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满园春色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下旬刊 热度: 16655
王祖豪

  摘 要:校园师生休息空间在高校校园内的必要的组成部分,包括心理、行为、环境需求的总结,以及分析目前高校内师生休息空间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总结出了校园休息空间的设计思想,舒适宜人的校园学习、交往、生活的场所是一种十分可行的方法。也就是说,通过引用校园休息区设计的整合的手法,将校园规划上升到系统规划与过程规划的领域,从宏观层面的控制到微观层面的设计,处处都体现校园规划的设计思路与设计概念,营造一个整体有机的校园环境。以期营造更舒适宜人的校园空间环境。

  关键词:校园环境;师生;视觉环境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0-0164-01

  一、校园“间息区”的重要意义

  校园内休息空间的主要使用对象是教师、学生、校园工作人员以及家属区的居民,所以空间内要提供休息、学习、眺望、闲谈、进餐、娱乐、锻炼等小型聚会等基本功能、依其功能,廊亭、桌椅、路灯、垃圾桶等,这些必要的设施是必不可少的。为了满足休息、学习、读书读报这一系列需要安静场所的行为,有必要设置一些有别于其他喧闹场所的休息空间,它需要一种较为私密的空间,缓解学习和生活压力、其在位置的选择上,应该与嘈杂的环境相互隔离,同时在设计中注重围合,适当的围合度,有利于形成明确的空间限定,容易被感知和认同,使之更符合人的心理需求。

  桌、凳、座椅这些休息设施要为了形成空间中最舒适且安静的角落而设想,做到符合人体工程学,尽量的轻松舒适。休息场地铺装也尤为重要,应选用较暖的色调,能增加人们的亲切感,更能起到缓解压力,愉悦身心的作用。

  高校的环境应该有别于其他环境,大学校园环境应着眼于融入人文精神,如果缺少了学术气息“学习气氛”校风校训精神,就像一个人只有美丽的外表。大学校园的休息空间不仅是优美“宁静”雅致的学习环境,而且应当赋予其文化内涵和艺术意蕴。在学习或休憩的时候,如果带有文化上的氛围,会更加激励学生珍惜自己的大学时光,感受校园文化精神,激励自己更加努力的学习。因此,设计中必须注意要赋予空间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应该将校园文化加以更深刻的理解,然后把这些文化通过设计的手法表现,使空间更具特色。例如: 设置刻有校风校训的景石,刻画学习场景的雕塑,刻有古诗词的景墙等等。这既能反映出大学独特的气质,又能对学生产生感染力。

  二、建立绿色环保的校园“间息区”

  “间息区”经常休息停留的主要是这所校园内的教师和学生,所以低碳环保的环境设计很是重要。

  1.绿化系统的調节作用。绿化系统可以调节空气,美化环境,是低碳化校园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澳门大学横琴新校区,选择在环水横琴岛建设校区,周围的海面就可以起到天然的空气调节作用,校园内规划了多层次的园林景观,将水体、绿地、小丘、生态廊道、庭园、室内绿化、空中花园等融入校区,并强调保育和生态元素,在建筑物内外进行大量绿化,如开垦小果林或小农地,在建筑物间提供连廊和林荫步道,藉此营造清幽秀气和具有文化品味的育人环境。

  2.建筑材料环保节能。建筑材料适当搭配,注重工艺,在注重美观的同时做到低碳化,日本大学的基础设施建设简朴而又能做到前卫,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如建筑材料,特别是装饰材料,由于运用了现代生产制作工艺,使地砖、涂料、地毯、地革、墙纸等普通材料精美化、高档化,近年来粗野主义在日本得到大的发展,很多新建筑因此将相当部分的墙体、梁柱的模板印迹,钢筋孔,作为装饰,这种简单之美,可以称为低碳化装饰手法,如早稻田大学的一些重点实验室,设置在地下室,墙壁、顶部均未作任何装饰处理,整幢楼的线路、管道都从实验室顶部的钢桥上通过,既做到检修方便、又节省了吊顶等装璜的开支,校园内场地、道路铺设,很少使用大理石、花岗岩等高档材料,多用沥青、地砖、栽草砖、砂石等普通材料,虽然普通,但施工工艺精细,都显得朴实、自然之美。

  3.人性化。以人为本是校园“间息区”设计的出发点,也是不管为人提供设计的出发点。都要考虑以人为本。而人性化的设计主要体现三个方面: 满足人们的需求与实用安全、功能明确和方便。对自然生态的保护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使用者的需求出发,提供有效的服务,省时、省力的设计,将是今后公共设施设计发展方向之一,使用者不但可以有效的使用,同时在设计上避免使用者粗心或者是错误操作而受到伤害。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高校校园的“间息区”设计不管是在校园的什么场合都具有非常大影响力的一面。现在公共设施设计也在不断走向完善,向着多元化、专业化、人性化、环保化、艺术化、的方向发展。使校园环境更加的美丽,使使用者使用的更加舒适安全。能为人们提供更好、更舒适的设备。使教师与学生放松心情去享受、去感受。

  参考文献:

  [1]赵得功.高校校园公共空间的涵意[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2.

  [2]蔡虹宇.美国高校传统校区景观更新研究及其启示[D].北京:清华大学,2000.endprint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