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师范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摘 要:“风骨”一词在汉朝最早用来以人的骨骼貌相来探知人的品性和气质。后逐渐引证为古典文艺理论术语,南朝梁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将“风骨”一词表达的淋漓尽致。在书论中,对于“风骨”的见解也不尽相同。本文以诸家书论为例,举典型代表来对“风骨”一词做出阐释。
关键词:风骨;笔力;气韵
中图分类号:K82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8-0279-01
何谓风骨?《辞海》中指刚正的气概,顽强的风度、气质。“风骨”一词出自《晋书·赫连勃勃载记论》:“然其器识高爽风骨魁奇,姚兴睹之而心醉,宋祖闻之而动色。”这里的风骨是以人的骨相来探知人的品格和气质,使人睹之而心醉,闻之而动色。后逐渐引证为古典文艺理论术语,以“风骨”评诗论文最为完备的要数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中有言:“是以怡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於骨。”“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刘勰认为风骨是艺术感染力的根源,是作者情志气质的外在表现。讲究骨力来塑造文辞,在语言表达中只有遣词造句精准,表情达意爽朗,文章才会鲜明生动。
随后,“风骨”又涉略到画论和书论中,始见于南齐谢赫“六法论”之“气韵生动”、“骨法用笔”。谢赫认为作画重视风神和骨力,才会使作品富有生命力。
在书论中,诸家对“风骨”、“骨法”都有自己的见解。“风骨”是指作品要有一种生动的气度、韵致。“骨法”即“用笔是也”是说所谓骨法及与其密切相关的笔法。晋卫夫人在《笔阵图》中提到:“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卫夫人认为作书时善用笔力者作品多风骨,不善于用笔力作品则多肉,看起来臃肿,毫无神采可言。只有处理好“骨”与“肉”之间的关系,寻找笔法与笔意的契合,使线条点画精道,挺拔有力,沉稳中又见流动,才能神完气足。
米芾在《海岳名言》中亦有同样的看法:“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秀润生,布置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米芾崇尚自然天真的书风,对于笔法,每个字都有要求。用莼丝取譬,受吴道子画衣褶有“莼叶描”的启示,追求莼菜条的清润圆劲。使线条有骨,有筋,有肉。结字上应“稳不俗,险不怪”老而不枯瘠,润而不痴肥。结构本由线条组成,所以两点不能分割,才能“心既贮之,随意落笔。”达到浑然天成的境界。
北宋时期,在审美范畴中突出的就是对艺术风格、韵味的追求。讲究细洁净润,色调单纯,趣味高雅。苏轼也正是这一时期文艺思潮和美学趋向的典型代表。他在《论书》中也提到对“风骨”的见解。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血、肉,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其中“骨”与“肉”是书法线条之美,属于技法;“神”是指作品的神采和灵韵,是书法外在空间所要呈现的质感和抽象美,“气”是指书法作品的内在神气和生命显现,属于道法。这五者相辅相成,才能传达中国书法刚柔相济的辩证精神。
元赵孟坚提出学书要分清“骨格”和“态度”的关系。“态度者,书法之余也;骨格者,书法之祖也。今未正骨格,先尚态度,几何不舍本而求末耶?戒之!戒之!”赵孟坚论书主张学晋当从唐入,书之法在乎平正恬淡,分间布白,行笔停匀。他认为在学习书法中骨格是关键,态度是辅助学书进步的因素。
要正骨格,不要過多的在非书写因素上下功夫。这也提醒学书者在当今流行书风日益盛行的形势下,书法作品过度拼接,做旧,染色,用形式来弥补线质,无疑是舍本求末的。
清刘熙载对书学中一些重要问题做出了深刻的论述,对于书法中的骨气,提出骨气要洞达为尚。“书之要,统于‘骨气二字。骨气而曰洞达者,中透为洞,边透为达。洞达则字之疏密肥瘦皆善,否则皆病。”刘熙载认为书法有骨气者则洞达,“骨”指气势、气韵,“洞达”意流畅、通顺之意。洞达则字的疏密肥瘦皆善,整体看起来舒朗清俊。也要对书写对象细致客观的把握,尽力表达出内在的气质、韵味。
从卫夫人、米芾、苏轼到赵孟坚、刘熙载,或认为善用笔力者多风骨;或认为骨与神气血肉是相辅相成的;或认为学书要正骨格;或认为骨气要洞达为尚。
诸家对于“风骨”的不同阐述,也对后人学书得以借鉴。那么,如何在书法作品中更具神采和风韵,使线条更有质感。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2]潘运告.晚清书论[M].长沙:美术出版社,2004.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