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中国女性艺术与新媒体艺术的碰撞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下旬刊 热度: 17719
田天娇

  摘 要: 文章通过探讨女性艺术和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分析女性艺术和新媒体艺术之间的关联性,解读年轻一代女性艺术家在新媒体艺术领域的艺术实践,展望新媒体艺术中媒介的多样性对女性艺术的发展提供的出路和前景。

  关键词:女性艺术;新媒体艺术;创作语言;媒介

  中图分类号:J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2-0266-01

  一、不断自我探寻和发展的女性艺术

  女性艺术的发展从意识形态和艺术特征来看,在不同的阶段呈现着不同的风貌。20世纪以来,“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是在社会变革中以一种带有革命性质的形式,将女性从传统的男权社会结构中“被唤醒”,而这种“唤醒”状态是被动的。改革开放后,受到西方女性主义运动的影响,促进了我国女性意识的自我觉醒。80年代出现了以“女性”概念的艺术活动。至90年代,“女性艺术”这一具有鲜明性别特征的艺术方式得以提出,女性艺术家的活动也愈益频繁。①

  90年代以后,女性艺术成为中国当代艺术不可回避的话题,被普遍关注以后,我们可以观看到女性艺术作品创作语言的转变,作品形式和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和多样,她们意识到要寻找“自我”,表达作为生存在现代社会女性的内心感觉和自我意识,关注女性自身的体验和经验。②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女性艺术呈现出多元化的面貌,她们的艺术作品观念上产生了新的变化:弱化性别之间的对抗,转而寻求表现女性对世界特有的观察和体验方式,或者是抛开性别的束缚而致力于普遍意义的人性的探索。③

  二、时代下的新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是21世纪重要的艺术方向,中国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始于八十年代末。90年代中期,录像藝术的兴起是新媒体艺术发展的重要表现,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开始被运用于艺术的创作当中,像互动技术、虚拟现实技术、Flash动画技术以及电子游戏技术等技术的运用。④可以说新媒体艺术是以媒介和技术手段为基础,从传统艺术中汲取营养,改变传统艺术的语言形态和创作模式,建构自身的艺术语言,是一种新型的艺术形态。

  新媒体艺术结合计算机科学、高科技材料、生物、化学、物理、心理学、等众多领域的交叉学科,它的跨学科性、艺术媒介的多元性、内容与形式的非传统性,为女性艺术家的创作在时代的脚步下,提供了全新的叙述方式。⑤

  三、女性艺术和新媒体艺术发展的相互作用

  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生态环境中,女性艺术的成长过程是和新媒体艺术在八九十年代同步发展的,并且在每个阶段都具有相应的优秀女性作品和影像风格,新媒体艺术的发展里有着八九十年代女性主义艺术思潮的渗透,而女性艺术在当代的发展也离不开新媒体艺术在媒介创新上带来的的影响。

  年轻的女艺术创作者希望突破传统媒材的局限性,而就新媒体艺术有别于其他艺术的媒介和技术形式,将运用新的技术手法和艺术语言来表现女性意识,这对女性艺术家的创作无疑是实验性的开拓。对于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来说,女性艺术对其也是一种新鲜活力的注入。

  四、国内女艺术家艺术语言和形式的变化

  以女性艺术从男性话语中分离出来为基点,纵向讨论女艺术家的创作语言从观念上的转变以及艺术形式(由架上绘画到影像、摄影、装置、虚拟现实、电子游戏等多种媒介)的阶段性转变,特别是新一代的年轻女艺术家在新媒体艺术领域里创作的面貌和实践。

  60年代出生的以喻红为代表的女艺术家们以架上绘画的形式来进行创作,具有象征意味或自传性的作品来表现她们对自我内心的关照,直接反映她们的现实处境。比如喻红的油画作品《目击成长系列》。

