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谈中国水彩画的笔墨情结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下旬刊 热度: 19185
杨梅

  摘 要:本文主要对中国画笔墨的技法在西方水彩画上的运用以及中国绘画艺术精神与西方水彩画相融合方面做研究。这两种画种在技法与材料上极其相似而观念全然相异有着互相融和的相当大的可能性和潜力,在加上在中国的土地上发展水彩画,汲取了深厚博大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彩画。

  关键词:民族性;笔墨;写意

  中图分类号:J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0-0018-01

  在人类绘画艺术发展的漫长岁月中,东方和西方两个各具特色的绘画体系逐渐形成。每当这两种绘画形态相互融合、相互挪用时,新的绘画语言就会产生。中国水彩艺术就在这种背景下不断发展的。西方的水彩画与中国的水墨画都是以水作为媒介,两种画种都注重水的灵性,并在用笔的技法上有很多相似之处,水彩画传入中国后很受中国绘画者的喜欢,有许多水彩爱好者投身到研究中国水彩画的发展中。

  一、中国水彩画的民族性

  明清以来,“西学东渐”,西方水彩画传入中国,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同时受到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孕育出具有中国特色和民族艺术情结的新水彩画。中国水彩画的民族特色是中国水彩画的灵魂,也是中国水彩画家自觉追求的共同目标。中华民族在中国土地上繁衍生息,长期受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的影响,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有属于自己民族的東西。因此在中国画家的笔下,也自然流出某些民族特色来。从我国早期水彩画家开始都曾从不同的方面,研究探索水彩画的民族特色。

  很早去欧美学习西洋画的李铁夫,在国外生活了40余年却始终没有忘记要同中国艺术结合起来,他把中国书画的用笔融入水彩画,还试用宣纸作画,探索民族传统特色,创造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水彩画,他的《四川峨眉》把传统的墨色引入水彩画,和谐不失色感的丰富,高雅而仍饱含生活的真实,用笔豪放,洋溢这中国民族艺术气度。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水彩画家投身研究中国水彩画中,如李剑晨,阳太阳、古元、吴冠中等的作品都通过自己丰富多彩的艺术个性体现了中华民族特色。

  新时代的到来,中国水彩画家也不断变革创新。关维兴就是这个时期脱颖而出。他的作品清新、优美、朴实,巧夺天工很有中国韵味,用笔上大胆,有意识吸收融合中国画的技巧,在用线设色上也带这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想法。还有很多中国水彩画家积极创造,把自己具有民族特色的水彩画带到国际上,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

  二、中国画笔墨之技法在水彩画中的运用

  何为笔墨,有人将其与西方的“形式”画等号,指一种与具体事物的物理形象无本质联系的“纯艺术”,可以是具象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又有人将笔墨看作画面手法上的“肌理”,或是表达东方文化意味的一种媒介。笔者认为,中国画笔墨即是一种笔墨形式含有技术性,又体现了画家的思想感情以及中华民族的文化经验和审美心里。

  作为视觉艺术的中国水彩画包括艺术和技术两个层面,艺术关涉精神,技术关涉对笔、墨和纸的性能把握,即通常说的笔墨技巧。水彩画与中国画都是以水作为媒介,在用笔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中国画和水彩画都是用吸水性比较好的软笔,这给水彩画与中国画的融合奠定了基础。

  在用笔方面,中国画有勾、勒、皴、擦、点等笔法,在谢赫“六法论”中把“骨法用笔”放到第二位,水彩画家在创作中可以充分发挥用笔的笔性、笔趣和笔势,笔法要自然灵活,用笔的最高境界就是随意挥洒也能成行。笔墨的运用技巧里有虚有实,有强有弱,有干有湿,有节奏和有韵律,中国的笔墨所包含了中国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如果在把中国画中的流、泼、破、冲、沉淀、拓印、洗刷、点擦等技法运用到水彩画中,将会带来另外一种效果和特色。

  三、中国画笔墨之写意精神在水彩中运用

  中国画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浓郁的文化特性和独特的精神内涵。中国绘画是人与自然即心物交融的过程,传递这“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艺术精神。写意精神就是中国本土艺术精神的典型代表之一,把写意精神运用到水彩绘画中更是中国水彩画的特色和研究的内容。何为写意,中国有句话叫“意在笔先”,就是意到而笔没有到。写意就是一种再创造,是作一幅画的时候常常加入主体对自然的想象和理解,有时写意的深度甚至超过了画家主体所要传达的深度。

  我们欣赏画家的作品时能感受到作者主观情感的介入,能激发观者的想象力,触人情怀,勾起思绪等非具象的东西。通过笔墨的艺术情趣发挥笔墨的特性和表现力,传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意念来达到写意的效果。在千余年来写意精神在中国画中更是具有重要地位,把这写意精神运用到水彩中去才能体现中国民族特色。具体可以通过画面整体气氛的控制强调画家的主观情感,以笔意和水味取胜,画面呈现潇洒自如的艺术效果,看似漫不经心实则胸有成竹。当然这需要画家的艺术修养,使作品从观察进入表现,从写生进入归纳,从想象进入到升华,从客观到进入到主观的不断完善。

  四、结语

  笔墨当随时代,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水彩技法上,还有很多方面是值得我们去研究,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对水彩艺术语言的研究,一定要基于中西艺术的融合。中国有着深厚博大的文化基础,有着有利于水彩画发展的条件,随着时代的前进,中国水彩画必将以明显的中国风格、现代气派、当代审美和更加多姿多彩的面貌呈现给世界。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