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妇儿中心作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范畴,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群众文化建设中担任着服务、公益与教育职能,发挥着引导群众文化建设方向,丰富群众文化建设内涵,提升群众文化服务水平等多方面的作用。新时代下,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越来越高,如何更有效地发挥妇儿中心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为群众文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成为妇儿中心未来发展亟需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关键词:妇儿中心;群众文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06-0218-02
一、前言
在全国人大常委会2016年12月25日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第二章第十四条中,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以下简称妇儿中心)被明确纳入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范畴中。这一重大变化一方面体现出妇儿中心一直发挥着公共文化建设的职能,却一直游离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外,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另一方面表明,为更好统筹社会资源,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由政府主导把妇儿中心设施纳入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范畴内,可以更好地发挥妇儿中心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事实上,作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妇儿中心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仅提供了群众文化建设的场所、设施,在教育、服务与公益等方面,也是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时代下,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就有必要把妇儿中心作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更好地服务妇女、服务儿童、服务人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本文尝试在理清群众文化含义与妇儿中心社会功能的同时,探求妇儿中心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职能与作用,并对新时代下妇儿中心如何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展开思考,提出建议,以期对妇儿中心在开展群众文化建设工作中有所助益。
二、群众文化的含义
群众文化,广义上讲是人类社会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讲是在工作之外的闲暇时间,人们所进行的自我建设、自我参与、自我娱乐,最终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而且是开放的社会性文化活动。群众文化是一个国家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具有明显的社会性。群众文化的主体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其基础是各式各样的娱乐活动,并以实现人的精神文化建设为最终目标,在社会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群众文化显著特征即是群众性,群众文化的这一特征要求群众文化供给、服务对象必须是全体人民,要求社会努力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要求社会的一切群众文化活动必须符合群众的意愿,要求不断地提高群众的文化实践能力和占有水平。群众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基础。群众文化建设,需要坚持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职能,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发展群众文化,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妇儿中心的社会功能
妇儿中心通常意义上行政隶属于妇联,是服务妇女儿童的活动阵地,其社会功能是在校外教育、文化活动与公益活动等方面服务妇女儿童。纵观全国各地妇儿中心,无论是省级、市级亦或是县级,几乎都是以“服务妇女、服务儿童”为工作宗旨和服务理念,以妇女与儿童的教育培训、文化活动、科普娱乐等为工作重点,体现了妇儿中心服务对象的专门性。这固然没错,但往往也因为其服务对象的专门性,让人们忽略了其作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功能。其实,妇儿中心作为提升妇女儿童综合素质的阵地,其所开展的各项服务工作,本质上也是群众文化建设,因为妇女与儿童本就是人民群众。自2017年3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把妇儿中心纳入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范畴,通过法律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范畴进行新的界定,让人们充分认识到妇儿中心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群众文化建设中具备的职能。下文将展开分析妇儿中心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职能以及作用。
四、妇儿中心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职能
(一)服务职能
作为党与政府联系妇女儿童、履行职能的重要阵地,妇儿中心首要的工作職能便是服务职能。妇儿中心从成立之日起,便天生地担负着服务妇女、服务儿童的职责,所以“服务妇女、服务儿童,是他们的工作宗旨与核心,每个地区的妇儿中心都会根据自己所在区域妇女儿童情况,为他们提供服务,如,开展教育培训、组织公益文化活动、亲子教育课堂、免费开放图书室、电影室、运动场所等。几乎每个地区的妇儿中心都会结合阵地实际情况,整合社会资源,创新服务项目,尽力为当地妇女儿童开展服务。
妇儿中心作为服务型机构,充分展现了其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服务职能,这种服务职能不仅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上起到重要作用,在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等方面同样能发挥重大意义。
(二)公益职能
