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谈中国传统声乐理论的美学思想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下旬刊 热度: 18932
樊立彬

  摘 要: 传统声乐理论著述在总结历代唱曲经验和声乐演唱理论方面有不可磨灭的建树,是我国古代声乐表演艺术的集大成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展现了作者执著的演唱美学追求,这些论著不仅在当时有着重大影响,而且在今天仍有可贵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 中国传统声乐;理论思想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2-0103-01

  人类最早的音乐就是歌唱,我国最早关于声乐的理论始于先秦。但中国传统声乐艺术真正形成理论著述和风格体系则是在唐宋以后,其内容包括中国传统声乐艺术的演唱方法、理论体系、审美风格特征等。中国传统声乐理论是中国传统声乐艺术的总结,它与中国民歌、说唱特别是戏曲艺术的发展密切相关。我国传统声乐艺术思想理论的形成,是中国语言“字、声、音、韵”风格规律之必然,是中国传统民歌、戏曲、曲艺艺术综合性审美追求之必然,是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发展和积淀之必然。

  一、关于“解明曲情,意情相谐”

  中国传统声乐理论强調声乐演唱艺术的情真意切,注重“曲情”的表达。清代词曲学家徐大椿说:“唱者不得其情,则邪正不分,悲喜无别,即声音绝妙,而与曲词相背,不但不能动人,反令听者索然无味矣。”由此可见,中国传统唱论认为“情为声之本,声为情之形”。对于如何表达歌曲的情感,清人李渔在《闲情偶记》中有很好的回答:“曲情者,曲中之情节也。解明情节,知其意之所在,则唱出口时,俨然此种神情。问者是问,答者是答,悲者黯然销魂而不致反有喜色,欢者怡然自得而不见稍有瘁容,且其声音齿颊之间,各种俱有分别,此所谓曲情是也。即所谓“问者是问,答者是答,悲者黯然销魂而不致反有喜色,欢者怡然自得而不见稍有瘁容”。“曲情”融汇在唱词的字里行间,演唱者只有理解了词义,才能途释出作品蕴涵的情感内涵,歌者只有加强文化修养,才能具备准确再现原作艺术魅力的能力。

  中国传统唱论的“解明曲情,意情相谐”涉及情感与语言的关系问题,对现代声乐艺术具有积极的现实价值。歌唱者要正确理解词义,言必由衷,言之有形,才能诠释出作品的精髓。

  二、关于“善歌者必先调其气”

  从声学的角度来说,气息是歌唱的振动体,歌唱发声的原理是气息冲击声带发出声音,并使得产生的声音通过咽腔、喉腔、口腔、鼻腔、胸腔和头腔等共鸣腔体得到调节、扩大和美化的。所以“气为声之本”,正如前人陈汝衡《说潭》所云:“夫气者,音之帅也,气粗则音浮,气弱则音薄,气浊则音滞,气散则音竭。”这说明气息的运用与声音的表现息息相关。我国民间老艺人一贯强调“丹田运气”,指气息的着力点在“丹田”,即用控制呼吸的动作来达到控制声音的目的。因此,要得到丰富多彩的声音就必须有灵活多样的用气法。元代燕南芝庵的《唱论》已明确指出是由于有了各种气息的运用,才有各种声音的变化。他在声乐气息的运用上提出“偷气、取气、换气、就气,爱者有一口气”。《唱论》不光继承了我国传统歌唱方法中对气息的强调,而且将其进一步发展,注意到声与气的结合,把运用到的各种声音与气息放在一起论述,即“凡一曲中,各有其声。变声,敦声,杌声,睚声,困声,三过声"。而"声要圆熟,腔要彻满”的关键就在于气息的力度控制,从而使发声、吐字、行腔都有良好气息的支持。气息充足,才能够使吐字发声运用自如。

  三、关于“字正腔圆,依腔贴调”

  歌词是歌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每首歌的歌词都是由很多词汇组成的,要想让人听懂意思,就必须把每个字都咬得准确清楚,同时还要有圆润的噪音配合,才能将歌曲情感内涵准确地表达给观众。“字正腔圆”是中国传统声乐理论的基本美学观念。它的基本要求是吐字真切、以字行腔、字声相谐。

  以字行腔是达到字正腔圆的又一重要环节。清人王骥德《方诸馆曲律》中“平、上、去、入”四声说是以字行腔的重要依据,四声的抑扬表现为歌唱的高低起伏、迂回婉转。《顾误录》“度曲得失”中说:“唯腔与板两工,唱得出字正、行腔圆、归韵清、收音准,节奏细体乎曲情,清浊立判于字面,久之娴熟,则四声不召自来,七音启口而既是,洗尽世俗之陋,传出古人之神,方为上乘。”《顾误录》提出理想的行腔是:“字宜重,腔宜轻。字宜刚,腔宜柔。反之,则喧宾夺主矣。”

  关于“字声相谐”,宋人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指出:“古人善歌者有语,谓‘当使声中无字,字中有声。”这里提出了古代唱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美学思想,即它所要求的声中无字,就是要在歌唱过程中始终保持声音的圆润通畅,不因吐字而使声音有所阻断,亦即“当使字字举本皆轻圆,悉融入声中,令转换处无块垒,古人谓之‘如贯珠,今谓之‘善过渡是也”。而所谓字中有声,则是指在吐字清晰、准确的前提下,仍能保持声音的连贯与畅通,并能根据字音腔调的需要而调整音高,“如宫声字而曲合用商声,则能转宫为商歌之”。如果与上述要求背道而驰,就会出现沈括所指出的那种“不善歌者,声无抑扬,谓之‘念曲;声无含韫,谓之‘叫曲”的情况。“字”与“声”的契合不但能充分表现词义思想中的情感内容,且可以为情感内容的表现提供广阔的展翅空间,使之具有运动的时间感和生命感,更富有生命的气息。

  学习我国传统声乐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从传统中汲取精华,从传统艺术经验和美学遗产中获得某些启示,从而更好地结合西洋唱法,为进一步提高当代民族声乐艺术水平而努力探索。

  参考文献:

  [1]余笃刚.声乐艺术美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2]石惟正.声乐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