其他地区的民歌,一般以四句、八句为主,讲究字句结构的对称。但是五句子歌却打破了这种字句结构对称,以七言五句的结构为主。五句子歌的前面四句已经叙事完备,能够完结。但往往还加上第五句,但恰恰是这最后一句,才起到画龙点睛,表现歌谣主旨的作用。如:

  高高山上一树槐,手攀槐树望郎来。娘问女儿望什么?我望槐花几时开。

  高高山上一树槐,手攀槐树望郎来,娘问女儿望什么?我望槐花几时开。几乎说出望郎来。

  这两首情歌,前一首是四川民歌,后一首为恩施五句子歌。从歌词的内容来看,两首民歌前四句完全相同,恩施民歌多了一句,但就是这多出的一句,却将整首民歌的主旨升华了。前一首描写了一个手攀槐树,默默远望,等待情郎的怀春少女。少女在被自己母亲问起时,机警地回答自己望的是槐花几时开。本来歌谣在此处叙事已经完备,可以作结,但是唱出来总觉得有些平淡。是以在五句子歌中,加了一句“几乎说出望郎来”,歌谣情感急剧变化,少女那种爱情的不自由,被压抑的情绪,以及怕说错话引起难以预测的后果,瞬间表现了出来。少女对于情郎思念之中,更多了一种对母亲隐瞒的极尽煎熬的心情描写,使得整个歌谣的主旨更加升华,歌谣情感也有了起伏。

  四、以数字构成歌谣

  这里所谓的以数字构成歌谣,是指在歌谣的每一个段落或者中间几个段落,以数字起始,共同组成一首歌谣。

  这种歌谣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直接以数字来构成歌谣名字,并且每一段落的第一个字都以数字开始。例如恩施民歌中的《十想》、《十劝》、《十哭》、《十绣》、《十杯茶劝郎》、《十劝郎》等。

  《十劝》、《十杯茶劝郎》这两首恩施劝诫歌谣,都是以数字起始的,两首民歌都直接以歌谣名称点明歌谣的主旨。前一首是古代母亲对出嫁的女儿所作出的告诫。第二首歌谣是规劝情郎的歌谣,只不过这首歌谣并非直接劝诫,而是借喝茶来劝情郎,在艺术结构上,也别具一格。

  之所以用数字构成歌谣,一是因为这些歌谣产生于普通的民众,而这些民众一般而言文化水平有限,以数字为序组成段落,较为简单。二是这种结构的歌谣,易于普及传颂,而且其内容的可变性强。

  而数字构成歌谣的另一种形式,是直接以月令来构成歌谣。例如恩施民间歌谣中的《倒采茶》《连响儿·贺新春》《韩湘子修行》《拐子歌》《探妹歌》等,便是属于这类歌谣。

  《连响儿·贺新春》,这首民歌便是以月令直接构成的歌谣的代表,歌谣回顾了一年的生活,从一月到十二月,分别描写了不同月份的节气、习俗等,表达的是百姓过年时候的喜悦心情。

  数字和月令在民间歌谣中的使用,使得民间歌谣在创作上更加容易,结构上显得简洁明朗,工整有序,也易于传唱。特别是月令类歌谣的加入,增加了歌谣之中时序的变化,能够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仅让歌谣的结构更加完善,也丰富了它的内容。

  五、问答形式的对歌

  对歌是民间歌谣结构的重要形式,是以问答或对唱的形式来组成歌谣。对歌在恩施民歌中也多有出现,大多出现在山歌、情歌之中,其中著名的有利川民歌《龙船调》,建始民歌《黄四姐》,恩施民歌《六口茶》等。这些对歌,除了对唱的特点外,在长短上,并没有统一的格式。其实在恩施土家族婚礼习俗之中,《陪十姊妹》和《陪十兄弟》之中也常有对歌出现,如结婚仪式中的《陪十兄弟》,在这首《陪十兄弟》之中,有十二问与十二答,展现的是结婚的喜庆。

  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可发现,鄂西南地区民歌不仅具有一般民间歌谣的一些艺术特征,同时又具有该地区特有的地方特征,尤其是多种艺术手法的综合使用,使得当地民间歌谣在艺术成就上有着自身的高度。同时,由于这些民间歌谣的产生富有地方特色和地域生活气息,使得民间歌谣被世代传唱。

  通过本文对恩施州部分民间歌谣的收集整理并作分析研究,有助于加深人们对恩施民间歌谣的了解,丰富鄂西南民歌的理论知识,推动鄂西南民间歌谣的传唱,以期引起人们对当地民歌的重视,促使其更好的得到保护和传承。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