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汉大学,湖北 武汉 430000;2.武汉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摘 要: 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而高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既是适应当前社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文化创意产业和谐发展的动力来源。因此本文在此基础上寻找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高校设计人才的培养存在的问题和探讨最新培养模式,为今后高校设计人才的培养及实践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J6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8-0265-01
一、前言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5年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指出,“培养大批懂技术、有创意和善于经营管理的新型人才对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可以看出文化创意理念强有力的推出对于我国从原来的制造业向创意型产业来说意义十分重大。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人的创新能力和才能,目前我国高校设计类专业中的数字媒体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影视设计、服装设计等都培养了很多文化创意产业需要的人才,但通过调查来看,虽然我国创意产业从业和培养人才较多,但是依然缺少具有创意、灵感的设计型人才。可以说,设计师创新性的缺失已经成为阻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大石,这主要表现在高校培养的设计型人才在文化创意产业中设计感不强、缺乏创造性、抄袭和复制成品现象泛滥、缺少实践性等等。因此,如何在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我们的核心问题。
二、我国文化创意人才现状
当前,文化创意产业的未来规划以及实现发展急需一大批有创新思想的设计人才。毋庸置疑,在创意产业经济增长模式形成过程中,人才永远处于核心地位。但从当前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实际发展情况来看,相关人才不论是质量和数量都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同时在设计人才结构方面同样存在不平衡现象。除此之外,在当前创意人才梯队建设过程之中,既懂得创意设计,又了解市场经济的复合型精英人才非常欠缺。以上海为例,虽然有大量各具特色的创意产业园区相继落户,但是,整个上海的文化创新人才占所有工作人员的比例还不到千分之一,同比国外,纽约比例为12%,伦敦为14%[3](94~95),可以說,中国已经出现了文化创意产业后备力量严重不足的局面。综上可知,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新型人才已经成为时代赋予的重任。综上所述,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尚处于起步状态,人才欠缺已经成为这一行业发展最大的瓶颈。
三、高校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分析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背景下,我国高校创意设计人才培养现状——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智力密集型的产业,其长久稳定的发展需要投入大量的创意人才,而我国目前优秀的创意人才较少,加快培养与输出高素质的创意人才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迫切要求。近几年,虽然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势头较猛,但高校在创意人才培养模式上已经遭遇到了的瓶颈,使其在发展的道路上动力明显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
其一,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背景下,我国高校设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明确。尽管目前我国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时,都是结合社会发展和产业需求来制定,但在人才培养总的目标下定位不明确,教学没有明显倾向性。导致教师也没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常常把课堂教学目标定位为完成课堂授课,至于学生自身的主体意识或者主观创意性是否形成,教师根本未予引导或关注。再就是在国家推出文化创意产业后,有些高校理解模糊并且较少去组建专门的市场调研小组来研究文化创意产业,也和文化创意产业市场需求相脱节。
其二,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背景下,我国高校设计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设置不切实际或者不够合理。艺术设计学是一门具有交叉性质的学科,传统的教育模式对学生综合能力锻炼缺乏,加上有的学校学生综合文化素养不高,以致高校设计人才的整体素质得不到提升。单一、僵化的课程体系设置也使不同高校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雷同的现象,导致高校设计人才培养缺乏自身的特征和个性,使得学生创意思维能力不强,眼界不够开阔,设计作品抄袭雷同缺乏独特感。闭门造车的课程设置也是另一个较大问题,有的学校只知道文化创意产业,而不深入去调研了解,不去寻找文化创意产业合作,更没有结合市场来设置课程改革。
其三,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背景下,我国高校设计人才培养的实践力度不够。创意、创新能力在艺术设计专业里显得非常重要,这就要求学生应该勤于实践,培养自身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但是,目前我国高校设计人才的实践创新能力比较薄弱,对于创意产品的设计价值性、功能性、市场性、材料的掌控性等把握不够,即便有高校组织学生对此调查,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层次,而非深入探究,由此造成高校设计专业人才在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上不能与时俱进。
四、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高校设计人才的培养策略
结合文化创意产业完善高校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以市场为基准扭转文化创意产业下设计人才供不应求的现状。具体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以市场为导向的高校设计人才培养教育理念
文化创意的本质也要求创新必须与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同步,与商品市场紧密结合起来。因此,高校文化教育领域也必须时刻了解市场情况,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一是通过加强文化修养、了解文化创意产业,并且深入开始调研,不断占据文化市场;二是通过对市场的研究以及反馈,高校要敢于改变自我,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培养创造力,以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最后,高校也可以在艺术设计教育与市场经济两者结合的过程中寻找适宜的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双赢”局面。
(二)关注和加强学生创新型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创意能力培养要做到下列几点:一是教师在课堂设计和教学中要注意师生的双向交流,可以在课堂中设置师生互动的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设计教学中来,通过学生的参与,增强学生的主体创造能力,艺术设计需要学生的主观参与性,如果学生没有参与艺术设计课程的积极性,就不会有创新的自觉性和灵感,也就不会创作出优秀的原创作品。二是教师要引导学生的创意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开展高校第二课堂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制,完善学生课外实践教学模式
文化创意产业下的设计人才培养要注意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构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的形式,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具体来说主要有下列几点:一是构建工作室教学模式。第二,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实习基地。学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三加强校内课程中实验学时,让学生积极主动起来,加强动手动脑的实践,有利于学生积极创意实践。同时教师应该在学生实践教学阶段提出鲜明的实践要求,在各个时间段对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交流和反馈。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高校设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其作品更具有实用性和市场需求性。
五、结论
当今世界,各国经济竞争的一大特点就是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而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归根结底乃是人才的竞争,即人才创新能力的竞争。因此,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背景下,我国高校在培养设计人才时要把教育的核心放在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上,放在革新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体系及注重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上,走产学结合之路,以提升高校设计人才的整体素养和创意性,为我国未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合格、有用的优秀人才。
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项目: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应用型设计人才的培养研究(编号:2015GB144)。
参考文献:
[1]苏畅.论文化创意产业化背景下的艺术设计教育[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
[2]余雁.创意产业化发展与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探究[J].艺术研究,2010(01).
[3]周斌.文化创意产业视野下的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思考[J].装饰, 2010(01).
[4]宇博智业.2012~2013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发展研究年度报告[Z].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