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基于信息设计方向的视觉传达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规格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下旬刊 热度: 16073
荆世鹏

  摘 要:本文分析了当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盲目规模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和就业前景困难等问题,并针对信息时代的要求,重新明确信息设计方向的视觉传达设计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规格要求。信息时代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旨在培养具有人文素養,具有创新意识和实际应用能力,具备整合设计、传播、策划以及高层次设计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信息设计;培养目标及规格

  中图分类号:G642;J5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4-0138-03

  一、前言

  视觉传达设计由英文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直译而来,是依据特定的设计目的对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并通过文字、图形、色彩、造型等基本要素进行设计创作的一种设计活动,以视觉的方式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思想交流和信息沟通,在20世纪70年代,国外的设计界和一些艺术院校就已经开始提出并使用这个名词。在我国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则经历了从“装潢设计”、“平面设计”至“视觉传达设计”的易名过程,专业名称的不断调整变化反映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本质属性和内涵、外延的不断衍变。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发展、行业需求存在着必然联系,随着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信息化设计势必成为视觉传达设计未来发展的方向,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合理地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开辟出新的发展空间和领域,如果再按照原来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教育,必然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以信息设计为突破口,结合自身办学优势,构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是当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二、我国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近些年我国的经济发展较为迅速,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为社会输出了大量的设计人才,为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也应该看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着种种不足。

  (一)专业的规模化问题

  20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规模化发展成为趋势,各类综合大学、师范院校、单科大学纷纷开始设置设计类相关专业,而这些开设设计类专业的院校中,90%以上的院校又都设置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进入21世纪尤其是近些年来,我国高校视觉传达设计教育本、专科不同年级在校生多年保持10万人以上的巨大规模。根据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2016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显示,仅统计本科院校,开设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院校就有569所,位列开设高校数最多的专业前三名,在设计类专业中则是开设最多的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规模化发展势必带来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以及人才积压等一系列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的层次和定位,加强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就很难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专业人才培养问题

  1.对设计市场需求方面的认识不足

  发轫于20世纪中期的信息革命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为壮观的科技革命。数字化浪潮和信息的采集、存储、处理、加工、传输等新技术的广泛运用,改变了图书、报纸、期刊等传统印刷媒介的固有形态,手机报、数字期刊、电子书等诸多新媒介相继出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信息化技术对传统的设计行业带来了挑战和冲击,与此同时,也为新市场和新产业的开发带来了新的契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如何结合自身的优势,在如何更好地满足当前社会需求方面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研究。而大多数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对设计市场的需求认识严重不足,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节,不能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2.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

  对视觉传达设计的专业人才培养需要有清晰的目标和定位,需要结合专业特点和市场需求来培养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方面的人才,培养出能够符合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然而目前很多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学校与学校之间人才培养目标十分相似,差别很小,甚至一些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多年来保持一成不变,正如中央美院教授许平所说的那样,“在人才培养的定位上,多数学校定位趋同,而且明显趋向低端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清晰、不合理是由于对设计技术发展现状掌握不及时,对设计市场需求了解不深入,以及对学校自身的定位不清晰所造成的。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演变成一次产业革命和社会革命,世界各国都在加快向信息社会迈进的步伐,从国内外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发展现状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向信息设计的方向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一些目光长远的院校已经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向信息设计方向发展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然而大部分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仍然按照传统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教育。

  3.课程设置不合理

  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是基于印刷媒介,这些传统媒介是一种单向的信息传递,造成视觉传达设计只限于单一的视觉图形与排版的设计框架中。传统视觉传达设计设置的专业课程主要有构成设计、图形创意、字体设计、版式设计、标志与品牌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设计、广告设计、网页设计等。虽然这些课程的仍是视觉传达设计的必修课程,在当前的社会中占据相当的市场,但因为前期的专业规模化发展,市场人才需求已经趋向饱和。当代社会的信息传播已进入全信息多媒体的时代,社会对信息传播的质量和服务水平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仅仅依靠传统印刷媒介去传达所有的设计信息,已经无法满足社会需要。如今信息及传播的发展向复合型媒介发展,新媒介将更重于交互性,在这一点上传统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就显得狭窄和单一,专业的广度较局限,缺乏信息技术、符号学、传播学、心理学、市场学、管理学等课程的安排。传统的教学内容也不再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与社会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需求有着很大的矛盾冲突。endprint

  4.实践环节薄弱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仅仅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涉及到实践方面有很多内容需要学习,例如印刷和后期工艺、后期跟单等等。设计实践在整个视觉传达设计教育中的地位显得格外重要,可是我国高校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却十分薄弱。虽然很多院校在课程中采用了项目式教学,可是这些设计项目却多为虚拟项目,纸上谈兵的状况在设计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发生,这就使课程失去灵活性和启发性,实践变成了一种没有太多实在意义的形式。此外,教师的自身的知识结构问题是导致实践教学薄弱的重要原因。随着高校对高学历的重视,高校教师大多数是一从院校毕业就直接到院校执教,而缺少实践的环节,教师自身实践经验不足,势必难以带领学生进行深入实践。

