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的民间传统艺术形式当中,弦子歌舞是藏族人民艺术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在众多类型的弦子歌舞当中,巴塘弦子无疑是最为典型的代表。本文以巴塘弦子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先对巴塘弦子的表现形式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巴塘弦子的艺术特色展开了讨论,希望人们能够通过本文的内容,对藏族农耕文明孕育出来的表演艺术——巴塘弦子有更多的了解。
关键词:巴塘弦子;藏族衣耕文明;表演艺术
中图分类号:J722.2;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03-0116-01
一、巴塘弦子的表现形式
1.不拘一格的舞蹈表演。巴塘弦子在表现形式上不会受到人数、场地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基本在任何风景优美、气候舒适的时节,巴塘人都要进行各种各样的艺术活动,而巴塘弦子则成为了众多艺术活动不可或缺的一个表演项目。当迎来一些喜庆节日时,巴塘弦子的表演者必将身穿华丽的服饰,男的操控弦胡,女的挥动长袖。在负责领舞的弦胡手的带领下围成一个巨大的圆圈,并沿着顺时针的方向一起踏着节拍,放声高唱,翩翩而舞,这些舞者们仿佛置身于一种如痴如醉的境界当中。
2.生动活泼的队形变化。巴塘弦子的歌舞旋律非常和谐,节奏也相对平稳,队形的变化则非常讲究对称原则。巴塘弦子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将藏区先民原始祭祀舞蹈中的一些元素保留了下来,并进行了相应的改变。巴塘弦子的舞蹈在队形变化上有着生动活泼的特点,变化方式包括很多种类,有的是围火成圈,有的是圈圈相绕,有的是螺旋回环,还有的是交叉迈足,但无论是哪一种,都会让人产生赏心悦目的感觉。除此之外,巴塘弦子的曲调也非常委婉,歌词相对通俗,所以在藏区的村寨和牧场当中都得到了广泛的流传。
二、巴塘弦子的艺术特色
1.操琴而舞,形式独特。对于巴塘弦子这一表演艺术而言,操琴而舞是将其同其它的民族歌舞区分开来的一个重大标志。在巴塘弦子的表演过程中,琴手全都由男性来担当,琴手的数量主要取决于舞蹈表演的规模。一般而言,小型的巴塘弦子表演需要十名左右的琴手,而大型的巴塘弦子表演则需要数十名的琴手,若再算上舞蹈表演者,总人数将会达到数百名。在开始表演时,负责领舞的琴手会先将曲调演奏一遍,然后其余的琴手和舞者将会随着曲调的特定旋律翩翩起舞、放声歌唱。在巴塘弦子中,弦胡是最为重要且最具特色的一种道具。从藏族人民的历史文化可知,数千年前,一位藏族的弦子艺人利用野生牦牛的犄角做琴筒,利用羊皮做琴面,利用枝条做拉弓,利用马尾做弓弦,利用肠衣做琴弦,最终制作出了最早的弦胡。后來,一些人将牛角琴筒改造成了木琴筒,并一直流传至今。
2.旋律优雅,曲目众多。在巴塘弦子的表演过程中,曲调是其另一个较为鲜明的艺术特色。巴塘弦子的曲调能够将藏族人民农耕文化所代表的细腻、多变、柔和、雅致等特点展现的淋漓尽致,其曲风雄厚浓郁、节奏鲜明,其旋律优雅别致,其曲目种类众多。在巴塘弦子中,每一首曲调都能够反复地用在演唱的过程中。巴塘弦子在音乐方面一共包括歌唱与器乐这两大部分,乐句结构大多都采用的二乐句结构,少部分则是采用的四乐句分歌结构。每首歌的歌词一般包括四句,每句歌词含有六个音节,有些音节在歌曲的前面和中间设有衬句,人们可以在这类歌词中填加不同类型的曲调。一个曲调一般都对应着多段歌词,且都能反复地加以演唱。在演唱过程中,每一首弦子曲调的前奏和间奏都保持不变,且尾声都用同样的旋律。在表演的初始阶段,音乐以及舞蹈在速度上都显得悠扬缓慢,然而随着表演内容的推进,歌曲的情意开始逐渐加深,舞步也变得越来越快,这时演唱者和舞者将会用快速的演唱以及高速旋转的舞蹈来营造出舞蹈的高潮环节,直到表演结束为止。
3.舞姿婀娜,轻盈柔美。舞姿婀娜,轻盈柔美,构成了巴塘弦子在舞姿方面专有的艺术特色。双膝关节呈现自然颤扭、双腿来回摆动、手舞彩袖等动作构成了巴塘弦子独有的舞姿特征。在巴塘弦子的表演过程中,舞者的手臂要做到充分的舒展,举手时必须用到上腰,投足时必须略带屈伸,且男性和女性的舞步大致相同。其中,“三步一弯被称为巴塘弦子最为基本的舞蹈动作。巴塘弦子在舞蹈方面强调的是身姿要端庄,舞者应随时保持抬头挺胸的姿势,即使进行一些弯腰的动作,也应当确保上半身是较为挺直的。巴塘弦子的舞步有着轻盈柔美的特点,舞者的膝盖部位需要进行连续的微颤,而舞者的上身和胯部则需要轻微地进行逆向横移,并在头部的配合之下形成一种内在的晃动,从而展现出婀娜轻盈的舞姿动态。
三、结语
综上所述,巴塘弦子不仅是居住在西藏巴塘地区的藏族人民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发明出来的表演艺术精品,更是藏族几千年的农耕文明所孕育出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它称得上是人类文明在世界屋脊上树立的一座历史丰碑。因此,研究民族表演艺术的专家和学者们应积极地对巴塘弦子这一独特的民族表演艺术加以宣传,让更多人能够感受到巴塘弦子所独有的民族风情和魅力。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