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栖霞山,初名摄山,齐明僧绍居于摄山之中,法度禅师与绍甚善,舍宅于山中建寺,齐梁时期大兴佛法,建康成为江南佛教之中心,遂在山上开凿佛窟,雕凿佛像,以求王室平安,后称摄山寺为栖霞寺,石刻群为千佛崖。
关键词:栖霞寺;千佛崖;游记
中图分类号:K87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18-0077-01
中国佛教一般认为兴起于两汉之际,佛教的兴盛和当时中国的时代背景关联紧密。经历了八王之乱,西晋瓦解,中国社会出现了南北分裂的局面,司马氏在江南建立起东晋政权,由于魏晋时期南方崇尚老庄思想与玄学,学者以无为无欲为理想,以恬淡生活为高尚,佛教因学说中与其有类似性,拥有了被世人广泛接受的基础。南方佛教的起源,一方面是北地南迁的僧侣一路传法南下,另一方面是印度僧人直接从海道来到中国南部,尤其是六朝刘宋时期,海上航路交通便利,海上而来的僧侣更是增加。杜牧有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南朝时期,南方佛教发展到达极盛时期。佛教在南方发展的原因有佛教的适应性很强,能够很好的适应本土文化,在进行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也同时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佛教的适应性还体现在能够满足不同时代士大夫阶层和底层民众阶层不同的精神需求上。六朝时期成了中国史上最早的面向士大夫的宗教兴盛时期。社会与政治的动荡使得士大夫的生活也处于持续的不安定之中,玄学与老庄已经不能让他们的精神得到慰藉,他们便转向宗教寻求精神寄托,借此解决心中的苦闷、不安,在精神上获得超脱、自由与安宁。因此,南朝的佛教摆脱了对玄学的依附但仍受清淡之风的影响。由于政权的不断更迭,社会动荡,民众生活缺乏安定感和幸福感,这个时候修行方式简单,可以为他们带来现世利益和来世幸福的佛教也就成为了民众精神上的支柱。佛教也能满足最高统治者的需要。在政权不断更迭的社会,佛教的善恶观和因果报应思想可以帮助稳定社会秩序,规范民众行为。宣扬此岸受难,彼岸幸福的罪苦意识可以让民众的内心没有争取解脱的动力,舍弃现世的欢乐追求来世轮回,顺从的接受统治,消灭反抗因素。最高统治者自身也希望通过弘扬佛法,修建佛寺,开凿佛像等一系列行为积福消业,获得长久的健康生命和统治的稳固。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学理佛教和民俗佛教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宗教行为。尽管这两种宗教行为与教徒的社会身份、政治角色和文化层次具有关系但是也并非绝对。比如同样出身高门士族的谢灵运和孟頫就一个以熟习经典,精研佛理著称,一个以布施求福,经佛崇拜著称,民俗佛教中人格化、偶像化的神祗崇拜的驱使下,修建佛寺和开凿佛像便成了一种狂热崇拜者最好方式。栖霞寺便是在这样的狂热崇拜下修建的。
栖霞寺为依山式的寺院建筑,采用院落式布局。齐梁时期,无量寿佛信仰在南方发展,栖霞山南朝永明年间便开凿有无量寿佛像,两胁侍为观世音和大势至菩萨,供信徒膜拜,齐梁的王公贵族为了祈福消业都在栖霞山上相继依崖高下,占地兴造佛像。
栖霞山千佛崖佛像具有明显的南方特点,秀骨清像,面容清秀慈祥,衣着飘逸轻盈,无厚重感,身形修长,有超脱玄思的神情。而北方中原地区佛像的代表,云冈石窟的“露天大佛”内穿僧祗支,外着袒右肩袈裟,顶饰搞肉髻,长耳垂肩,面相方圆,两肩齐挺,气度非凡,反应了北方特点,尤其是北魏晚期时造像的鲜卑化,造像题材简单,肩宽体壮,粗短身材,衣物厚重,衣褶简洁,形成独特的北魏样式,影响了北方许多石窟造像。
在栖霞山的千佛崖上还保留有南方地区独一无二的一处“飞天”。佛教有八部众:天众、龙众、夜叉。乾达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和摩瞰罗迦。这其中夜叉、乾达婆和禁那罗的形象被称为“飞天”,能歌善舞,具有同人沟通的性质。夜叉从形象到性格来说都好像飞天中的异类,乾达婆和紧那罗在佛教经典中被称作香神、乐神、歌神。
最集中也是最有代表性、最广为人知的飞天形象是敦煌莫高窟中所绘的飞天形象。将敦煌莫高窟中的飞天形象按照历史时期分类可分为:西域式飞天和中原式飞天并存融合时期,此时既有西域式印度飞天健壮朴拙的造型,也有传自南朝的秀骨清像型清瘦潇洒的飞天造型;中国式飞天极盛时期,此时的飞天形象呈现出中国化、女性化、世俗化、歌舞化,飞天造型中多为女性且面容摹画细致传神,面相丰圆,有的手拿乐器,有的舞蹈,有的执篮撒花,呈现出欢乐华贵的样子。栖霞山千佛崖的飞天造型应该是属于西域式飞天和中原式飞天并存融合时期的中原式飞天形象,面相并不具体但是衣带飘飘,身姿优美轻盈,十分具有灵动飘逸之感,似乎象征着精神自由,有南朝追求自由与超脱的艺术特点。飞天形象先传到中国新疆地区再经敦煌传到了中原,在中原受到南朝绘画文化影响再回到敦煌創造了隋唐时期飞天极盛时代的辉煌,栖霞山上的飞天很可能就是这条发展线索的中转衔接地带,通过佛教中飞天形象表达出的企盼飞天的思想,将生活的负担消解掉,获得精神与肉体的自由超脱,到达轻灵欢快的自由之地的理想是很好的反应了当时人们的精神世界。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