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习语是文化的载体,体现了文化的特点,而中西文化的不同则决定了两种习语之间的差异,但并非是真的不可译。尤金·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对习语的有效翻译有积极的作用。本文从功能对等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实现习语的有效翻译。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习语;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18-0093-01
一、引言
中国有着数千年的文明,英国也历史悠久,都有大量代表各自文化的习语。由于地理位置不同,两国人民的生活不同,文化不同,习语也就不同,尤其是某些习语中的文化意象更是不同。然而最初的翻译观则认为,原文和译文之间是主仆关系,译文必须完全忠实于原文,不允许有一丝的偏差,造成部分译文晦涩难懂,甚至闹出笑话,这就迫切要求新的翻译方法的出现。
二、功能对等理论
尤金.A.奈达(Eugene A.Nida)是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翻译家、翻译理论家,他一生去过多个国家,来中国就有13次之多,对我国翻译界有着重大的影响。奈达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一生致力于《圣经》的翻译。在《圣经》翻译的過程中,奈达逐渐有了一套自己的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理论。功能对等理论打破了传统的翻译准则,反对字面上的一一对应,认为译文应当像原文一样流畅,译本读者的感受应同原文读者的感受一致。奈达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
三、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习语翻译
我们居住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地理环境的不同,气候的不同,注定我们的文化习俗不可能相同,习语是最能反映文化的,习语的翻译往往是跟文化密不可分的。幸运的是,文化中还是有相似的地方,习语的翻译就显得轻松多了。英语习语“as busy as a bee”译成汉语则是“像蜜蜂一样忙碌”,这是大家喜欢的,也是传统翻译观一直倡导的“按字面逐字翻译”,但其成功带有偶然性,因为在两种文化坐,蜜蜂都象征着勤劳,文化意象是相同的,这种直译无疑是最佳选择。然而,同一事物在不同文化里很多时候的文化意象都不相同,该如何处理呢?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如果意义和文化不能同时兼顾,译者只有舍弃形式对等,通过在译文中改变原文的形式达到再现原文语义和文化的目的。比如英语习语“crocodile tears”翻译成汉语,字面意义就是“鳄鱼的眼泪”。虽然现在我们对“鳄鱼的眼泪”已经有所了解,但该词最早传进中国时,大部分人很少见过鳄鱼,压根儿不知道鳄鱼在贪婪地吞食猎物时会不停地流眼泪,完全不能了解这个习语的意思。这种翻译让读者一头雾水,译者只有寻找有相同文化意象的词汇来向译文读者传递意义。“鳄鱼的眼泪”意指“假惺惺的眼泪”,与之有相同意象的,为我们所熟知的则是“猫哭老鼠”。“猫哭老鼠”在字面上是完全不对等的,也就是译者完全舍去了形式,但成功的消除了文化差异,让读者一下明白了其内涵。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首要的是要实现意义的对等,其次再是形式的对等。
当然,随着跨文化的交流,我们已经能接受“鳄鱼的眼泪”,这是最好的翻译,实现了“形式和意义的对等”。但仍有很多习语还不能实现“形式和意义的同时对等”。例如,英语习语“a lion in the way”就不能简单地按字面翻译成“拦路狮”。众所周知,西方世界的百兽之王是狮子,英语中有很多习语跟狮子有关系,人们很容易理解其意义。可是,在中国几千年里,人们几乎是没有见过狮子的,对狮子几乎一无所知,对“拦路狮”无法理解。我们的百兽之王是老虎,有很多典故都跟老虎有关,如“虎落平阳被犬欺”、“武松打虎”等,也有一个有类似意义的词是“拦路虎”。无疑,“拦路虎”是最佳翻译,根据功能对等理论,意义第一,形式次之,“拦路虎”很好的诠释了“a lion in the way”的意思,在不同文化读者的心中引发的共鸣是一致的。类似的习语还有很多,如“as strong as a horse”,我们就只能译成“力大如牛”,在我们的文化里,牛代表的是大力士,而不是英国的马。
为了实现功能对等,很多英语习语翻译成汉语时需要舍弃形式,而很多汉语习语翻译成英语时仍需要舍弃形式而保住意义。英语中也有类似意义的习语,如“Two heads are better one”。由于文化的差异,类似的习语还有很多,比如大家熟知的“对牛弹琴”,但在英国却并非如此,这给翻译增添了难度。为了实现意义的对等,只好选用了“cast pearls before swine”,形式虽然有所损失,但意义却实现了对等。
四、结语
地理环境的不同,历史背景的不同,中西方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语言中,尤其是习语中。由于文化意象的不同,习语的翻译几乎是不可能的。功能对等理论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虽然形式的损失有所遗憾,但意义的对等能让两国人民更好的增进相互理解。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