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民族民间舞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锅庄考略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下旬刊 热度: 16560
泽仁友珍

  摘 要:藏族人民能歌善舞,丹巴锅庄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是一种具有典型的民族特征和地域特色的舞蹈种类,是一种令人愉悦的民族民间舞门类。这种具有群众性的民间舞蹈,在藏族丹巴山寨附近非常普及,在大型的喜庆节日和场合,跳丹巴锅庄舞蹈的人们不管人数的多少,都会在重大的场合按照一定的人数配备,特定的礼仪规制进行节庆庆祝。本文希望能够通过对于丹巴锅庄舞蹈发展背景的描述,帮助人们了解这一历史悠久的传统舞蹈所形成的渊源,以及其丰富的舞蹈种类,描绘舞蹈形式表现出的典型情感、各种流程和动作特点。

  关键词:民间舞;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锅庄

  中图分类号:J7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0-0152-01

  丹巴地处康巴高原东面,历史悠久,早在4000年前就有先民生衍,清朝乾隆年间设章屯,民国初年建县,据史书记载大渡河上游游一带,汉代数西羌侵据县境属吐蕃辖地,《新唐书列传》称“汉有白兰羌,吐蕃为之丁零,左属党项,右与多弥接胜兵万人,勇战斗,俗与党项同。”党项是汉朝西羌的别称古属羌人的一支,其驻地分布在四川省西北部和西藏东部,今本县之党岭,相传士民自党项迁来,故称其山为党岭山。

  一、丹巴锅庄的历史

  锅庄舞,又称为“果卓”、“歌庄”、“卓”等,藏语意为圆圈歌舞,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分布于西藏昌都、那曲,四川阿坝、甘孜,云南迪庆及青海、甘肃的藏族聚居区。舞蹈时,一般男女各排半圆拉手成圈,有一人领头,分男女一问一答,反复对唱,无乐器伴奏。整个舞蹈由先慢后快的两段舞组成,基本动作有“悠颤跨腿”、“趋步辗转”、“跨腿踏步蹲”“踏跺磋步”等,舞者手臂以撩、甩、晃为主变换舞姿,队形按顺时针行进,圆圈有大有小,偶尔变换“龙摆尾”图案。

  丹巴锅庄分为大小锅庄两种,大锅庄速度较慢舞步,庄重严谨,多为歌颂宗教神佛,敬仰图腾等,宗教色彩较重,而小锅庄速度较快舞步随意,歌词也更具有生活。丹巴锅庄表演时,由领舞者歌唱起舞,男女老少分别列队跟随,牵手联臂,弯腰俯首边唱边舞。丹巴果卓以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传统的民风民俗,优美的歌舞饮誉康巴藏区。丹巴果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历史记载最早见于《北史》、《隋书》。公元1886年,清末《章谷屯志略》中记载:“夷俗逢喜庆輒跳锅庄”。清末赵尔巽等撰写《清史稿》卷则详载:“高宗平定金川,获其乐,曰大锅庄。司舞十人,每两人相携而舞,一服蟒袍,戴翎挂珠,斜披黄蓝二带,十字交加”。这是一个依靠跳舞唱歌生存并延续其古老民族,这片神圣的土地上到处充溢着风花雪月。

  二、丹巴果卓的流派

  丹巴“果卓”,因区域、方言不同,形成巴底锅庄、格升扎锅庄、和二十四村、小金等四大流派。同时,由于参与的年龄不同,可分为老中青果卓。丹巴果卓的共同特点是脚步的踏跺组合,队形多变,男女手臂动作较小,尤其是女士因为披毡,手臂基本没有什么大动作,参跳者缓慢上场,舞步与大段踏步形成刚与柔强烈对比,踏跺组合中缓急交错的节奏,又使整段舞蹈显得轻松活波。藏语称为“嘟嘎”的巴底果卓多以踏跺为组合,舞步铿锵有力,队形变化较大,时而退步呈回走队形,时而行进之中呈反时针方向行进,这是巴底果卓与其它区域果卓的最大区别。格升扎果卓男女分列,男士在内女士在外,呈两列弧形绕圈进行。二十四村果卓舞段结构复杂,有的段落舞步轻快,磋步较多,有的则前段以急促的的踏点来填补旋律空拍,后半拍为多。

  三、动作特点和舞步分类

  丹巴锅庄中最惹人注目的是“动物锅庄”主要是模仿动物体态和特征进行舞蹈。如:二十四村的《孔雀锅庄》《兔儿锅庄》巴底的《鹿子锅庄》三岔沟《豹子锅庄》等,如兔子的动作,舞者把双脚并扰,身子微缩,双膝弯曲,竖起两跟指头,手背贴在前额一跳一蹦,把兔子的动作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锅庄在其他藏区是极其少见的,它成为丹巴锅庄的一个亮点。

  丹巴锅庄在重要场合表扬非常讲究礼仪和装束。男性要求戴狐皮大帽,穿金色、藏青色、绛红色氆氇藏装,并配有精细项饰,脚穿藏靴,斜背嘎乌,腰悬银质佩饰,夏天则穿白色氆氇藏装;女性按老、中、青年分别着装、依锅庄进展分别换上春、夏、秋、冬各色服飾,以展示其庄重与富有。女性一般头顶绣花方帕,身着油绿、紫绛、赭红、翠蓝、藏青等色的水獭皮镶边的中长外套,下着五色百褶裙,脚穿藏靴,胸垂银白嘎乌,腰挂银质饰品(银链、银铃铛)和一串串红珊瑚,头饰碧玉发箍、蓝宝石、黄宝石等;年轻姑娘则以华丽为饰,显得活泼而艳丽。

  丹巴锅庄舞步动作有踅步吸腿、起步、磋步、踏三点步、四点步、五点步、猴行七点步、端腿端步、兔行步、摆头免行步等。丹巴锅庄歌词一般以2至4句为一段,每句五个音节,每首歌通常为3段歌词。歌词内容丰富,曲调繁多,据清朝《章谷屯志略》介绍,丹巴锅庄“听歌者数百种”。丹巴锅庄旋律优美抒情,自由型的散板为引子,除巴底乡常见的4声调和7声调,其他地区多5声调式,常有临时什降调出现,有时还会转调。 一般可分为4种。第一种是宣传传统的伦理道法,颂扬佛法,歌颂宗教圣人,长辈。第二种是赞美自然风光和家乡风情、歌颂理想、爱情,祝愿人寿年丰、表达喜怒哀乐。第三种是以生活情趣、相互逗乐为内容的娱乐性锅庄。第四种是表现动物习性,模拟动物形态,反映动物生活为内容的锅庄。

  一直以来,丹巴地区都流传着这句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歌,有脚的人就会舞,丹巴锅庄引领着人们进入神秘的康巴文化。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