  (三)专业就业问题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生就业面比较广泛,一直以来在就业率方面也较高,但是随着招生规模的盲目扩大,学生就业开始出现一定的困难。与此同时,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人才培养类型与社会不对接,这些问题如果现在不处理好,将来学生就业必然会愈加困难。在社会发展的现实条件下,探索社会需要什么样的视觉设计人才,如何培养视觉传达设计人才,是高校的职责和义务,是我们必须要思考、要解决的问题。

  三、信息设计方向的视觉传达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规格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专业建设的首要问题,是培养模式构建的基本出发点和重要依据,也是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出发点和重要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准确与否,将决定专业建设的成败。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新的设计需求促使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必须更新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

  (一)明确培养目标,努力构建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视觉传达设计正面临着一次新的变革,其发展空间十分巨大,具有无限的可能性,视觉传达设计在渗透、裂变、衍生中不断改变着自己的定义,将不再被局限为狭义的图形视觉设计,而是通过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来拓展其视觉设计领域,以信息可视化方式来指向于特定信息传达的多种设计形态。视觉传达设计领域发生的从设计形式到设计内容的变革自然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望。作为高校来说,必须明确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信息设计为突破口,结合自身办学优势和特点,在学校现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深化对视觉传达设计课程的改革,凸显专业课程的传承性和延续性,更需要努力构建信息设计方向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和学科体系,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专业学科优势。

  (二)注重信息设计意识的培养

  视觉传达设计的目的就是运用各种媒介进行信息的传达,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信息消费的快速提升,人们对信息的内涵与传播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通过合理的信息设计,各类信息才能快速和有效地传递给受众。信息设计意识,是指在设计过程中,运用逻辑思维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对所设计的主体对象涉及的信息,主动的并有意识的进行明确的认识、分析和转化,使得设计对信息的传达更方便、准确,更易识别,通过设计传递的信息更加有效用。优秀的信息设计所具备的层次清晰、结构严谨、造型簡洁、表达准确等特征与信息设计意识息息相关,在视觉传达设计课程教学中要注重导入信息设计的概念,加强信息元素的实践应用的训练,树立学生的信息设计意识,使之成为设计过程中的一种自主习惯。

  (三)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专业设计人才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一门交叉性很强、涵盖面很广的学科,信息技术的发展又给视觉传达设计新的发展空间。信息时代的视觉传达设计呼唤高素质、复合型专业的设计师,即能够摆脱原来单一学科的模式,向跨学科、综合型发展的人才,一个合格的视觉传达设计师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素质与能力。

  1.“通才”型人才知识结构

  信息设计方向的视觉传达设计通过一种多学科和跨学科的途径达到交流的目的,与多个领域相关:平面设计、应用语言学、应用心理学、应用人机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等。因此,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需要“通才”型的“通识教育+专业课+选修课”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拓宽学生知识基础,着重知识的综合性和广泛性,文理渗透、理工结合,在教学中除了学习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所必备的专业知识外还要使学生广泛学习与之相关的领域的其他学科知识,培养他们广阔的知识面,以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

  2.复合型专业人才能力结构

  信息设计方向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必须以时代背景为前提,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具有复合型能力的专业人才:熟练运用电脑、掌握各种加工工艺,能从事专业艺术设计工作,具有分析和解决具体操作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艺术设计创意创新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的能力;具有市场分析、策划和组织活动的能力;具有企业的经营和管理等能力。

  (1)注重培养创新能力。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是高素质人才的核心和灵魂,一种高级的、独特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设计本身即是创造性的活动,随着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设计方向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表现手段和表现范围得到了大大的扩展,创意产品的开发,设计的风格、样式变化越来越快,设计师只有不断地努力、具备不断创新的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的核心就是在具体的设计教育过程中注重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潜能,从而塑造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注重培养实践能力。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曾经说过“一盎司经验胜过一吨的理论”,强调的是从实践中学习的重要性。设计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必须加强实践课程教学,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展开实践课程,企业能够提供给学生完全不同于学校的经验,也是对学校教学成果的检验。企业实习让视觉传达专业课程和社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交替渗透,使学生了解设计企业的运作模式,积累设计的实战经验,增强实践的能力,进而促进整体素质的发展;(3)注重培养沟通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是设计师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沟通的主旨在于创造设计师与客户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心理趋向和工作氛围,沟通能力要求设计师具有掌握从接触、交流到切入各环节的不同方式方法和手段,能够运用讲座、恳谈、个别交谈等方式,与企业以及社会相关层面达成共识,有效的沟通可以使设计师与客户之间进行的与设计相关的信息交流能够准确、实时、高效,是赢得良好设计环境并取得信赖支持的基本条件。由此可见,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教学中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学生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四、结语

  数字技术的出现给视觉传达设计带来了飞跃性发展,视觉传达设计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巨大价值和发展的潜力。信息设计时代,视觉传达的媒介从原来的印刷发展到了影像、数字化技术,视觉媒介达到了空前的丰富多样,在维度上也从平面向时空方面不断发展。这就要求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重新定位人才的培养目标,以信息设计为突破口,结合自身专业优势,构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以期培养出更多的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复合型设计人才。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5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信息设计方向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5635)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潘鲁生.匠心独运[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2]杜士英.视觉传达设计原理[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3]许平.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理性之路,创意与设计[J].创意与设计,2011(06).

  [4](美)欧格雷迪,郭瑽(译).信息设计[M].南京:江苏译林出版社,2009.endprint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