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试谈杂技滑稽艺术的传统与发展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下旬刊 热度: 17375
孙颖

  摘要:滑稽艺术生长在杂技艺术表演之中,它还不能完全脱离杂技魔术、马戏表演的某些套路,但滑稽艺术是生根在民族艺术的广袤土壤中的艺术,因此,它的存在和发展与各种艺术一样是社会民众的需要,是有生命力的。

  关键词:杂技;滑稽艺术;历史传统;艺术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J8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03-0112-02

  一、前言

  杂技是以技巧造型为核心的综合性表演艺术。杂技的范畴有杂技、马戏、魔术和滑稽。杂技滑稽艺术是利用杂技所特有的技巧动作,通过夸张、浪漫、变形等动律特色,运用讽刺、幽默、诙谐等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人们对事物、对生活的爱憎和褒贬,为我们加强对杂技节目品种创新的研究探讨,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内容。综观全国,我们某些传统的滑稽节目,在技巧上的确是一流的,但常令人遗憾,仿佛缺少点什么,我以为它缺少的是表演性格的塑造以及滑稽节目与杂技节目的创新。特别是现在我国杂技事业蒸蒸日上,谈及杂技便联想到无数国际金奖、无数荣誉。但在这背后也有众所周知的弱势,那就是滑稽艺术,这是中国杂技界有目共睹的事实。

  我市杂技艺术在全国杂技界享有不俗的声誉。天津是我国“笑艺术”的著名发祥地,曾养育了众多杰出的表演艺术家,滑稽艺术在我市有着深厚的优良传统和群众基础。上世纪九十年代,先后在我市举办的多次滑稽艺术脚本征集创作评比大赛和艺术邀请赛、作品研讨会、首届中国杂技“金菊奖”滑稽奖比赛等。这一次次的艺术研讨活动,把我市的杂技滑稽艺术理论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加快了滑稽艺术理论研究步伐,促使其由传统向创新的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然而,近几年来,中国杂技的滑稽艺术却处于濒危地位。现在挖掘传统,努力创新,打破偏重技巧而忽视滑稽内在特征的观念,推动杂技滑稽艺术的发展。成为杂技界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杂技滑稽艺术的历史传统

  我国的滑稽表演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李尤《平乐观赋》中的“侏儒巨人,戏谑为偶”等表演,阐述了我国杂技滑稽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具雏形,并对中国杂技作出贡献的史实。傅起凤、傅腾龙两位老师在《中国杂技史》一书中,列举倡优的贡献及《史记滑稽列传》,杂技滑稽的始祖优孟;“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读语,岁余象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这说明(当时杂技滑稽)古代倡优,模仿人物的技巧已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汉刘向在《新序·杂事第二》中记载:“(齐)宣王谓无盐女:‘寡人今日听郑卫之声讴吟感伤,扬激楚之遗风。无盐女对曰:‘琼浆流面,以夜续朝,女乐俳优,纵横大笑。……”,文中提及的“女乐”,古时亦称“巫”,是指君王面前的女性乐人,后来也包括在倡优之中。此处的“俳”字按《辞源》有两种解释:一作杂戏,滑稽戏;二作诙谐,滑稽。另据《汉书·广川惠王越传》所载,“令倡俳赢(裸)戏坐中以为乐”,其中有注:“倡乐人也,俳杂戏者也。”可见“俳”即是杂技滑稽表演,“俳优”就是扮演滑稽丑角戏的人。

  由此可见,“女乐俳优”在当时是以滑稽丑角表演与后世杂技艺术中的滑稽幽默表演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唐代盛行的“参军戏”就是由滑稽发展而来的,它是以“聪明人”与“愚蠢者”双人滑稽表演的形式来嘲讽时弊;宋代的滑稽门类更多,当时的“乔戏”就是滑稽表演;到了近代,尽管滑稽表演已被广泛地溶进了各艺术品种,但它最生动、最典型的形态,仍集中地保留在了杂技艺术当中。

