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6年1 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二十四节气”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遂昌县的“班春劝衣”作为“立春”内容之一成功入选,为遂昌增添了一张珍贵的金名片。当然,有了这样的身份不是炫耀的,而是要如何更加的保护好、传承好、发扬好先人留下来的富贵遗产,为人类作出更多有价值的贡献。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班春功农”的传承保护。
关键词:文化保护;文化自信;传承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15-0264-01
一、“班春功农”历史悠久,弥足珍贵
“班春劝农”已有400多年历史,是遂昌的传统迎春文化形式。“班春”即颁布春令,“劝农”以劝农事,策励春耕。
明代著名文学家、戏剧家汤显祖于万历21至25年任遂昌知县时,以勤政爱民、兴教化、励农桑著称。于立春前一日,遵制率僚属迎春于青郊,祭春神、鞭土牛、向士民赠“春鞭”,以鞭春礼仪,向邑人颁布“春耕令”。
汤显祖的名著《牡丹亭·第八出劝农》的民俗背景也取材于遂昌。从那时起,“班春劝农”成为每年春天县衙鼓励农人春耕生产的一项重要活动。
到了清代乾隆年间,迎春活动演变为社会瞩目,全民参与的民俗活动。民国后,官方劝农活动不冉举行,民间上规模的迎春活动也一度中断。
虽然时移世易,但遂昌百姓仍坚守着对传统的情怀,2009年3月,遂昌首次举行“班春劝农”典礼活动,之后在每届汤显祖文化节上作为重头戏进行展示,并保留了明朝的风格。从那时起,我们在大柘镇大田村建立了“民俗馆”,收藏农耕文化实物资料,对农耕文化采取系统的保护。在石练镇淤溪村建成了“班春劝农广场”并投入使用,让传承活动可以立得住脚。
在2011年,遂昌“班春勸农”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于2014年开始申报人类非遗。
到目前,我县共有两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历届参与“班春劝农”活动的传承人群有近500余人,而且逐年都在增加。这次入选人类非遗,不仅是遂昌文化建设的重要突破,也为下步继续深入挖掘传统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二、保护挖掘仍有难题,亟待破解
(一)后继乏人
代表性传承人人数、传承队伍的核心人物较少。目前我县仅有两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一名县级传承人待公布,虽传承人群人数较多,但是核心人物缺乏。
因此,当务之急是扩展传承队伍的核心群体,提高核心群体的综合能力,组织一批民间队伍,发动更多群众参与到“班春劝农”的传承中来。
(二)传承教学基地缺乏
目前,“班春劝农”已有传承基地,但因学生对“班春劝农”的内涵缺乏了解,且对传承学校要求较高,因此缺乏传承教学基地。
三、传承发展道路漫长,仍需努力
必须着力于“班春劝农”的深入挖掘和传承,把握住入选人类非遗的机遇,让“班春劝农”能够真正走向世界。
(一)完善传承基地建设,实现文旅融合发展
目前,在石练镇淤溪村已建有班春劝农广场,同时结合淤溪村打造省级民俗文化旅游特色村建设的契机,加快建设旅游集散中心,提升旅游配套功能。组织一批当地村民专门从事“班春劝农”的展示,在节假日或旅游高峰期时向游客展示,打破“班春劝农”时节的局限性,结合国遗“昆曲十番”,丰富文化旅游村的内涵,实现文旅融合发展。在淤溪村建设“班春劝农”民俗展示馆,以实物展示、视频展示、书籍展示等方式来体现“班春劝农”的相关内容,增加“班春劝农”表现形式,并通过向社会征集实物、相关文字记载等方式,丰富展示馆的内容。
(二)继续培养传承队伍,设立传承教学基地
在现有的两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和一位县级代表性传承人的基础上,继续申报代表性传承人,并积极推荐、公布县级代表性传承人,拓展代表性传承人队伍。除代表性传承人之外,挖掘“班春劝农”潜在传承人群体和艺人,提高社会对“班春劝农”传承和保护的参与度。其次,加强对传承队伍的专业培训辅导,传授相关的专业知识,提高传承人的综合素质水平。同时,设立传承教学基地,学习“班春劝农”知识和内容,编写校本课程,创建特色校园,丰富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全县中小学中,开展“班春劝农”相关农业知识、天文知识、历史知识等普及,提升认识,宣传农耕文明的知识产物,提高中小学生的保护意识。
(三)依托各类活动载体,深化“班春劝农”研究与发展
邀请民俗专家对遂昌“班春劝农”进行深入的挖掘和研究。通过民俗专家的专业指导意见,为“班春劝农”的下一步传承发展提供改进思路和方向,使“班春劝农”能够更好地实现其价值。
同时,将指导意见等相关材料纳入“班春劝农”数据库,加强数据库建设,丰富各种相关文字、图片、视频等材料,实现“班春劝农”资料的集成,为今后的深入研究奠定完善的数据基础。加快《班春劝农》系列书籍出版,书籍的出版对推动“班春劝农”的宣传和保护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在汤显祖文化节上,以更加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展现在世人眼前,将汤显祖在遂昌任知县时大力发展的“班春劝农”打造成为遂昌的文化金名片。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