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西方声乐艺术的滥觞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下旬刊 热度: 16277
李建民

  摘要:声乐艺术的发展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对于声乐艺术的滥觞,也是众说纷纭。在此,笔者想通过对美声唱法的初步探究,对西方声乐艺术的发展进行深刻的学习与认知。由于笔者是学习关声唱法,对美声唱法的理解较为深入,因此,就通过对关声唱法的探究,能够充分对西方声乐艺术的滥觞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总结。美声唱法发展到现在,其艺术体现更加多样,但方法上还是具有其统一性,由共性的科学方法到个性的发展多样,这是关声唱法的发展趋势,也是世界声乐艺术“群芳争艳”的一个良好基础的奠定。

  关键词:美声唱法;中国唱法;科学演唱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18-0098-02

  一、西方美声唱法概述

  (一)美声唱法与歌剧的融合

  西方的美声唱法,在岁月的积淀中呈现出崭新的生机与活力。美声唱法伊始,是一种高屋建瓴的科学唱法,主要运用的场所在宫廷,王室贵族之中。美声唱法在歌剧元年逐步兴起,通过蒙特威尔第、A.斯卡拉蒂等人的创作,让歌剧的创作逐步的深入人心。

  西方的美声唱法与歌剧的发展在巴洛克之后的时期是亦步亦趋的,有些唱段的演绎更加多元化,尤其歌剧序曲成为歌剧整体的一部分之后,音乐的整体性,故事情节的铺陈,跌宕起伏,逐步深入其中,歌剧的演唱加入宣叙调,与咏叹调相融合,为歌剧的发展增色不少。

  歌剧的发展从古典的进一步精细化,明确化,内容上的层次分明化,以及出现了各个国家不同的歌剧体裁的作品,内容形式的多样化,使得歌剧的发展再次熠熠生辉。尤其在维也纳三杰之后,歌剧的发展,乃至于美声唱法的发展,都产生深远意义。

  在浪漫主义时期,以罗西尼、贝里尼、多尼采蒂为首的意大利谣唱歌剧的形成为美声唱法的发展真正奠定其中。之后的法国大歌剧,德国的歌剧等歌剧形式百花盛开。一般来说,最具有影响力的在浪漫主义晚期,尤其是威尔第、真实主义歌剧代表人物,马斯卡尼,列昂卡瓦洛,普契尼等人,他们的歌剧是歌剧发展的里程碑。

  在浪漫主义时期,瓦格纳所提出的“整体音乐观”,“无终旋律”,“主导动机”,“半音化和声”,以及“乐队配器”等改革形式,对威尔第、法国大歌剧、喜歌剧以及真实主义歌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些为促进美声唱法的系统化,科学化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思想意义。

  (二)美声唱法科学化与体系化的发展

  众所周知,我们开始听到美声唱法是卡鲁索的录音唱片。之后,产生了诸多的歌唱家,如吉利,科莱利,毕约林等歌唱家,真正让美声唱法由唱“声音”——唱“音乐”。当然,这个过程历经数年,直到现在,美声唱法还在不断地变化,但是基本上都在围绕唱“音乐”的范围进行深入地探讨与研究,从而能够在借鉴西方的美声唱法基础上,与本国的声乐发展相融合,创造出属于本国的“科学唱法”。

  西方的美声唱法,历来被尊崇为科学的唱法。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歌唱的内在动力。

  气息,共鸣腔体,唇齿喉舌牙。缺一不可,气息,金铁霖主张腹式呼吸法。任何歌唱者,气息的把握是第一位的。气息的沉稳,是为了把人的喉头放下来。保持一种放松的状态。在这里,我们在歌唱的时候有一个误区,那就是对于歌唱先找位置还是先找状态的问题。好多学习声乐的人都是先找位置。这就是本末倒置了。应该是先找状态。状态是歌唱的第一要义。在声乐演唱中,沈湘讲:“声乐是整体协同的运动”。轻机能,重机能,相互配合,在气息的贯穿中做到游刃有余,演唱自然松弛,声音清脆透亮。

