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杂技是中国“草根”艺术的代表,从“卖艺耍把式”开始,它在中国经历了三千年的沧桑变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欣赏能力以及对艺术的热衷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当然现代杂技艺术也已经走上了更为宽广的舞台,从《天鹅湖》到《绸吊》再到《化蝶》,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沉醉于这一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在有关政策的引导之下,国内杂技艺术的发展呈现出了一片积极向上的良好局势。未来一定要由此入手,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振兴中国的民族艺术。
关键词:现代杂技;发展;创新
中图分类号:J8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0-0156-01
杂技是一门以表演高难度的技巧为核心的传统艺术,从表演形式看它同样具有综合性的特征。表演技巧是杂技赢得观众认可的重要途径,也是对杂技进行改革与创新的重要切入点。如表演技巧达不到一定的难度,那么杂技也就丧失了其存在的魅力。再者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杂技已经不再是单纯比拼技巧的表演,只有对现有的杂技节目进行创新,推进其向着“技艺结合”的方向发展,才能够更好的满足观众的需求,得到他们的认可。
一、现代杂技发展的基本特点
现代杂技发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创作思维相比较过去更为开放,节目的数量和品质也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当今的杂技艺术家一直在用一种较为通达、开明的方式来对待杂技创作,他们在作品中注入了全面的艺术素养以及国际化的艺术品质。正因为如此《故乡》、《天缘》以及《中华魂》等优秀的杂技作品才能够不断走入观众的视野。在他们的努力之下,杂技艺术正在蓬勃发展。这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杂技芭蕾舞剧《天鹅湖》,借助于这一作品实现了杂技与芭蕾舞剧的完美融合,不仅丰富了芭蕾舞剧的表演形式,也为现代杂技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考。在舞台、创意、灯光以及舞美的影响之下,传统杂技艺术的演出创作模式已经一去不复返,现代杂技艺术正在迎来一个发展的春天。其次观演形式较为多样化,审美品位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现代杂技艺术经过发展已经呈现出了雅俗共赏的审美特点,在表演形式方面也有了很大的突破。从大型的杂技场馆到一般的演出剧场,甚至是公园的游乐场都能够见到不同规格的杂技演出,作为观众可以选择多种方式来感受杂技艺术的魅力。此外现代杂技艺术也已经开始走出国门,近年来在国内对外文化交流的活动中,杂技一直是其中主打的一个项目。由文化部以及河北省人民政府一同主办的“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到现在已经成功举办了16届,历届国际杂技艺术节曾一度成为国内外观众追捧的热点。这类活动非常全面的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文化的软实力,彰显了中国和平友好的大国形象。
二、如何适应现代杂技艺术的发展趋势
1.教练与演员。作为一名合格的杂技教练,应该有意识的结合演员的自身特点来安排节目。例如顶功好的演员应该引导其发展倒立,跟头好的演员应该发展翻腾节目。这样由演员的特点出发,去摸索尝试,才能够创编出更优秀的杂技节目。当然作为杂技演员,也应该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在排练之余要不断地学习文化知识,从而更好的理解杂技节目的内涵。现在观众看杂技,并不只是看的杂技的“惊险刺激”,他们追求的是一种美的享受。所以演员应该从每一个细节入手,严格要求自己,力争每一个动作都能够做到位。这样才能够提高节目的水准,更好的迎合现代杂技艺术的发展趋势。
2.编导与道具。过去杂技的编导的工作都是由师傅一个人来完成的,只要框架能够成型,再加几个简单的亮相动作,这就算是一个节目。这时的杂技表演重在技巧,能够征服观众的也只有技巧。但要想胜任现代杂技的编导,则要求具备一定的舞蹈基础,要把舞蹈与杂技这两者结合起来,那么杂技表演便有了灵魂。要把节目整合成一个层层递进的故事来呈现给观众,借此来增强杂技艺术的魅力。编导应该认识到音乐对杂技表演的重要意义,先选择音乐,根据音乐的风格来创编节目。现代杂技的道具不仅要灵巧、美观,而且要符合编导的要求,强调的是与节目内容的联系性。如果需要对道具进行改动,那么相关的要求将更为严格。以大型排椅节目为例,只有对其角度以及着力点进行科学的设计,才能够同时把12把椅子悬空。实际表演时,要保证道具的高度、距离以及重量能够做到严丝合缝,如此才能够在保证表演观赏性的同时确保杂技演员的安全。现代杂技道具的制作与改动涉及到了一系列的力学知识,这对于道具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3.灯光。最初杂技舞台上的灯光起到的仅仅是照明的作用,而在现在杂技舞台上灯光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杂技舞台上的灯光以红、黄、蓝三色灯光为主。在计算机的控制之下,舞台灯光呈现出来的效果非常绚丽多彩。这增加了现代杂技艺术的感染力,未来杂技舞台上的灯光在各种新技术的作用之下一定会更加绚丽多彩。
三、结语
现代杂技艺术的发展要做的应该是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以此为切入点来进行创造。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杂技这项传统艺术一直传承下去,经过一代代杂技人的不断努力,现代杂技已经走出了国门,走上了更为宽广的舞台。它为中外文化的和平交流,展现中华文化的内涵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孙英杰.试谈杂技舞台美術与杂技的和谐发展[J].杂技与魔术,2012(04).
[2]陈娟.中国当代杂技艺术的发展特点与趋势分析[J].大舞台,2011(12).endprint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