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关系着国家的民族文化传承,也关乎着青少年的成长。目前,青少年的文化自卑、文化自负、文化无知等问题突出,所以,我们有必要加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力度,培养青少年文化自信。
关键词:文化自信;青少年;困境;策略
中图分类号:D4326;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06-0242-01
习总书记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关乎民族文化传承和国家发展,关乎青少年个体成长成才。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开拓者,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决定了其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不仅影响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还对他们的成长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一、文化自信的内涵
文化自信就是个体和群体对文化的一种价值判断,对文化形成一种正向的认可同性价值观念。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化根基深厚,兼容并包,并不断发展和创新,建立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就是要建立青少年对这些优秀文化的自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文化的精髓,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就是对这些民族精髓的自信。
二、青少年文化自信困境的表现
1.文化无知。对自身文化不了解自然就谈不上文化自信。当前,多元文化分散了青少年对我国文化的关注。好莱坞的电源、韩流文化等在青少年中广受欢迎,与此相反,青少年对古代经典书籍、戏曲、书法、英雄人物事迹等没有了解或缺乏兴趣。在应试教育中,学校缺乏对青少年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引导,学习的大都是考试相关知识,这使青少年的文化无知加剧。
2.文化自卑。文化自卑是由于对本民族的文化缺少认同感和归属感。青少年由于自身阅历浅,容易受舆论的引导,极其容易产生文化自卑,认为外来的文化都是优秀的、先进的,把自身民族文化视作鄙陋的、落伍的。青少年缺乏辩证的评判能力与认知态度,再加上对自己民族文化的不了解,造成了对外来文化的盲目崇拜。
3.文化自负。青少年对自身文化缺少清醒认识也会造成文化自负。在当今全球文化背景下,民族地区之间文化交流和沟通频繁。在青少年群体中,有部分人把文化自负和爱国情怀混为一体,对自身文化认识不清、妄自尊大,不能接受其他民族的文化,过于保守主义。
三、消解青少年文化自信困境的策略
1.加大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力度,营造良好文化氛围。营造文化氛围的方式有很多,可以充分利用青少年校外教育阵地开展文化活动,比如
由汕头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主办的潮汕传统文化系列之“茶艺公益课堂”,精致典雅,茶香四溢,琴声缭绕。家长和孩子们放下匆忙的脚步,觅得一处幽静,学习传统茶文化和茶艺手法。不仅激起了广大同学对茶文化的浓厚兴趣,拓宽了同学们的文化视野,增进亲子之间的交流,而且让同学们在了解茶文化的同时,能够切身体会潮汕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增强身为潮汕人的自豪感。其他还有剪纸、刺绣、钩花、木雕等公益活动,拓展潮汕传统文化传播渠道,引导潮汕市青少年儿童了解家乡历史文化、社会习俗、普及推广民间艺术,全面弘扬潮汕传统文化。同时让青少年儿童从小接受潮汕传统文化教育,加深对潮汕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燃起青少年儿童对潮汕文化的热爱,追根朔源,增强家乡情结。潮汕传统文化系列公益课堂的开展,带领着青少年儿童快乐地走进潮汕传统文化的世界,同时发掘潮汕优秀传统文化中爱国、诚信、敬业等具有时代意义的精神在青少年儿童中的导向作用和影响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加强互联网治理,维护良好文化环境。政府要加强对互联网的治理,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首先,要进一步完善互联网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依法严厉监管,并把网络文化的传播纳入制度的框架内。在管理互联网文化传播时,对低俗、虚假、违法的内容严加惩罚,把网络违规零成本的现象彻底杜绝。约束网络运营商,不能只为了点击量带来的经济效益而不管社会责任。由于网络信息传播的極其快,政府监管往往滞后,所以网络平台要第一时间做好网络信息监控,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在虚拟环境中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自觉维护健康的网络环境,为青少年建立一个有益的网络文化环境。
3.增强青少年文化价值判断能力。教育者要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对价值判断的能力。标准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对青少年认知和评判文化有着稳定、持久的作用。青少年正处于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尤其需要形成正确的、科学的认识和价值判断能力,这有助于他们抵制不良文化侵蚀,形成对中华文化深层的自信。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要运用适合青少年心理特征的教育方式,增强他们的价值判断能力,培养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
四、结语
青少年不但要承担起传承优秀中华文化的责任,还要把我们的民族文化自信保持下去,文化自信是一种深沉而持久的力量,我们需要文化繁荣带来的知识力量,更需要文化自信带来的精神力量。除了学习文化知识外,还应树立强大的中华文化自信,从优秀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培育具有共同基础的爱国情感、民族情怀。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