  70后以崔岫闻、曹斐的艺术创作来看,崔岫闻的作品早期是油画创作,从1996年她的油画创作《玫瑰与水薄荷》系列,到1999年开始图片摄影,2000年开始影像创作,她由早先的架上绘画转向了新媒体艺术的世界。有“童花头、红领巾、白衬衫,十三岁半的小孕妇”等象征意味的表达了女性自身成长历程的图片摄影作品。以及她的第一部录像作品《洗手间》,以录像记录的方式,在“洗手间”这个纯属女人的私密空间的公共场所,展现了“小姐”们在这里换装、要账、讨生活的真实状态。

  曹斐作品的创作语言和媒介的使用则更具有丰富性和突破性,以她的多媒体装置和录像的创作为人所熟知,作品中能折射出当代中国社会急速发展带来的种种问题,例如《谁的乌托邦》等以现实为题材的作品。还有她通过网络游戏“第二人生”创作的以虚拟身份游历网络游戏的《我·镜》和具有中国当代城市特征的虚拟城市“人民城寨”,是利用电子游戏为媒介制作而成的互动影像作品。

  陆扬是80 后新媒体艺术家,创作了一系列突破界限的多媒体作品,作品涉及三维动画、CG技术、3D打印,例如2011年创作的短片《忿怒金刚核》乍一看很像电子游戏,陆扬用三维动画的方式把人类表达愤怒名为“杏仁核”的组织和佛教神祇普巴金刚的形象融为一体;2013年的动画短片《子宫战士》运用三维技术创造了一位无性战士的角色,其造型的灵感来源于女性子宫的形状,展示着自己拥有的一系列与生物遗传功能相关的“超必杀”技能;2015年她的新作《移动光背》,重新定义了神佛画像中背后常见的光晕——光背,将神佛的光晕剥离而成为一种外化身份的象征物,如同游戏化的可穿戴装备。

  从这几位女艺术家的艺术实践,可以直观的看出创作语言的转变,一方面是创作媒介的转变,变得更加多样化和趋于数字化;另一方面,是观念和视角的转变,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生活阅历造就了她们作品关注点的演变,观念和视角更为开阔和多元化。

  五、关于女性艺术与新媒体艺术目前的形势与展望

  观察近几年的国内的女性艺术展中,她们的创作尝试运用新媒体艺术的创作手法来做作品,不仅有观念上的更新,也有媒介上的更新。出现了许多摄影及图片装置、声音、录像艺术及录像装置等类型的作品,运用计算机数字技术、虚拟现实等技术,文中介绍过的70后80后艺术家崔岫闻、曹斐、陆扬这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可见她们在新媒体艺术方向的实践。

  对于女性艺术来说,新媒体艺术带来艺术媒介的丰富,同时她们面临的社会形态、价值观念日渐多元,年轻女性艺术家可以在多样的身份和视角之间选择、跨越与转换,她们为女性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和开阔的视野,与正在快速发展的、更具国际视野的中国当代新媒体艺术体系一同成长。

  此外,在新媒体艺术研究中,技术与艺术的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前者强调手段和技术,而后者则强调了创作的自发性和观念性。目前国内新媒体艺术的发展与西方新媒体艺术相比,理论建设和技术研究还不够深入,对于女性艺术家在新媒体艺术领域实践的研究更是屈指可数。中国的新媒体艺术实践已经从早期的媒体实验走向了用媒体表达自身情感和思考的阶段,它必将会成为 21 世纪最有前景的艺术之一,而当代女性艺术的新媒体实践将会是新媒体艺术蓬勃发展中独特的构成部分。

  注释:

  ①徐虹.女性艺术[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5.

  ②廖雯.女性艺术——女性主义作为方式[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1999.

  ③付晓东,严舒黎.中国当代艺术中的9位年轻艺术家[J].美术文献,2011(04).

  ④朱其.中国新媒体艺术的历史和现状[J].艺术评论,2009(03).

  ⑤鲁晓波,黄石.新媒体艺术——科学与艺术的融合[J].科技导报,2007(13).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