与服务职能相统一的是妇儿中心的公益职能。隶属于妇联的妇儿中心,公益性、普惠性原则是其工作开展的基本原则,其无论是组织教育培训、还是举办文化活动,都最大程度地实现公益性与普惠性。以广东省中山市妇儿中心为例,公益性首先表现为免费对外开放亲子图书室、儿童电影室、亲子馆;成立纯公益儿童合唱团,面对全市广大少年儿童免费招生;每年以各节日为契机,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组织大小型公益活动高达40场次。这只是全国各地妇儿中心的缩影,事实上,每个地区的妇儿中心都会根据其实际情况,结合当地特色文化,以公益性为根本原则,开展服务工作。
(三)教育职能
妇儿中心作为“青少年校外活动阵地”、“提升妇女素质基地”,向来都担任着培训教育职能,特别是在青少年儿童的校外素质教育方面,以公益性或半公益性原则、普惠性原则,为区域内青少年儿童提供优质的校外素质教育项目。调查发现,各地区妇儿中心几乎都是每年开设春秋季、寒暑假期儿童兴趣爱好培训项目,并结合地区特色文化,设有美术类、舞蹈类、声乐类、文化类、体育类、书法类、语言类、手工类等类别课程项目,为所在地区广大儿童提供校外素质教育服务。另外,还设有女性职业素质培训、女性公益类书法班、声乐班等,在丰富广大女性业余生活同时,也不断加强女性职业素质培训。毫无疑问,教育职能是妇儿中心在群众文化建设中主要职能,对服务区域范围内妇女与儿童的综合素质提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丰富多彩的兴趣培养、职业培训,让妇女和少年儿童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丰富了他们精神生活,同时促进了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五、妇儿中心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一)引导群众文化建设方向
妇儿中心作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是群众文化的载体,对于群众文化建设有良好的导向作用。首先,妇儿中心在文化服务过程中,能够牢牢抓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为主题,使其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其次,妇儿中心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具有教育职能,通过兴趣爱好培养、职业技能培训,能够引导群众培育个人健康积极的兴趣爱好,提高群众综合素养。再次,在组织公益文化活动过程中,妇儿中心能够发挥前沿阵地作用,开展高雅文明而又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用先进的精神文化产品引领群众文化建设。
(二)丰富群众文化建设内涵
群众文化作为社会性文化活动,具有自我建设、自我参与、自我娱乐的特点,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指导。妇儿中心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群众文化建设具有很强的引导作用,同时,作为服务妇女儿童的阵地,能够紧紧围绕妇女儿童的需求与特点,在文化服务上发挥其专业特性,在服务妇女儿童同时,也丰富了群众文化建设的内涵。同时,妇儿中心能够把文化育人、政治宣传与文化娱乐结合起来,特别是在文化育人方面,通过开展公益文化培训课程、公益文化讲座、家庭教育等文化活动,大大拓展了群众文化建设外延,丰富了群众文化的内涵。
(三)提升群众文化的服务水平
妇儿中心作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范畴,使得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从量上得到增长,也即群众文化建设的载体增多,这为群众文化建设提供了设施保障。其次,妇儿中心以妇女儿童为核心,多管齐下,通过场馆开放、教育培训、公益活动、文化创作、家庭教育等方面做好服务工作,对人民群众精神文明建设与家庭文明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且丰富了群众文化建设内涵,于质上,使得群众文化建设也得到了提升,群众文化服务水平从整体上都得到了提升和深化。
六、新时代背景下对妇儿中心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的思考与建议
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群众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发展對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兴的重点在于群众文化繁荣兴盛,在于群众文化自信。
新时代下,群众文化建设尤为关键。作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之一的妇儿中心,新时期,如何更好地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助力群众文化建设,也是值得深入探究的,笔者认为,妇儿中心可以从以下四点着手,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为群众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一)深化服务意识
妇儿中心在服务妇女儿童同时,要强化公共文化服务的理念和责任,并把服务妇女儿童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结合起来,坚持以妇女儿童为本,以妇女儿童“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和评价妇儿中心建设成效的根本尺度。无论是安排免费开放时间,还是举办各种公益文化活动,无论是开设教育培训,还是组织课堂讲座,无一例外,都要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的评判,用公共文化服务理念引领妇儿中心发展,引领妇女儿童事业发展。
(二)创新服务体制
为适应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妇儿中心应围绕“服务妇女儿童”的工作核心,一是积极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模式,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形式,创新群众文化建设方式;二是通过挑选一批拥有高文化素质修养、拥有一定文化特长的创作骨干,作为丰富群众文化的中坚力量,创新服务内容,不断创作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作品;不断创新服务体制,提高群众文化服务质量,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他们的基本文化需求。
(三)加强人才建设
群众文化建设归根究底还是离不开群众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这是群众文化创造力的源泉,是群众文化建设不断发展的动力。妇儿中心在加大对服务妇女儿童教育工作者培养力度的同时,还应该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的培养力度,完善文化人才管理机制、人才引进制度与人才考核制度,每年选出一批优秀的文化人才进行学习深造,加大对群众文化理论研究,用先进理论引导群众文化活动更好地开展,为不断更新的群众文化需求做好准备。
(四)整合社会资源
妇儿中心作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之一,群众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在发挥自身的力量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同时,可以通过与学校、文化馆、社区、企业、报社等合作,以服务换服务,整合更多社会资源,实现资源互补、资源共建共享,走进社区、走进群众,举办更贴合群众、更接地气的群众文化活动。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