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造反思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下旬刊 热度: 16204
马婷+靳文杰

  

  摘 要:文章主要从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项目入手,分析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改造,改造的目的在于从新的视角使得设计作品更具合理性,基于项目改造引发自我的思考。

  关键词:苏州博物馆新馆;苏州园林;现代主义建筑;庭院空间;建筑形态

  中图分类号:TU2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7-0192-01

  一、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概况

  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场地位置十分特殊,该 地块被贝聿铭称为“圣地”,在这一地块上设计博物馆是“人生最重要的挑战”,“在这里设计博物馆很难很难,既要有传统的东西,又要 有所创新,传统的东西就是要运用传统的元素,让人感到很协调、很舒服;创新的东西就是要运用新的理念、新的方法,让人感到很好看,有吸引力,因为时代是在发展的”。

  “中而新,苏而新”的设计思路,博物馆新馆的设 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把博物馆置于 院落之间,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协调统一。

  二、苏州博物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过分追求平面布局与周围环境的统一,忽视建筑本身。建筑结构采用传统南方园林的设计手法,使得整体建筑环境舒适宜人。但作为博物馆,陈设展览也是其重要的功能,由于建筑顶端矗立着正方体的构筑,室内采光受到影响。同时由于正方体垂直的界面,使得建筑整体立面高差悬殊较大,建筑结构舒缓的节奏感有些许破坏。

  2.植物配置缺乏,整体空间环境缺乏灵动。传统园林设计讲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植物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也十分重要。植物不仅沟通人与自然,也沟通室内与室外,联系生命的脉络。

  二、苏州博物馆改造意见(对于建筑屋顶的改造)

  元素的提炼为设计提供动力,用现代技术手段将玻璃与石灰墙面结合,虚实的强烈对比使得整体建筑风貌更具趣味。保持原有平面布局和空间组合,在其立面构成中加以调整,引入新的材质,在满足功能条件的同时兼顾审美需求。

  将原有正方体墙面屋顶拆除,替换成用玻璃材质,立面构图更加舒缓,具有延展性;同时,玻璃作为虚的建筑界面,有效的将自然光引进室内,更好的为展品陈设提供光线,而非人为的光源,是生态可持续的体现。

  三、基于上述改造的总结与思考

  在苏州博物馆新馆中,特殊的城市环境因素是决定性的制约元素,也决定了新馆的空间形态。新馆布局上延续了江南院落式的布局方式,在现代几何造型中体现了错落有致的空间关系。在环境和空间的关系中,新馆通过群体建筑形象上的延续和对周边环境的延续,使得新馆的空间融入了周边的环境。在整体布局上也和东侧的忠王府格局也并无冲突,都源自于贝聿铭对苏州园林布局内虚外实的借鉴。新馆在整体布局中借鉴了传统园林,但在建筑设计上仍然是西方现代主义建筑语言。早期,雕塑性和几何性是贝聿铭作品中常有的特征,但在新馆设计中贝聿铭吸取本地的、民族的和历史文化所遗留下来的痕迹,在当地的地域性文化中提取元素,并将装饰性符号引入建筑外观,使得几何性特征变得更加丰富而复杂,同时雕塑性这一特质被减弱。其次,新馆把景观引入空间,通过各种借景手法,沟通了室内外。现代主义建筑提倡室内外空间穿插与流通,并给参观者提供了舒适健康的空间环境。

  在新馆中,特殊的城市环境因素是决定性的制约元素,也决定了新馆的空间形态。新馆布局上延续了江南院落式的布局方式,在现代几何造型中体现了错落有致的空间关系。在环境和空间的关系中,新馆通过群体建筑形象上的延续和对周边环境的延续,使得新馆的空间融入了周边的环境。在整体布局上也和东侧的忠王府格局也并无冲突,都源自于貝幸铭对苏州园林布局内虚外实的借鉴。

  新馆中的庭院借鉴了苏州传统园林造园的元素,叠石、理水、亭、竹林。但在表现手法上是现代主义提倡的“少即多”的造景方式,树木的孤植及精心挑选、简约而写意的叠石风格。让人的感受却是日本枯山水的枯寂、平淡的禅意。中国的建筑和庭院是融合的、感性的、柔性的,而苏新馆在外形上给人的感观是单纯、机械、理性而刚性的,这符合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的审美理念。

  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的空间组合,使新馆的内部空间更加丰富。在新馆改造中,通过改变光线的流量和角度创造是创造空间意境的主要方式,新馆屋顶上的大玻璃配合内饰的木质墙面,把自然光融柔和的进入空间。光线的投影使空间流动起来,并随着时间的变化游走在墙面、地面、楼梯和家具上。以及动静的变化,营造出一个成功的展示空间。并在在形式上、空间上不断进化。

  新馆是贝聿铭对中国建筑所做的探索,对以后我们的设计具有启示作用。在如今城市化建设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新馆的建成虽然有争论和一些遗憾之处,但我认为,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仍然在设计手法上不断创新,并关注与地域性文脉的结合,试着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的建筑之路,这是值得我们反思和尊重的。endprint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