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谈中学生舞蹈教学的方式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下旬刊 热度: 18269
叶鹏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民的精神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和艺术的追求越发强烈,推动着群众文化迅速发展。不只是中老年,不只是广场舞,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群参与到群众文化的队伍里,而中学生就是其中的主力军和新鲜血液。而舞蹈又被称作“精神生命的最高象征”,因为舞蹈在形体美的律动中,不仅有音乐的节拍,有绘画的造型,有文学的情韵,更有身心的协调与高度契合。然而在普通中学模式化的舞蹈教学中,舞蹈内涵的生命化严重抽空,教学脱离生活,教学过程缺乏美感,课堂训练变成单一的肢体机械运动。多数舞蹈教师只注重形式化,注重排练的结果,没有重视教学的过程与学生内心感受的结合,没有加强学生的内心情感教育,这样的舞蹈是干涩的,是没有生命力的,因此,首当其冲应该提高舞蹈教学美感价值的教育。

  关键词:中学生;舞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0-0237-01

  一、开设舞蹈赏析课,调动学生对舞蹈的兴趣

  舞蹈是以人体动作为“语言”的艺术,它具有动态美,和谐美,并通过这种手法来表达情感或思绪。这就决定了它的教育手段不应该是硬性灌输和强迫接受,应该着力调动学生的兴趣,通过人体动作,姿态,表情所呈现的一系列优美形象来展现生命力的美。美国女美学家苏珊.朗格在《情感与形式》一书中认为“舞蹈是魔幻的力”,是一种充满梦想的生命力的展示。

  在中学生舞蹈教学中,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对舞蹈见解能力,解决的方法可以多欣赏作品,甚至可以开一堂舞蹈赏析课。例如中国著名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这就是一部非常不错的教学材料,学生看了后都被吴琼花和娘子军们朝气蓬勃和顽强战斗的精神所吸引,被追求自由和幸福的生命意志所感动,从而心生出学习芭蕾的兴趣,为了以后能在舞台上完整的展现自己,展示生命的力量打下基础。这种欣赏,感染,启迪的教学方式会充分陶冶学生们的情感和对生命的感悟。同时可以多带学生走进大自然,多多观察大自然,加强学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体验。许多舞蹈姿态都是源于对大自然的模仿。如蒙古族舞蹈动作柔臂,就是模仿鸿雁飞翔的翅膀而来的,在例如朝鲜族舞蹈模仿白鹤,傣族舞蹈模仿的孔雀等等。让学生通过对自然的观察,明白自然形态东西经过美化改造,可以变为舞蹈的“语言”,通过舞蹈训练,也能够感受到人与自然的融合,进而让学生开发自己生命的潜能,创造出更多的想象空间。同时舞蹈老师也要引导学生掌握舞蹈基本知识,技能技巧,通过组合训练,配合上学生的想像空间,最大限度的开发自己的生命潜能。

  二、培养学生的生活化,展现舞蹈的生活化

  舞蹈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的,许多民族舞蹈就是直接表现劳动场景,比如藏族的“打阿嘎”,蒙古族的“挤奶”,傣族的“泼水”等等”,这些都是一幅幅生动的生活画面。通过劳动,可以领悟到舞蹈姿态的来源,也能体会到这个民资的风格性和舞蹈表演的艺术性。在舞蹈教学中可以活动锻炼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磨炼学生的意志力和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舞蹈排练从艰苦的基本功训练到演出,本身就是一个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过程,这也让学生们克服困难,战胜疲劳,锻炼毅力,只有经过这些心理体验和磨练过程,才能提高人的意志力。

  三、开阔眼界,培养学生对美的认知,展现舞蹈的美

  在为学生设计教案时,作为舞蹈老师,首先应该从审美的三大特征为基础,通过科学的形体训练让学生拥有健美的身材。

  审美认识的提高,是舞蹈教学的基础,应当多带学生们去看看和了解舞蹈世界这片广阔的天空,让他们了解世界的民间舞蹈,如吉普賽舞蹈,夏威夷草裙舞,印度舞蹈,巴西桑巴舞等等,而不是仅限于知道本国的民族民间舞蹈。通过领略和了解各国舞蹈后,再让学生们结合本国民族民间舞蹈特征,掌握舞蹈的规范,严谨,传统,经典和独具风格的代表性。有了审美的认识,就要引导学生审美情感的激发。西方近代戏剧家席勒指出:“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使他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我们可以通过优秀的舞蹈作品可以以情感人,以美感人的特征感化和教育学生。在教学中,音乐是关键。通过节奏,音乐,以律动带动听觉欣赏,用动作带动思维处于兴奋状态,破析音乐节奏,讲解音乐特点,让学生充分融入到音乐中去,带动情感的激发。或者先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让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通过音乐创造动作,创作舞蹈短句,以自己的方式走进音乐,享受节奏,聆听和感悟音乐的美。通过其审美情感的激发,将自身对音乐的理解反映到舞蹈的学习中来。其次,老师应当对为学生创造表演舞蹈的机会,中学时代正式学生长身体的时候,身体深处的意识渴望着舞蹈教学的开展,老师应该运用科学的舞蹈基本功进行训练,舒展身体线条;以欢快的动律训练和轻松的舞步,使骨骼,韧带,关节得到灵活和柔韧的运动和发展,矫正不良的形体,从而使学生的生理素质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四、结语

  中学生舞蹈教学应当做到“润物细无声”。教育应当先于人,其次才是知识,舞蹈教育也不例外,先培养人,其次才是培养艺术。我认为中学生舞蹈教学应该从兴趣培养,生活体会和舞蹈系统化训练中促进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合理安排课程,会使舞蹈教学充分体现人性和人情的内涵,充满生动和活泼的气息,是中学生舞蹈教学跟随着他们的年龄一般,充满朝气和青春魅力。

  参考文献:

  [1](法)卡琳娜.伐纳.舞蹈编创法[M].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2006endprint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