  其次,就是我们对于歌唱的姿态的问题。

  金铁霖也提到,主要有三点。第一,眼睛。第二,站姿。第三,动作。这对于歌唱的艺术表现来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再之,是歌唱的张力的体现。

  在西方的歌剧演唱中,主要体现人物与剧情的相互融合。比如《丑角》歌剧,主人公的戏剧冲突的彰显,《穿上戏袍》的艺术张力,先抑后扬的写法,要充分体现作曲家对咏叹调的精确表达,这也是验证一个美声歌唱演员的不二法门。

  最后,对于歌唱者表现力的展现。

  音乐的最高的标准——表现性。西方的歌剧咏叹调是一种“情节”的抒发,在歌剧中人物角色的塑造节节贯穿,音乐的烘托,情节跌宕,人物戏剧冲突的体现,无疑对歌剧的整体性以及观众的观赏性产生一种“共鸣”。这是歌剧艺术的魅力所在。

  二、美声演唱的变化——从唱“声音”到唱“音乐”的历史发展

  西方的美声唱法经历了由唱“声音”——唱“音乐”的历史性蜕变。从巴洛克时期的阉人歌手,到古典主义时期的喜歌剧,抒情歌剧的发展,到浪漫主义时期的意大利歌劇的顶峰,以及法国大歌剧,德国歌剧,真实主义歌剧,柴可夫斯基的歌剧等等,不断地由内容体现歌剧的艺术魅力。至今在世界上演的最多的三部歌剧,《茶花女》,《图兰朵》,《奥涅金》,无不体现其中。

  对于“唱音乐”,本质上就是“唱情感”。最重要的是体现作曲家的艺术表现。通过感受之前的大歌唱家的演绎,从而借鉴其中,加入自己的个性化塑造,这样,对于歌剧,以及歌唱者的要求,才算是达到一个比较完美的展现。

  歌剧是艺术化的语言,宣叙调与咏叹调的结合,构成歌剧最美的和谐。宣叙调是一种近似于说话的感觉,比如在普契尼的歌剧《托斯卡》中,卡瓦拉多西演唱的《今夜星光灿烂》,就是以宣叙调开始,进而逐步走进情节,情感的有条不紊的进行,在高潮点达到张力的体现,最后的戏剧效果的展现,给人一种无比的视觉听觉的享受,尤其是多明戈那个版本,旷占烁今。

  音乐体现内在,歌唱体现外在。无论是内在与外在,最终都要服从于音乐,服从于作曲家的音乐思想。不管是艺术歌曲,歌剧,声乐套曲等,概莫能外。这是对歌唱者提出了更高的艺术要求,需要在演唱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文修养,最终达到自我演唱的“忘我”境界。

  在当下的美声演唱中,更多的歌唱家注重的是“唱音乐”,但也不否认有些歌唱家还在追求“唱声音”,这些是声乐演唱以及声乐教学避无可避的一个话题。一般而言,先树立声音,再体现音乐。中国的声乐,西方的声乐均是如此,而且西方的声乐更加注重自我个性的发挥,几位歌唱家唱同一首歌曲,艺术表现,艺术张力等等均是不同的,对于音乐本身的理解也具有显著的差异。

  三、美声唱法在歌剧改革中的体现

  在西方歌剧发展史上,影响深远的有两次歌剧改革,即格鲁克歌剧改革和瓦格纳的乐剧改革。某种意义上,瓦格纳是在呼应格鲁克。这两位伟大的歌剧改革家,对后世作曲家创作歌剧产生深远影响。

  格鲁克的歌剧改革,删去了华彩,追求质朴的音乐。真正让歌剧内容与形式形成一个整体,对于演唱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演唱宣叙调,咏叹调,能够真正走入歌剧的内在,从而以景即情,寄情于景,真正与歌剧融为一体,从而感动观众。

  对于瓦格纳的乐剧改革,具有划时代意义。他的乐剧改革,对之后的威尔第、法国歌剧、真实主义歌剧、以及柴可夫斯基的歌剧具有重要影响。

  瓦格纳的乐剧改革是对格鲁克歌剧的进一步的延伸与发展。尤其是瓦格纳提出的“主导动机”的手法,对后来的威尔第等人的歌剧创作具有启示意义。尤其对于演唱者的演绎,是一种整体、协同的歌剧抒发。无终旋律的创作,让音乐的发展延绵不绝,对于歌唱者也是具有不小的挑战。

