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朱自清的散文品种多样,无论是叙事写景,抒情言志,还是谈文论学,评时论势,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令人拍案叫绝。写景抒情篇目语言清新隽永,凝练明净,细腻秀丽;叙事写实篇用笔自然,朴实亲切,字里行间渗透着真诚清秀之风;到了后期,朱自清虽然散文创作的数量锐减,但其思想性却得以升华。他此时的散文创作,评时论势,所谈的都是现实问题,思想激进,锋芒毕露,使我们清晰地看到一位民主战士在黑暗中激进呐喊。
关键词:朱自清;散文;清新;特色
中图分类号:I2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6-0004-01
一、前言
纵观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史,“五四”时期的散文成就对现当代散文的创作影响最大。而这一时期散文成就最高的作家则要首推朱自清了。他是当时活跃在中国文坛的散文作家,被后人尊称为一代散文大师。朱自清在清华大学任中文系主任20多年里,他的散文创作长盛不衰。
二、写景抒情:诗情画意的清新雋永
朱自清散文中备受推崇的是那些写景抒情的篇章,其中描绘自然风光的部分,以真挚的情意做骨子,加以观察的细致准确,描写精工传神,想象的五彩缤纷构成了浓郁诗情及漂亮缜密的艺术风格。好的散文本身就是一首“诗”,抒情散文尤其如此。“诗”与“画”的和谐统一,集中表现在缘情作文,“文中有画”,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感是散文的生命。无论写景叙事议论,都须有作家真挚浓厚的情感作灵魂,否则技巧再高明,语言再漂亮,也不过是蜡制美人。
感情冲动,是朱自清创作的缘由;随着喜怒哀乐的不同,作品的色调呈现异彩;感情是他文章主题的根基,又是他作品内在联系的纽带。秦淮河的灯月交辉,画舫凌波,与游览者的快意、渴慕之情相谐调,而由歌妓卖唱引起的张惶、矛盾、怅惘、幻灭等情思,意使“清艳的夜景也为之减色”,“月色冷清清的随着我们的归舟”,“森林的水影,如黑暗张着巨口,要将我们的船吞了下去”。那烟一般轻、梦一般美的荷塘月色,则浸透着作家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疏朗的荷花,清幽的香气与淡淡的月色,同作家意欲摆脱人世烦恼而偷得片刻逍遥的情怀融洽无间。写景则融情于景,叙事则化意入事,这正是朱自清白话美文的动人力量之所在。
《荷塘月色》之所以脍灸人口,就在于作者以饱蘸着感情浆液的彩笔,情景交融地抒写了它特定时期的心绪。文中,描写作者在一个夏夜独自到荷塘赏月的情景。透过人化、情感化的景物,既表现了作者对自由宁静生活及自然美好的向往,又寄托着在黑暗现实中寻求暂时的超脱、安宁而终不可得的苦闷情怀。幽静的小路、风致的荷叶、洁白的荷花、飘香的荷塘、脉脉的流水,不能朗照的月光与作者内心的愁绪,相交织组成一曲和谐的旋律。不仅显示了艺术构思的缜密精巧,而且表现出写景抒情的工妙技巧。结构凝练,意境幽美,语言清丽,文采斐然,唤起读者无限联想。以清幽、淡雅的画幅衬出“颇不宁静”的心理状态。表现了正直的知识分子“出污泥而不染”的美好情操,更可谓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了。
三、叙事写实:自然质朴的纯正亲切
朱自清一贯坚持“写实”的文学主张,一贯坚持写作从生活出发,对事物作精细深入的观察、体验,要求“于每事每物,必要拆开来看,拆穿来看,无论锱铢之别,淄渑之辨,总要看出后已”。即通过观察、分辨与剖析,去同求异,把握特征。他的散文写景往往是精雕细琢,紧针密线。他最善于从多角度,以新颖贴切的比喻、比拟来尽兴地描物绘形。所写物事不仅逼真,活脱,而且具有一种生动繁富的美感。
对父亲的爱,我们在《背影》中已能深刻感受到。《背影》的写作缘于父亲的一封信,作者在《背影》篇末写道:“我北来后,他(指作者父亲)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到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这段话,正是朱自清创作的《背影》起因的夫子自道。朱自清读了父亲的来信,感情非常激动,泪如泉涌,浮想联翩,在“晶莹的泪光中”,呈现出父亲的背影。情郁于中,发之于外,于是便写出了这篇感人至深的不朽之作。《背影》写为儿子送行,并艰难地替儿子买来桔子的父亲的“背影”,作者抓住一瞬间的强烈感受,几经闪回抒写,再三感叹咏味,充分表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慈爱和儿子对父亲无限感怀的深情。文章质朴简约,毫不雕饰,全以真挚、深厚的骨肉至情感人。写出了作者的生活感受,写出了真情,写出了情致。
对妻子的爱,在《给之妇》中也足见一斑。前妻武钟谦和朱自清的婚姻,虽然是父母包办的,而朱自清对其仍十分关爱。从《给之妇》中不难看出,朱自清是个极重感情的人。作品中细数妻子生前一心抚子相夫,任劳任怨的种种往事,赞叹亡妻的牺牲精神和贤惠品德,抒发了难言的感激、内疚与悼念之情。全文不避琐细,不加修饰,却以至情感人,诉说生活细节,却能于细小处见真情,以平实的叙述中掀起情感波澜。作者思念亡妻的深情,把那些分散的材料聚为一体,犹如磁石紧紧吸引珠碎铁屑一般。endprint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