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工笔画在发展过程中经受着当今经济文化高速发展文化交流融合所带来的冲击和考验。所以,当代的工笔画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其表现的内涵,从而符合中国传统美学和现在美学。我认为,当代工笔画应该是具有写意成分的工笔画,传情达意,不仅仅要画其彩,更要绘其神。将虚实的矛盾处理得精妙得当,富有观赏性和思索性。將写实和写意结合,脱离呆板,固执的风格,转换为有感而发,有感而作。将形与意合二为一,在矛盾统一中化简为繁,将倾向物体的刻画转换为对事物的感触表达,才能感动观者,创造出自己独有的风格和美学。
关键词:工笔画;写意性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4-0029-01
一、对工笔画和写意画的认识
工笔画与写意画是国画中算得上是两种迥然不同的表现形式了,在绘画过程中,常常用这两种方式来展现不同的风格和效果。虽然绘画风格不同,但都是作者对所描绘事物情感的表达与寄托。
中国的工笔画历史悠久,从战国到两宋,工笔画的创作逐渐走向成熟。工笔画使用“尽其精微”的手段,通过“取神得形,以线立形,以行达意”获取神态与形体的完美统一。在工笔画中,无论是人物画,还是花鸟画,都力求形似。“形”在工笔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与水墨写意画不同,工笔画更多的关注“细节”,注重写实。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张萱的《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描绘的都是现实生活。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很强的写实性,而且富有诗意。明末之后,随着西洋绘画技法传入中国,中西开始相互借鉴,从而使工笔画的创作在造型更加准确的同时,保持了线条的自然和内容的诗情画意。
而写意画更追求事物的神似,但求以或夸张或奔放描绘其特点,或者说,追求的是一种个性,特色的气质。有时候看着一幅不知名的工笔画,或许会推测出几个不同的作者,但是对于其某一特色,例如笔法墨色,或者题字风格,内行人一看便知出自何人之手,因为这已经打上了个人的标签。写意画是中国人独有的美学境界,在看过诸多事物后了然于胸,取其本质后,再加之个人感受。写意画需要极大的自我审美,是一种忘我和自我矛盾统一的美学。在画中忘掉了阻碍思考的部分,融入自己的理解,便能描绘出山河欲来,排山倒海的气势,亦或涓涓细流的小桥流水人家。纵横的笔法,是山丘的寸草不生,也是老人脸上岁月的沟壑;蓬勃的气势,是雄鹰的翱翔展翅,也是滚滚长江前年的汹涌奔腾。写意画在形似与神似中并不矛盾,更加注重于神似并非忽略了形似。这是一种夸张而不失真,生动而不放纵。
二、工笔画与写意画的同根而发
工笔画与写意画是同根而发,同源而生的。都是国人审美情趣的一种,是血脉中就已经流淌着的独有的感受。同样的大河山川,不同的人可以看到不同的景色。同样的一片云,在豪气恢弘的人心中是奔腾翻滚,变化莫测的,而在心思细腻的人心中便成了岁月安好,怡然自得。两种画技法犹如中国式哲学,相互激荡碰撞,但没有孰强孰弱,孰优孰劣。一片土地能带给我们诸多没的感受,在世人的笔下,或静或动,或曲或直,或宏大或纤细,大至万里名山大川,小至细微花鸟鱼虫,动能入长江般滚滚东去,静亦有枝头上孤鸟晚归。工笔画与写意画无不考验着笔者的观察力和笔法。有时候画作中的一处细微便决定了整体的可看性与内涵的丰富性。
工笔画在注重描绘事物客观存在的同时更注重“意”的承载。中国画皆是以画寄情于山水万物,在此中的景物都是有作者的意念来主观表达而非表现。工笔画的“意”有时候体现在一个画面的有所保留。如同话语的一言未尽,欲言又止,有时候描写太多反而失去了意念承载的空间和想象的空间。所以很多时候看一幅画不仅仅是看这幅画作我们更多的还是去寻找作者所处的生活环境,人生经历。风光无限有之,苦闷压抑有之,我们如果了解作者的心情和心境,便可以更好的理解画作所表达的内涵。一幅名画流传千古,其所表达的精神气质更是万古流传。
三、国画中两者的统一融合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更多的文化撞击和融合。现代工笔画有了新材料新内涵新变化。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中国工笔画沿着融合文字、书法、哲学、诗性语言等各种轨迹深入发展,吸收了各种文化的语言艺术的元素,扩展了绘画的材料、新的理念和技法,将传统工笔画的勾勒、渲染,平面表现的装饰性美感以及西方写实主义手法的梦幻般的已经都融入到当代工笔画中。使工笔画从传统走向当代社会,使得工笔画从高堂之上走进寻常百姓人家,更符合当代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所需,出现了空前绝后的新繁荣。当代写意画中事物神韵和意蕴的统一,都是在画作中严谨的基础之中加上作者对事物意向的把握给予画面更多的在感叹于作者精巧画工之外的对画面意蕴的深思。是一种现代人对古代工笔画的探索和思考,力求冲破古板突破自我。现代人审美情趣提高对工笔画的要求标高形象而不至于呆板程式化,富有生活的情趣性,趣味性。如果一味地追求真实细腻的质感,过于追求形似,反而会造成一种刻意不自然的效果从而削弱笔者自我内心的感触和表达。
写意画就是一本无言的书,读懂的话会感悟良多。其中的写意性使得这本书更易懂,吸引更多人去驻足领略,感受,思考,表达,交流。
参考文献:
[1]唐勇力.写意性工笔画与工笔画写意性的研究[J].艺术杂谈,2012.
[2]林启泉.对中国工笔画写意性的解读与体验[J].龙岩学院学报,2011.endprint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