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主要以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严家炎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和洪子诚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为研究文本,就以上三位学者在文学史教材的编纂中对于中国在二十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这一时期的文学现象的文学史叙述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探索出这一时期文学作品的史学意义和文学史评价等相关问题。
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学史;陈思和
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6-0003-01
在上世纪80年代重写文学史的任务被提出后,以陈思和为首的学者开启了关于重新研究、评估文学史的工作,通过“重新研究、评估中国新文学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学思潮、现象”以达到“开拓性地研究传统文学史所疏漏和遮蔽的大量文学现象,对传统文学史在过于政治化的学术框架下形成的既定结论重新评价”的研究目的。在陈思和的这一“中国新文学整体观”的指引下,左翼文学史的政治建构被逐渐消解,对于文学史的单一的革命叙事的一元格局被打破。正是在这样的文学思潮變革的背景下,二十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这一时期的文学(以下简称“这一时期的文学”)才从过去的“空白论”中脱离,这一时期的文学才被正式地纳入文学史的叙述中。
一、关于三本教程的对比分析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对于这一时期的文学的文学史叙述中,陈思和、严家炎、洪子诚等学者主编的不同的文学史教程中,对于这一时期的文学史叙述均有不同的侧重。
1.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在陈思和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中,作者显然有意识地突出这一时期的文学的文学史价值和地位,并提出了多层面、打破一元化的整合视角、民间隐形结构等核心概念为基础的对文学作品多义性诠释的文学史编纂态度和宗旨。陈思和反复强调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特点即文学与政治的过于密切的关联性,并以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作为分界线就其随不同时期变化的国家意志为比较,对比其相应政治背景下的文学创作。
2.严家炎主编的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根据《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的编辑特点,该本中关于这一时期的文学的部分显然是由陈思和撰稿完成的,从篇幅和内容上来看,该本关于这一时期的文学的研究与陈思和版本似乎无异,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两版编撰结构不同:陈本是全书贯穿了陈思和本人的核心研究观念,而严家炎此版则是由众多学界专家学者分别参与编写完成,其内容形式更近乎于学术期刊,虽是时代编年的形式,但更类似于文学史的分版块教学,在这一框架下,关于文学史的延续性即无法保留,在该版中的这一时期的文学思潮研究在前后章节上未曾有明显的关联性,其对于这一时期的私人写作与个人话语、个人觉醒在文艺和思想上的启示性作用也未像陈本中那样深刻。
3.洪子诚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版本中对于这一时期的文学的研究相较于其他版本而言,基于更为规范和传统的学术范式,该版本按照严格的历史时序,除了对于政治背景和文艺思潮运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外,还涉及到了当时的文化国际交流、文学期刊的发展情况,并从文学创作和文艺理论批判的角度对当时的集体创作、文学作品特征等进行了归纳。洪子诚近乎理智地对这一时期的公开文学进行了结构原则、叙事方法等方面的分析,这一版与陈思和版本相较,有一定的补充性作用,但是显然从文艺作品和社会思潮、创作者思想意识等层面上,陈思和版本在这一时期的文学的研究中秉持着较为清晰和深刻的核心学术观点及研究脉络,使其整体的研究更加深入。
二、关于这一时期文学的文学史叙述问题
1.“潜在写作”与作家的个人话语。在对于这一时期的文学的史学叙述中,以上教材对于该时期文学现象的都不同程度地将民间的写作与作家的个人话语作为公开文学的重要补充,其中又以陈思和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为主。尤其是陈思和所提出的关于“潜在写作”的研究问题,这一在特殊年代的文学创作现象,在长期被公开文学所覆盖的文学史研究中,一经发现,即是对于建构全面文学景观的的重要补充材料,对于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全面立体解读具有深刻意义。
2.文学史的不可断裂。在对这一时期文学的研究中,对于“潜在写作”和不同形式的非公开文学作品解读的文学史意义,不仅仅是其对于这一时期的文学全貌的补充与完善,更是发掘出这部分文学创作对于“五四”以来的新文化传统的延续的意义,以及其对新时期文学尤其是朦胧诗歌的启蒙与铺垫作用。从文学史的意义上来讲,任何时期的文学现象与前后时代都是连续性和粘合性的,这一特殊时期的文学现象与前“十七年文学”以及“新时期文学”之间均存在着承前启后的关联性意义,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史料的发掘与研究对于整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学史都有着深刻的思想史、文化史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二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
[2]陈思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展望[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60年[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
[4]严家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endprint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