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花妖狐媚青睐落魄书生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下旬刊 热度: 20076
吕婷婷

  摘 要:《聊斋志异》中有四分之一的篇幅用以写男女情爱,文中花妖狐媚大多青睐落魄书生,主动自荐枕席与书生结为连理。美好爱情故事的背后,却掩藏了作者仕进艰难、寻求认可,渴望重归内心安宁及对爱情的向往。

  关键词:聊斋志异;花妖狐媚;书生

  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6-0006-01

  《聊斋志异》全书近500篇作品,涉及情爱婚姻的约占1/4的篇幅,多以书生同花妖狐媚的爱情纠葛为主,《绿衣女》、《胡四姐》、《汾州狐》等篇章。作者对此少有批判,而是着眼于对女性美好的描绘和讲述,颠覆了民间长期对花妖狐媚的偏见,塑造了美丽迷人的女性群像。

  一、真实内心对爱情的欲求和渴望

  封建社会里,男女双方奉父母之命,通过媒妁之言,以传宗接代为目的结成婚姻,往往缺乏两情相悦的爱情基础。礼教的束缚使得男女无法充分自由地宣泄情感、满足欲望。同时,封建社会父母为儿子选择妻子的标准,往往看重女子的三从四德,更以“女子无才便是德”为择偶标准。

  《聊斋志异》中书生们终日与木头妻子对坐,其生理和心理上备受压抑。貌美的花妖狐媚打破礼教束缚,一见钟情便对书生展开主动追求。他们的爱情虽自肉欲始,但多以两情相悦缔结连理为终。这便满足了作者的内心对真爱的渴求,慰藉了孤寂的心灵,反映了人们内心对真实爱情的渴求。同时,清代戏剧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提及女性的妩媚特质的重要性,“犹火之有焰,灯之有光……则人止为媚态所惑,而不为美色所惑”。媚态横生是花妖狐媚们最大的特点,这种妩媚是书生们所追求的的理想女性特质,受到她们的青睐和认可书生们自然会欣然接受、乐不思蜀。

  二、宣泄科举失败的伤痛,重获内心安宁的需要

  精神分析学将文艺创作视作一种心理补偿手段,用以满足作者现实生活中无法满足的需求。而在中国“不平则鸣”的创作心理古已有之,生命个体在遭受到无法摆脱的厄运时,内心引发激荡心情亟待纾解,文艺创作便油然而生。蒲松龄在四十余年的教书生涯中,苦守书斋,生活清贫,精神上始终是孤独和空虚的。看似安穩的生活背后,掩藏着作者在现实生活和功名仕途中饱受打击和伤害的事实。

  文学创作有着“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的疗伤作用,是一种有效的宣泄情绪、补偿自我的方式。为摆脱无望悲凉的心绪,蒲松龄便通过《聊斋志异》的写作来获得心理安慰,托意于想象来调节心情。从事文学创作的作家蒲松龄充满对笔下虚幻人生的把握和主动。“小说家常以理想补人之缺憾。心之不慧也,可以易之;首之不美也,可以换之,见《聊斋志异·陆判》。①”在书中,所有的美中不足都是可以改变和调整的,相貌、智慧、命运改变。如《红玉》中饱受欺凌的冯生最终举业有成,再如《于去恶》中两次落榜的陶圣俞发奋读书得中副榜举人。

  弗洛伊德认为“文学给予的替代性的满足,是他们疲惫的灵魂得到滋润和养息。”借由文学创作,蒲松龄获得宣泄情感,抚慰心灵的途径。文中书生身无长物,壮志难酬,却能获得红颜知己的柔情和安慰,甚至得到辅助位极人臣、光宗耀祖。沉浸在故事创作中,让作者受伤的心灵得到修复和平抚,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在现实生活中的人生缺憾,让心灵重归宁静。

  三、落魄书生获得他人尊重,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

  蒲松龄一生热衷科举却始终不得志。虽少有才名,19岁应童子试,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然此后屡试不第。除做过数年幕宾外,之后的四十余年只能担任私塾先生。饱受打击和伤害的蒲松龄渴望来自他人的肯定和认可。而在现实生活中“此生所恨无知己,纵不成名未足哀”,作者便不得不在虚幻的世界寻求安慰,让未被世俗观念污染的花妖狐媚成为知音。

  名落孙山对一心求取功名的书生是毁灭性的打击。他们迫切地希望自我人生价值得到认可,花妖狐媚的出现并主动展开追求,满足了对书生自身价值认可的需求,也抚慰其受到创伤的内心,将其从绝望和失意中解脱出来。蒲松龄笔下的花妖狐媚往往是美貌与才华兼具,获得她们的青睐是书生们所梦寐以求的。

  生存在“青林黑塞间”的花妖狐媚虽具人类的情感特征,却不为人类的封建礼教所束缚,没有门当户对的物质观念,只钟情于落魄书生,为书生带来美满爱情的同时,还助他们考中科举,实现仕进理想,获得富贵荣华,达到物质和精神双重满足。花妖狐媚未过多在意书生们落魄社会地位和生活窘境,而是充分尊重并欣赏书生们学识和才情,并愿意无条件地付出,这本身便是对落魄书生价值的认可,让书生们感到来自他人的尊重和肯定,更重要的是实现了仕途梦想,完成了“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目标。

  《聊斋志异》中引人入胜的爱情故事是作者蒲松龄复杂创作动机的综合产物,作者在书中苦心经营花妖狐媚爱上落魄书生的故事,反映出真实内心对爱情的欲求,迎合作者平抚科举伤痛的需要,体现出自我价值渴望得到认可和实现的愿望。

  注释:

  ①朱一玄.聊斋志异资料汇编[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516.

  参考文献:

  [1]蒲松龄.聊斋志异(24卷抄本)[M].济南:齐鲁书社,1981.

  [2]王恒展.中国小说发展史概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

  [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endprint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