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湘峪古堡位于山西东南部,它的建筑遗产丰富,空间形态完整,具有較高的保护与利用的价值。本文在湘峪古堡的形成原因,建筑遗存以及艺术特征方面进行论述,试图揭示防御性堡寨式建筑的独特魅力和空间特征。
关键词:湘峪古堡;空间特征;艺术特征;建筑遗存
中图分类号:K92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06-0151-01
湘峪古堡坐落于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东南50公里的郑村镇湘峪村。南距皇城相府6公里,西距赵树理故居5公里,依山傍水,群峦叠绕,风景优美。湘裕古堡东西长280米,南北宽100-150米,面积约32500平方米。是一个完整的堡寨式建筑。湘峪古堡为同时期的堡寨式建筑中建造最早的,对抵制明末农民起义军的破坏起了一定的防御作用。在同时期湘裕古堡为沁河古堡群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堡,被誉为“中国北方乡村第一明代古城堡”。
一、湘裕古堡的形成原因
1.历史环境。明末天启三年(1623年),朝廷腐败,社会黑暗,农民军接连起义,百姓人心惶惶。因为沁河流域富饶肥沃,商贾云集,自然是农民军劫掠的重点对象,农民军自水路对延边村庄进行大肆抢掠,因此沁河沿岸在乱世之中,修建高大坚固的城墙,成为百姓保护村庄与家人的惟一重要手段。湘峪村的名宦孙氏三兄弟为防御外敌,保卫家园,带领村民们修筑了这座坚固的城堡。城堡建成于崇祯七年(1634年),至今已有374年的历史,因古堡修于这样战乱的特殊时期,厚实的城墙和高高的碉楼式必不可少的,是一座典型的防御性城堡。明代是湘裕古堡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如今看到的古堡格局,基本是明代建成的。除了湘裕古堡,同为沁水县人,当朝兵部尚书张五典也着手修建了窦庄古堡,与湘裕古堡为同年建造,只是比湘裕古堡提前三年建成,另外阳城境内修筑了郭峪、砥洎城等众多古堡,形成沁河流域古堡群。
2.自然环境。晋城处于背山面水之地,太行山、中条山和太岳山为天然屏障,丹河和沁河相互围绕。在风水学上讲,这种背山面水的河谷平地乃为吉地,可藏风纳气,使人安定。在山西、陕西传统民居中靠崖式建筑是非常典型的特征。沁水河畔的居民在修建房屋时大多依山而建。
二、湘裕古城的建筑遗存
1.三都堂。湘裕古堡的修建由村中最大的家族孙氏兄弟孙居相、孙鼎相倡议并主持修建。由于孙鼎相在孙氏兄弟中排行第三,而且他又担任过都察院右副都御使,所以湘裕古城又被人们称为“三都古城”,而他的府邸便被称为“三都堂”。三都堂在一个小巷中,院门朝东。在院门和正门的通道中间是一座门楼,门楼正反刻有牌匾“司空,和“宗伯”。进入三都堂正门后,建有一五层高楼,高约25米,正面宽约3间。与周围的民居相比有一种气势逼人的感觉,故这座高楼被称为“瞭望楼”,又称“看家楼”,此楼楼体高大,功能完备,易守难攻。很显然,此楼在战争中便于村民的观察、防御和攻击。瞭望楼以青砖砌筑,整楼为拱形的门和窗,是沁河流域古民居的一大特色。
2.“双插花”院。双插花院是湘裕村最富有特色的院落。北方民居的正房一般都是一样高或者中间高两边低,而双插花院却很独特,打破了一般民居的传统,从外观看中间低,两侧高。楼体坐北朝南,东西各有两栋四层的高楼,中间为三层楼房,从远处看,像是古代双插花的官帽,寓意官运亨通,因此顾名思义“双插花”院。
3.帅府院。帅府院位于较为隐蔽的地方,大门朝南开。现已经被部分拆除,在保留的遗址中,其中主帅院很是简朴,两边有甬道相连,并在夹墙之内建有金库、档案库等。二楼西南有三间房,一间为“指挥所”,另外两间为“参谋部”,而在对面山上为烽火台,便于发动指令。在西院大门上仍然可见“其旋元吉”的木质牌匾。
三、湘裕古堡的艺术特征
传统民居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沁河古堡建筑群又以数量众多,分布广泛,保存完整的特点,成为了近年来众多专家和学者争相研究的焦点。古堡建筑装饰艺术作为沁河古堡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特有的建筑形制与类型,呈现出不同的装饰特征与艺术特征。沁河古堡的建筑装饰艺术特征具有不可替代的艺术和美学价值,这些装饰在展现独特艺术魅力的同时,升华了建筑的艺术价值,将装饰与历史融为一体。
湘峪古堡是一处典型的防御性古堡类建筑群。建筑的设计、布局、雕凿,处处都显示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古堡内的建筑种类齐全、设施完善,充分反映了当时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随着对该建筑群研究的深入,我们将更加深入地了解它的过去、更完美地复原那早已不存在的辉煌,从而更好地为当代的体验式感知文化服务。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