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波普艺术的特点可以概括为流行的、转瞬即逝的、可随意消耗的、廉价的、可以批量生产的、以年轻人为目标的、诙谐幽默的、性感的、还有商业的。可以说,在当今社会形成的新的物质文明中,波普艺术很好的迎合了新的生活方式,但同时,波普艺术也有它的局限性。本文通过研究波普艺术,分析了它在平面设计上的特点,然后由波普艺术的利弊反思了国内平面设计。
关键词:波普艺术;平面设计;传统
中图分类号:J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5-0160-01
一、波普艺术的基本概况
波普艺术(Pop Art)即“Popular Art”,直译为“大众的艺术、流行的艺术”这一概念是由批评家劳伦斯·阿劳威正式提出的。20世纪50年代,波普艺术最早诞生于英国,但是50年代中期的美国才是波普艺术的鼎盛时期。1956年,在英国举办的画展“此即明日”展出了汉密尔顿的一幅拼贴画“究竟是什么使得今日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有魅力?”。
二、波普艺术在平面设计上的特点
(一)设计来源于生活
波普精神所表达的是“艺术来源于生活,且服务于大众”。安迪·沃霍尔是波普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将日常生活作为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把那些取自大众传媒的图像作为基本元素,在画上重复排列。通过诙谐有趣的创造手法,构成了富有个性、激情和视觉冲击的效果,同时也使设计更具感染力,更生活化,更加贴近大众生活。
(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波普艺术打破了过去死气沉沉的保守主义设计风格,以通俗化的艺术语言、大众化的审美视角去理解生活、解释生活、甚至复制生活。丰富的社会文化为此提供了充裕的视觉资源,因此也创造了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
1.创造性的材料运用。艺术家们通常采用多种多样的新型材料如报纸、啤酒瓶、照片甚至是生活中的一些废弃物,采用夸张、变形、拼贴、组合等方法呈现在大众眼前,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多样的综合材料拓宽了设计思维,丰富了设计形式,发掘出新的设计观念,打破了传统单一的平面模式。
2.通俗艳丽的色彩搭配。波普设计师们大胆突破,采用多样的套色搭配,高度概括,简化色彩之间的过度关系,通过取舍、调配、整合使色彩极具视觉冲击力。具体表现为个性鲜明、色彩艳丽、对比强烈。
3.新奇的图形构成。设计者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影视明星、照片、商品以及其它一些实物进行图案或者图形的提炼,甚至直接将它们引用到自己的创作中;或将同一个图案或者同一个主体通过不同的方式反复运用、机械重复;或将某一个局部夸张放大、打散重组;或将一些艺术作品按照主观意识重新归纳划分再次进行设计。这种独特的造型方式,极大发挥了设计师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波普艺术在平面设计领域大放异彩。
(三)设计者情感的投入
安迪·沃霍尔创作的《玛丽莲·梦露》,这幅作品以著名影星玛丽莲·梦露为创作主体,一排排的重复排立,加之使用夸张的色彩搭配,以此衍生为九头。展现了玛丽莲·梦露独特的形象魅力,以及世人对她的缅怀。设计师们通过当时的大众文化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之中,通过作品与大众交流、互动,产生情感的共鸣。
三、从波普艺术的利弊谈对国内平面设计的反思
(一)设计源于生活,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生活
设计是一种服务,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不是一些空有噱头没有概念,空由一大堆华丽辞藻堆贴起来的生活垃圾。设计源于生活,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二)发扬传统而非继承传统,我们该继承的是创造精神
中华文化有五千年的历史,积淀下来很多元素。但是大众谈起中国风设计,首先想到的却是祥云、如意、水墨等等。在这里我想借用柳冠中老师说的一句话,发扬传统而非继承传统,我们该继承的是前人那种创造精神。而不是继承创造力的产物。传统只有在不断创造中才能体现存在的自然性,单纯的继承只会困住其生命力。我们应该理解传统形式下最本质的意义。传统设计也应当是如今社会提倡的以人为本的设计,帮助人、引导人,去肩负社会责任。
四、结語
平面设计的发展仍要不断去寻找新的表达语言,不断的对传统提出反叛和推陈出新。社会需要道德与准则,设计也应该是引导人们健康、文明、规范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做一些表面文章,我们应该真正设身处地的为长远考虑。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把研究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作为自己的责任,为更美好的生活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思奇.浅谈波普艺术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4(14).
[2]穆志坚.平面的波普风——刍议波普风格对平面设计的影响[J].艺术设计,2016(13).
[3]卢英.波普艺术大师安迪·沃霍尔的作品——有个符号梦露[J].艺术科技,2013(02).
[4]欧阳沐尧.波普艺术与大众文化[J].美术时空,2016(14).
[5]詹鑫.从波普艺术谈纯艺术中的艺术流派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启示[J].环球人文地理,2015(18).
[6]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