  由于相关文献资料的稀少,古代滑稽的精彩表演形态我们今天已经不得而知了,但近代的一些优秀的杂技丑角,我们仍能追踪到他们的某些成就。如出生在杂技之乡吴桥的史德俊,早在二十年代就是一位享誉中外的杂技名丑。他与北京皇家杂技班组织者孙风山在欧美诸国的演出,曾受到热烈的欢迎。这与他本人通晓几国外语,善于发挥,注重现场观众反应,及时调动情节的夸张、易懂的表演有很大的关系。还有一些老艺人利用杂技魔术的原理,以“正活歪使”的形式创作了许多深受观众欢迎的滑稽节目,有些节目至今仍在舞台上流行。

  从历史上看,滑稽艺术生长在杂技艺术表演之中,它还不能完全脱离杂技魔术、马戏表演的某些套路,但滑稽艺术是生根在民族艺术的广袤土壤中的艺术,因此,它的存在和发展与各种艺术一样是社会民众的需要,是有生命力的。

  今天,我们还可以从许多地方戏曲的表演中也能找到滑稽艺术的表演模式。如南方的滑稽表演、川剧、豫剧等表演舞台上活跃的“丑角戏”也都蕴含着滑稽艺术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间,滑稽艺术舞台推出了众多的滑稽艺术上品,其中很多作品是在不断的探索中逐步追求滑稽艺术的表现形式,完善作品内容,追求讽刺时弊的效果,力求用这一独特的表现形式衬托作品的教育启迪功能。

  因此,纵观滑稽艺术,它的历史轨迹生根于民族艺术的肥沃土壤中,虽然在文革中屡遭磨難,但到今天它仍能以古老艺术的真实和时代赋予的深刻内涵为广大观众带来欢乐和笑的艺术享受,这充分证明了滑稽艺术是社会大众的需求。

  三、杂技滑稽艺术的发展

  中国滑稽虽具有两千多年的优秀传统,但由于各种历史原因,现代杂技滑稽起步晚了一些,不能与卓别林、波波夫大师们平起平坐。但是中国滑稽已经冲破了长期传统的封建思想束缚,从二十年代以来的模仿继承为主,进入了八十年代开始的创新探索为主的新时期。尤其建国后培养起来的一代滑稽演员,为新中国的滑稽事业增添了新鲜血液。1990年12月,广州杂技团杂技滑稽演员李春来表演的《滑稽杂技》等节目,在意大利第一届国际丑角大赛中同十多个欧美国家的强手竞争,他获得总分第三名的优异成绩,使中国杂技滑稽首次跻身于世界滑稽强国的前三名,是一个重大突破。1992年12月,刘全利、刘全和兄弟代表中国参加第九届意大利国际丑角比赛,《照镜子》节目以新颖的构思、幽默的表演、独特的效果荣获了唯一最高奖——“金小丑”奖,这是我国首次在国际赛场上获得滑稽类大奖。他们的获奖将中国的滑稽杂技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近年来,各地杂技团因追求艺术的高档、舞台的辉煌,大多都忽略了滑稽艺术的发展,造成我国滑稽艺术面临滑坡和人才断档,与整个杂技的蓬勃发展极不相称。然而国外杂技界却对滑稽艺术很重视,滑稽在杂技表演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2010年举办的第九届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上,前来参赛的24个国内外节目中,滑稽节目达11个,但这些滑稽节目全是国外的,国内“剃了光头”。美国的《滑稽手技》等在展示技艺的同时,更多地突出了幽默和互动,在极富挑战性的高难度杂技绝活中,滑稽小丑的表演起到了画龙点睛和舒缓观众神经的作用。滑稽本来就是杂技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我国更重视技巧和外在的表演形式,忽视了节目的娱乐性和与观众的互动,杂技节目凝重惊险有余,轻松诙谐不足。造成这种現状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滑稽人才匮乏

