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谈装饰艺术的感性与理性之美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下旬刊 热度: 19386
李晨

  摘 要:装饰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原始社会时期的彩陶装饰纹样到现代装饰的兴起,装饰艺术已经融入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本文从装饰艺术的创作谈起去感受那融合了感性和理性的艺术之美。

  关键词:装饰艺术;感性;理性

  中图分类号:J5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0-0025-01

  装饰艺术,由来已久。有人曾说“美术史其实就是一部装饰史”。其实装饰艺术的本质就是一个民族的集体意志在艺术中得到了最纯粹的表现。在当下各个领域,由于装饰艺术的造型生动,寓意深刻,变化丰富,且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适合纹样调整,所以适用性非常广泛,且非常受大众喜爱。装饰艺术的内在力量正逐渐被大家所了解认识,这种融和了感性与理性的艺术形式,展示了人类不断成长的审美智慧。这是一种以人类智慧为基础的透露出人类文明精神的艺术。

  一、感性的装饰艺术

  艺术是感性的。装饰艺术的感性,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和情感的抒发,是一种来源于生活的美的意向,表达一种特定的文化内涵,是把自然的形态升华为艺术的形象,是创作者情感的自由抒发,这种升华不是客观的再现,而是主观的再创造。我们的生活就是这种艺术源源不断的素材库,你可以在其中任意飞翔,寻找灵感的触点,表达你最内心的想法,这样看来,装饰绘画艺术的确是一种感性的精神绘画,是心灵的绘画。

  从装饰画的创作过程我们便可以初见端倪。首次的感性认识是人的直观感受,这种感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直观反应,是一种片面的不完整的直接经验。例如在创作之前的素材收集写生阶段是就对动物特征的直观感受,对其形态、神态、动态的有了初步的了解,这就是感性认识,也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写生的目的就是观察认识生活的第一个阶段,通过写生掌握物体外形的第一手资料。这是最初的认识,也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在变形阶段,物体内部结构和纹理的处理也需要作者主观的去处理。根据自己对物体的感受和认识和内心的情感,重新组织安排,刻意夸张,主观削弱。对象的选取也是人感情意愿的表达,通过赋予动物以思想和性格,寓意其中,如羊为温顺,牛为正直,狐狸为狡猾等。还有如传统图案中“年年有鱼”“喜鹊凳梅”等通过拟人化的移情,也都是在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感情的抒发是人的一种“内在需要”,要的是作者自己的个人体验,与其他外界干扰无关,是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真实渴求与渴望。而这种内在情感只有通过外在的物质形式才能体现出来。 康定斯基在《论艺术的精神》中提到要以不同的形式结构画面,强调绘画元素的内在张力和声音,发掘绘画构成额音乐特性和抒情因素。他的作品也强调的是点、线、面这些基本元素的内在张力和互相关系,使抽象元素的内在声音在艺术家构建的框架中得到精神的表意性。康定斯基通过其“内在需求”原则具体阐述了绘画艺术的目标,既通过客观世界探索艺术家的“内在需求”,这一目标也成为了他之后艺术道路上始终为之奋斗的目标。

  二、装饰的理性规则

  装饰艺术的理性其实源于人类本身。而人类的理性源于远古时期对大自然未知的恐惧,趋利避害是人不断进化取得的本能,人们习惯与看到有规律的事情,这样可以躲避危险,使自己更稳定生存下来。这种内心对规律性的心理需求就产生了的有节奏有韵律的传统装饰美学思想,导致了“秩序感”的产生。贡布里希在其著作《秩序感》中说到“散乱的铁屑在磁场里会受到磁力的作用而排列成有规律的图案,同样,到达大脑视觉皮层的神经脉冲信号也会受到喜爱和厌恶这两种心理引力和斥力的作用而重新排列。”

  装饰的理性是一种规则的理性。这种理性是人全面认识客观事物以后,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更深层次的认识。强调的是认识事物的本质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装饰艺术便是作者在全面认识对象后的一种秩序化的梳理,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遵循一定的美学规律,将客观形态理想化、完整化、系统化。通过外形形态、纹理变化等一些方法达到装饰的美的感受。如音乐一般,有种旋律原则支配着这个画面,而这种旋律是人潜意识里的一种秩序感。人们会偏向于这种有规律有秩序的形式,给人内心以满足。

  装饰画创作的变形阶段便是在写生阶段的基础上,在通过大量的感性素材收集的基础上,明白了事物的本质结构及其内部规律,形成了理性认识。严谨科学的依照物体的形体结构,从而进行变形转化。所表达的客观对象的特征不是如实描写,而是抓住被描绘对象的典型特征,运用简化、夸张、组合、象征、联想和拟人等多种艺术手法进行装饰造型的创作,从繁杂的自然形态中提炼抽离出物体的本质特征,使之更加条理清晰,节奏层次分明,从而加强其艺术形象的感染力,创造出生动的装饰艺术作品。康定斯基在《点线面》一书中用近乎科学的方法分析了他所理解的点、线、面之间的方向性、内在张力和内在精神之间的对应关系,这些元素的理性分析,也变成了他作品的内在诠释。

  三、装饰艺术的情理之美

  在当下,装饰艺术凭其特有的艺术形式,审美价值观已融入了社会的方方面面。现代装饰艺术正在继续前行,而装饰艺术中這种既有秩序又带有节奏感的理性规则和装饰语言的感性之美则会带领装饰艺术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田喜庆,曾嵘.装饰造型设计[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2]贡布里希,范景中,杨思梁,徐一维(译).秩序感[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5.

  [3]何政广.康定斯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