  纵观两位伟大的歌剧改革家,美声的不拘一格,正是因为有这些“百家争鸣”,才不断地展现美声唱法的科学性和统一性。使得西方的作曲家用更为清晰正规的结构来塑造他们的音乐。

  四、美声唱法在西方艺术歌曲的体现

  第一,美声唱法丰富了艺术歌曲的艺术内涵以及内在价值。西方的艺术歌曲经历了从“创”——“演”的漫长的发展过程,这其中,艺术歌曲的形式的多样化,如声乐套曲、声乐小品等,都使得其艺术内涵得到了丰富,在这一点上,尤其是以舒曼的艺术歌曲的体现最为显著。舒曼的艺术歌曲,人在演唱中与钢琴伴奏合二为一,其歌词都运用了当时大文豪的经典著作,使得更能体现其深刻地艺术内涵。歌曲中转调的运用,更加凸显音乐情感氛围的深刻变化。而对于舒曼艺术歌曲的价值而言,就是在演唱者演绎的时候,深入地体会情感的内在,他继承了舒伯特的艺术传统,更加注重歌词的质量,使其真正达到诗情画意的灵动体现。

  第二,美声唱法在艺术歌曲的表现中更加多维度、领域涉及也更加宽泛,演唱形式也在逐步更加多样化。尤其在当下,各种音乐元素的加入,使得艺术歌曲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样,有些艺术歌曲在加入美声唱法之时,还要加入一些合唱,二重唱,齐唱等形式,打破了原有的艺术歌曲的框架,使其演唱的形式以及表现内容的形式上更加分明,更加吸引观众的眼球。再之加入电子音乐,让艺术歌曲有了新的体现,新的尝试。作曲技法更加打破传统的大小调体系,转调的运用,和声进行,力度,速度的变化等都具有鲜明的艺术魅力以及艺术展现。

  第三,美声唱法作为一种科学唱法,符合西方人的艺术审美,而且现在的美声唱法更多地在吸收各个国家的音乐文化特色。艺术歌曲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艺术表现。如果说歌剧的表现是一种情节的跌宕,内容的心灵震撼,那么艺术歌曲就是灵魂的共鸣,思想的升华,精神的聆听与畅想。文化的多样性,艺术的多样性,演唱的多样性,都为美声唱法注入鲜活的时代发展动力,但在多样中也有统一,那就是“情感”。西方声乐发展由唱“声音”——“唱情感”的历史发展过程,真正让“情感性”逐步的在美声唱法中大放异彩,展示出时代的特色,艺术的特色。

  第四,美声唱法的延续性,不断地创新发展,为世界各国所运用,对艺术歌曲的演唱乃至于世界音乐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我们讲:“真听、真看、真感受”,不论美声抑或是其他唱法,均是如此。使之能够在美声唱法的引领下,更加具有其独特的艺术性与时代性。

  五、西方美声唱法对创建中国声乐学派的影响

  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化自信以来,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热”,對于声乐而言,尤其是对于创建中国的声乐学派,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古代,那些我们脍炙人口的古诗词,都是可以演唱的,但是经过岁月的沧桑变化,已经没有了当时能够演唱的乐谱,留下的也只是诗词。但是现在有许多的作曲家重新编配,比如《关雎》,《阳关三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中国古代的诗词,以及一些大型的戏剧,如昆曲,京剧等传承,对我们的中国声乐学派的建立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六、结语

  古往今来,有许多音乐家对美声唱法进行深入分析,探讨,研究。通过对于美声唱法的深入分析,使其能够更好地与中国声乐相融合,这是我们学习声乐的使命所在。任何唱法,都有其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但是真正不变的是作品,金铁霖讲:“唱法由作品决定”。只有真正将作品深入地表现出来,才是好的唱法,科学的唱法。美声唱法的科学是因为这种唱法对于审美,演唱,表现等均是一种体系化的存在,也只有真正将中西方的唱法融合,才会让中国的声乐有长足的发展。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