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群众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能够让人民群众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让群众在享受物质文化的基础上,精神文化也可以得到满足,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建设。群众文艺创作的发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对群众文化工作者而言,我们必须要从自身工作岗位出发,不断探索出科学合理的组织进行群众文艺创作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群众文艺;创作;组织
中图分类号:J604;G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2-0227-01
当前我国逐渐步入了社会主义新时期,在新的历史环境下,我国群众文化事业正处于持续发展的状态,群众文艺创作水平也相对有了较大的提升。推动群众文艺创作的繁荣与发展能够保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因此群众文化工作者必须要继续发扬创作精神,努力创作出先进的文化,从而不断推动群众文艺创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繁荣群众文艺创作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群众文艺座谈会中对我国群众文艺事业的未来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也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与发展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明确了方向。文艺事业的发展和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直接相关,因为我国历史悠久,文化事业对我国来说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源远流长,和文化的激励与引领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文艺创作的繁荣可以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要,是民族发展的必然需要。
群众文艺创作属于群众文化活动的基础工作,也是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促进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形成的各种文化艺术作品还能够有效的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中对于群众文化艺术作品做出了非常高的评价,他把文化艺术作品比作天上的太阳和春天的清风,它们可以发挥出启迪思想、温润心灵、去除阴霾的作用。能够看出,群众文艺创作的发展不但是文化需求的直接体现,同时还能够让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得以有效保证,对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功不可没。
二、影响群众文艺创作组织的主要因素
一方面是现阶段群众文艺创作类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便是群众文艺创作包含了非常多的形式,如音乐、戏剧、小说或者舞蹈等,但具体来说因为一些客观因素的干扰,群众文艺创作依旧会受到某些因素的束缚,对其发展与繁荣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在群众文艺创作的过程中,文学始终是其主旋律,群众文艺创作基本上是通过各种体裁的文学形式作为基础,造成文艺创作内容相对单一化,并未把音乐、戏剧以及舞蹈等文艺形式和文学创作联系起来,造成文艺创作的新鲜度不足①。
另一方面是群众文艺创作的创新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升。随着近年来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文艺作品的具体需求逐渐朝着更加多元化与个性化的趋势发展,这也对群众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换句话说,即是群众文艺作品应当坚持与时俱进,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同时还应当借助于群众文艺创作来揭示一些社会所呈现的问题启发人们的思维。群众文艺创作形成的文艺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地域文化的反映,也恰恰是由于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部分群众文艺作品还带有一些传统的观念,缺乏创新意识。
三、群众文艺创作的创新与组织
(一)办好群众文艺报刊网站
群众文艺创作的载体一般来说包含了报纸、刊物以及网络电子刊物等。群众文艺作品内容的载体对提升创作队伍凝聚力、增强文艺作品质量、培养先进文化人才以及群文作品展示等方面来说都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群众文艺刊物可以说是群众文艺創作的重要阵地,也可以说是群众文艺作品的发表源地,是群众文艺创作人才成长与发展的摇篮,是拥有突出地方特色的大众媒体之一,发挥出文艺宣传、交流以及促进文化工作发展等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群众文化工作近年来受到了党和国家的日益关注和重视,文艺也成为推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群众文艺刊物的意义与价值,除了是群众文艺工作宣传的重要载体之外,同时也是文学、美术以及摄影等文艺形式的发表媒介,属于群众文艺爱好者之间探讨与交流的基地,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群众文艺创作,同时对群众文艺人才的培养来说意义重大②。
笔者工作于湖南省文化馆,参与编辑出版了《湖南公共文化》(原《湖南群众文化》))刊物,该刊物主管为湖南省文化厅,主办为湖南省文化馆、湖南省群众文化学会。根据办刊宗旨,在大力调研本省群众文化需求的基础上,无论是从刊物题材还是内容上均为群众文艺爱好者们提供了创作与欣赏的园地。2015年7月,刊物参加由中国文化报、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主办的“首届全国‘文化杯文化馆(群艺馆)群文期刊评选”,获得优秀期刊奖。另外,笔者还全程组织参与编辑出版《群论——群众文化的实践与思辩》论文集,《群论》系列论文集及“湖南省群众文化理论征文评奖活动”是我馆坚持了十几年的面向全省文化馆、站专业干部论文征集和评奖的老品牌。正是利用了《湖南公共文化》、《群论》等群众文艺的优秀刊物,通过不断创新载体形式,来充分展示和推广了湖南群众文艺创作优秀成果。
当前群众文艺作品发表交流的形式已经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也给群众文艺作品的发表以及文化工作的宣传创造了更加有效的载体与平台。但各类媒体之间是互补的,报刊、杂志等纸质媒体与书籍依旧具有自身独特的价值。
(二)提高群众文艺创作意识
首先是主流意识。群众文艺创作必须要贯彻落实执行“二为”方向、“双百”方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三贴近”的重要原则,坚持结合社会主义发展主旋律,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群众文化主旋律作品代表了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文艺主旋律必须要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可以准确的反映社会生活状况、表现人民奋发向上、激励人们热爱生活、反映社会进步的内容,基本上都属于主旋律群众文艺作品的选材范围。
第二是区域意识。一般来说指的是工作目标和工作范围,主要面向区域内的成员,以群文事业单位业务干部牵头,努力开展好整个辖区内的群众文艺创作工作。抓好创作,不单单是抓好群文事业单位中业务干部的个人创作,同时还应当努力做好培训与辅导工作,力求能够带动辖区内群众文艺创作水平的不断提升。贯彻“三贴近”原则,确保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得以满足。
再次是精品意识。精品意识指的是在进行群文艺术作品的创作时力求完美,更好的突出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同时拥有欣赏性与文化内涵,能够在群文活动中体现出参与性和导向性。群文创作精品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群众文艺创作的品位,其主要包括了创作精品、活动精品以及理论研究精品等方面的内容。群众文艺创作必须要积极树立精品意识,不断提升品牌形象,以求更好的为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所服务③。
最后是创新意识。群众文艺创作表现出艺术门类丰富、创作人员较多等特点,在群众文艺作品的实际创作过程中我们应当坚持做到以下几点:弘扬主旋律和多元化发展结合;民族文化传统和新时代精神结合;群文创作新品与精品结合;舞台艺术与非舞台艺术结合。另外我们还必须要进一步深化视听娱乐类作品、公共艺术作品和时政宣传作品的创作,推出更多符合时代需求的文艺作品。
四、结语
当今时代,文化发展百花齐放,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工作者更应当与时俱进,坚持以繁荣与发展群众文艺创作为己任,在组织开展群众文艺创作工作的过程中主动挑起先进文化建设的大梁,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弘扬与发展中来,组织更多的文艺作者创作出更多反映时代要求和民族精神的精品力作,为建设湖南公共文化发光发热。
注释:
①关山.对基层群众文艺创作工作的几点思考[J].当代兵团,2016,06:39.
②李志勇.新时期群众文艺创作的新特点[J].大众文艺,2016,08:20.
③徐丽.加强群众文艺创作的认知与体会[J].大众文艺,2016,12:1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