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试论当代行书创作的特点和发展方向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下旬刊 热度: 20072
周始照

  摘 要:在当代书法艺术生存状态转型的背景下,行书作为书法的主要组成,逐渐成为书法发展和表现的主体行书在继承和扬弃传统经典的同时,不断吸收当代视觉艺术理念与技法,行书创作进入了繁荣发展的时期,展厅效应和竞争规则使行书创作必须适应当代环境和要求。

  关键词:行书创作;书法;发展

  中图分类号:J29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6-0013-01

  在众多人看来,行书就是自由体,就是将自己的字,不是一笔一划的写出来,便可叫做行书了。其实这种简单的理解就有差异,这只能是说书者理解了表面的一部分,绝不是全部的含义,这种对行书的认识,既有正确的一面,又有偏激的一面,他(她)只是理解了一个运动的字体,确切地讲他所书写的文字大多是不够完美的,没有遵循书写的规律也就是自己的自由体了。我们学过书法的人都知道,行书应建立在楷书基础之上的,应该有一定的楷书基本功,写字好的人都经过练帖的艰苦历程,随着时间的推移便掌握了笔法、结构等书写规律,写出字也就能够被众多人所欣赏,所赞许。

  一、当代行书创作的特点

  行书快捷、实用、随意、生活化,如行走之势是其外在的表象和行为,而其延伸的两个过渡形式――“行楷”和“行草”,使其功用更加广泛。“行楷”是楷书的演进,相比楷书更加灵动、率性,在个体化的单字之间,有略微的游丝萦带,体现了行书的含蓄美;“行草”则是草书的楷化,相比草书较更为收敛、秀丽和规整,字与字之间的萦带较多,也有字的大小变化和略微的异动,增加了行书动态平衡的魅力。“行楷”与“行草”彼此之间的界限并不严格,易于识认,在楷草之间的创作空间或余地较大。古人曾有“楷如立(站立、端正)、行如行(行走、流动)、草如走(奔跑、飞扬)”的说法,简单地描述了行书书写的绵延不断的“行走”状态以及其与他种书体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行书的本质特点。

  行书最突出的特点是,既具有楷书点画和体势的形态,又含有草书省略与使转的笔调;点画可多可少,结构随意而为。因此,在运笔过程中,既要体现灵动性,又须把握分寸感。学写行书,须掌握以下要领:

  1.要有楷书基础。行书与楷书的关系非常密切,楷书的点画形态最为规则,用笔方法比较齐备,因此楷书是练好行书的基础。行书依靠楷书的稳实间架,与落笔、行笔和收笔的功底。所以,学习书法的一般次序是,先学楷书,后学行草;先学写中、大字,后学寫小字;先学一种书体,后取众家之长。

  2.注意楷草相间。由于行书是种姿态灵活而又多变的书体,含楷书成分多的称“行楷”,带草书笔意多的叫“行草”,其间没有严格固定的模式。因此在练习行书时,如不注意,不是限于板滞,就是趋于潦草;如果只着重运笔的盘环圆转,而忽略顿挫方折,那么写出的字容易柔弱不堪,或者常出败笔。这就需要把握:近于楷书不受严饬法度的束缚,近于草书勿受放纵不羁的影响。

  3.掌握书写速度。楷书都是独立的点画,一笔是一笔,每笔均有起和收,书写速度比较慢,且均衡匀称,节奏变化少。但行书的运笔,速度要适当加快,基本上边构思边挥洒,锋毫提按频率增多,线条粗细也很明显,颇似“闲庭信步”,又如“行云流水”,所以起伏感、节奏感相应加强。这是行书的又一特点,也是属于书写者的基本功夫。

  4.恰当表达附钩。由于写行书的速度比楷书快,因此点画之间,不论横竖还是撇捺,往往带出连接的回笔附钩,字与字之间的搭锋也相应增多。这方面如果处置恰当,就能起到辉映携带、行气连贯的作用,也有婉通绚丽、畅达秀美的效果。但不能笔笔连结,繁复应用,否则也会形成盘环缭绕、拖泥带水的笔病,弄得满纸俗气,这是行书的大忌。