  滑稽艺术是一种需要天分、技巧、表演等综合素质的艺术,在整台晚会中,它既可以起到穿针引线、承上启下的帮衬作用,又能作为独立的节目形式活跃现场气氛、调节观众口味。滑稽演员的培养难度比杂技演员要大得多,因为一个优秀的滑稽演员,必须具备丰富的阅历、高超的技艺、极强的表演力及特别的外形等条件,付出培养100多个优秀杂技演员的努力,也不一定能培养出一个好的滑稽演员。多年来,由于我国杂技更重视技巧和外在的表演形式,忽视节目的娱乐性和与观众的互动,导致国内的各大杂技团基本上没有滑稽艺术的位置,专业杂技比赛也将滑稽排斥在外。滑稽表演被忽视,导致滑稽人才出现了严重断层。加之一直以来,我们国内培训机制少,国外很早就有教学水准极高的滑稽学校,而我们至今没有一所专业的滑稽学校,诸多原因导致滑稽演员的培养一直是国内杂技的弱项。

  要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促进杂技艺术的发展,就要从三方面抓起:

  第一,建立专业的滑稽学校,将现在的滑稽表演专家组成一支特殊的顾问指导团,尽快建立起一支成熟、完善的教育团队,充分发挥现有滑稽演员的领头羊作用,让他们出作品、带徒弟,真正培养出一批职业化的杂技滑稽表演艺术人才;

  第二,普及滑稽艺术从娃娃抓起,因为滑稽艺术也是笑的艺术要幽默风趣。让滑稽艺术走进校园为中小学生所喜爱。在普及中发现人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自身条件的不同,以及先天各异的理解力、想象力、感受力及本人固有的独特魅力,在培养教学中的选材、教学重点、启发方法也要有所不同。充分发挥学生艺术创作个性,从而掌握滑稽表演中人物独有的滑稽与幽默,让滑稽这门艺术薪火相传。

  第三,提高从业人员的地位,尝试在杂技比赛中为滑稽表演设置单独的奖项,或者举办专门的滑稽比赛,为滑稽演员的发展搭建平台。以便充分挖掘和发现社会上的滑稽好苗子,把他们吸纳到杂技队伍中来,尽快涌现出叫得响、立得住并受国际公认的本土优秀滑稽精品。是发展我国滑稽艺术的基础。

  (二)滑稽理论创作的局限

  在滑稽艺术的理论研究上,脚本创作始终是一个关键的环节。演员的表演是否受到欢迎,根本是在节目创作水平上,好的作品之所以有生命力,演员一代一代的继承和不断改革,二度创作,源于脚本的质量。而在滑稽节目的创作中,目前的局面大多是由演员自编自演,很少有脚本,更缺乏导演的总体构思和指导员,创作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虽然这种存在方式也一定出来好作品,但从整体艺术门类的发展来看,还是要遵循艺术的创作规律。假如,我们今天仍然沿续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表演手段,显然已不能满足今天的观众对艺术家的要求了。

  因此,提高脚本创作质量的关键是我们应从理论上逐步建立起这门艺术的创作体系,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同时,对从业的编、导、演们也应提高理论创作的要求,使滑稽这门古老的艺术真正从简单的模仿、搞笑、夸张等形体语言的表演程式向更具文化层面的诙谐、幽默、讽刺的内涵上发展变化,不断赋予滑稽节目以新的生命力,使其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使滑稽艺术中,“笑”的内涵有着更丰富的含义,除了欢乐型、歌颂型的滑稽节目,应该有更多元的发展,以达到对生活各个层面的反映。

  把包袱抖得更响,使观众的笑声更亮,应是今后滑稽艺术的客观追求。

  中国杂技技艺精湛、惊险刺激、观众看后无不称奇,这时,一定要注入滑稽快乐元素,通过滑稽演员诙谐幽默的表演调剂,使艺术精品更具娱乐性、观赏性。杂技滑稽节目正由“开胃小菜”升格为“主打菜式”,这是市场的要求。所以,现在观众看杂技除了感受高超惊险技艺带来的刺激外,更注重的是表演的审美渗透,当技巧无法进一步突破时,雅俗共赏的滑稽幽默表演成为人们火热追捧的对象。我们盼望中国的杂技滑稽艺术早日进入一个繁荣发展创新的时代。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