  5.熟练偏旁部首。不论行书结体如何变化,而它的偏旁、部首、字底、外框的写法,还是有规律的,熟悉了它的规律,也就相应学会了书写规矩。例如“三点水”“四点火”“宝盖头”“皿字底”等等,既有习惯的几种写法,也有相对固定的程式。对此,经过较长时间的学习,熟练地掌握运用它,是很有裨益的。

  6.巧施同字变换。在一幅书艺作品中,对重复使用的字,应该改变形态,使其新奇生动;一字中的点画,也忌讳数道平行,避免雷同。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把20个“之”字写得各具面目,成为古今美谈。同样,一种偏旁多次出现,也需要更换写法,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中,就有“潋、滟、濛、湖、淡、浓”六个字带“三点水”旁,如能相应变换写法,自会增加韵致情趣。

  7.相参别体生奇。写行书如能含带“篆情隶意”,就会别具一格,神采醒目。清代著名书法家何绍基,先师篆隶,后入楷门,继之把三体融于行书,另创独具风韵的行楷书体。还有位大书法家郑板桥,巧出心思,独树一帜,后人评论他“以隶行楷三体相参,古秀独绝”,并被誉为“乱石铺街”,可谓一个典型。

  8.力求欹(qī)正多姿。以欹侧间隔平正,是行书章法设置的一个重要手段。行书就要突破楷书结构横平竖直、四平八稳的格局,要有静有动,如立似行;而在高矮、方圆、大小的混合字体行列中,再杂以俯仰,左右欹侧,歪歪斜斜,曲中求直,力求达到“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的奇妙境地,使人观赏之后,有种复式曲波感和优化组合感,当为成功的佳作。

  二、当代行书创作的发展方向

  在这样的背景下,行书作为书法的主要组成,得到了大力发展,当代书家选择行书作为创作主体,不光是历史原因,更多是当代需要行书这一书体作为表现载体,是时代选择行书这一书体的结果。首先是行书本质的要求使然。书法要创新求变,依赖于书家风格的形成,书家风格的形成是标志一个书家在书法史上的地位以及评价。隶书、楷书、篆书已在不同时期达到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草书变化多端又难以把握,只有行书因人而异易于形成多种风格,受到书家和广大群众的喜爱。其次当前中国正处于前所未有的稳定繁荣和大发展大变革的时期,人们需要各种艺术以彰显这种时代特点,书法不甘于京剧、绘画、舞蹈和音乐之后,通过行书的多姿多彩来表现这种时代风采。

  因此说,时代选择了行书,行书表现了时代。最后行书的表现手段给书家提供了一定的创作自由,继承历史上积累的丰富的书法遗产,大胆借鉴姊妹艺术和国外艺术的理念与方法,推陈出新,不断尝试新材料新方法新技术,使行书创作进入一个相对自由的境地。

  书法的蓬勃发展,国家以及各级政府普遍给予了大力支持。目前书法已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部分县市被中国书法家协会命名为“书法之乡”,部分高校开设书法专业,中国书法家协会和省市书协成为领导书法发展的中坚力量,这些措施推动了书法进一步发展,形势大好,前景乐观,行书将会更进一步发挥主要作用,用自己多姿多彩的线条来表达对生命的热爱,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对当代社会的讴歌。

  在行书发展中,既要借鉴人类历史上一切视觉艺术的表现方法,同时要坚守书法的本质特点,这是书法发展的必然。对于书家个人,除了继承传统经典作品外,还要吸收当代社会出现的一些新技术新方法,例如互联网对书法作品的传播,当然最重要的是提高自身修养,对书法的追求发诸内心,摒弃名利的诱惑,保持平和和平衡的心理状态,把旺盛的连贯的精神气脉,在书法作品中表现出来。

  三、结语

  综上前述,我的感、悟的点滴体会呈现给观众,最终目的是通过不断认识,积累更多经验,从中发现认识规律,掌握要领,就一定能写出好的行书。只要我们勤于动脑,乐于习笔,我们写一手漂亮的文字,绝不是高不可攀,我们的目的一定能达到,为此我们共同努力吧。

  参考文献:

  [1]刘延玲,王宁.魏晋行书构形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2]徐磊.碑学兴起对行书发展的影响[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07.endprint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