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国有关钢琴改编曲演奏的过程中,将会充分体现出我国所特有的民族艺术,演奏内容包含我国诗词和语言的特色,包括演奏者对于我国民族的思想情感、气质以及性格等,伴随钢琴艺术的逐渐发展,全新的演奏风格已经完全融入到钢琴编曲、演奏的过程中,同时,传承我国世代累积的美学艺术和丰富经验。本文通过对我国钢琴编曲的形式进行详细分析,并基于节奏、语气以及指触等方面解析钢琴演奏的风格特点以及表达形式。
关键词:中国钢琴;改编曲;演奏风格;表达形式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2-0096-01
我国唐代张九龄提出:形神兼备是艺术表现的最高境界,钢琴演奏的过程中,将内在的音乐内涵与外在的音符、音调相互结合,将无形的思想感情和音乐内涵通过音符、和声、复调以及旋律等方式充分表达出来。钢琴家鲍蕙荞在一次演讲的过程中,提出:我国国画在创作的过程中强调留白,存在一定的空间感,为欣赏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钢琴演奏者在实际演奏的过程中,则需要充分掌握音乐作品的每一环节,积极做到刚柔结合、抑扬顿挫,使得音乐演奏呈现出形神具备的艺术境界。
一、指触
钢琴演奏是一种听觉感受,钢琴演奏者需要深入认识到将音乐内涵通过钢琴演奏的方式传递给欣赏者这一重要意义。基于演奏技术方面而言,则需要具备高超的演奏技巧,也就是指触技巧。我国钢琴改编曲在演奏过程中,通常需要采用钢琴类的乐器模仿我国民族音乐的演奏方法,演奏出符合我国民特色的音乐,进而充分塑造出具有我國艺术特点的文化形象,营造出十分美妙的音乐氛围。我国乐器通常是以旋律为主的一种演奏形式,通过利用单音营造出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音乐特点,而钢琴发音主要是基于指触力量和速度的变化,通过上述差别表现出我国改编曲的演奏特点和风格,这种指触技巧应用于钢琴演奏的过程中,同时,借鉴我国民族乐器的演奏方法,进而创造出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触键方法。例如:在《夕阳箫鼓》的演奏过程中,通过模仿琵琶这一古典特色,采用轮指手法,在演奏的过程中将手指立起来,放松手腕力量使得音色颤动、灵活,进而充分表达出音乐的起伏性特点。由此可以看出,触键力度和速度的控制将会直接关系到音乐整体的变化幅度,进而表达出音乐的美感和音质。演奏者需要根据音乐的不同特点,合理安排触键的力度和速度,进而更好的控制演奏音色,直接影响钢琴改编曲的演奏成败。
二、节奏
我国传统的音乐排值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在节奏上的控制和放松,将会使得音乐演奏更加表现出具有神韵和内涵的特点,俗称为弹性节拍。这种方式通常在演奏的过程中增加其他类型的节奏,进而使得演奏乐曲变得更加丰富化和完整化。这种类型的音乐特点通常表现于我国钢琴改编曲的演奏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演奏作品变得愈加完善和丰富,使得音乐演奏的过程具备充足的情感抒发空间。演奏者需要详细了解曲谱的演奏速度,并适当的进行标记,但是,演奏者在表演的过程中并不需要根据所标记的内容来演奏曲谱,而是通过自身的情感抒发以及内在旋律将演奏节奏自如收放,将整个音乐作品的节奏控制的张弛合理。例如:我国钢琴改编曲《百鸟朝凤》为例,整个曲调的风格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在其中92小节的演奏过程中,节奏由快到慢,仿佛一群鸟儿在百花齐放中一唱一和,场面十分巨大和生动,将欣赏者仿佛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中;在116小节的演奏过程中,仿佛在模仿两支小鸟在互相逗趣,节奏由缓慢到轻快,更加形象表现出欢快、活泼的喜悦情绪。
三、语气
语气则是将乐谱上音符与表演者的气息相互结合,乐曲本身由音符、休止符、气息、节拍等因素与语句相互融合,在演奏的过程中,想要了解乐曲音符、乐节、乐段等部分之间的停顿变化以及音乐情绪的需求,演奏者通过利用乐曲的收尾、句法结构的变化以及强弱起伏等方式,更好的将乐曲中的节奏充分表现出来。通过将语气贯穿于实际演奏的过程中,能够避免音符、音调转换的过于生硬,有效防止演奏者将音乐风格转变。演奏者通过利用头部、颈部、肩部以及腕部等之间的合理分配,更好将呼吸节奏与演奏节奏完美融合,通过细致处理演奏语气,能够为欣赏者留下更加充足的想象空间和创造空间。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演奏我国改编曲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形成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听觉习惯,同时,还能够利于全面掌握五声调的演奏技巧,进而培养演奏者对于我国传统音乐的文化素养、音乐表达能力以及音乐想象能力。
除此之外,通过详细分析改编曲的创新理念和效果,对于钢琴演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进一步延伸改编曲的演奏韵味。
参考文献:
[1]杨巍,冯媛.李斯特钢琴改编曲的演奏风格与演奏技巧分析——以《夜莺》为例[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4(11).
[2]滕明薇.王建中钢琴改编曲的民族风格和演奏特色研究[J].黄河之声,2015(17).
[3]孙洁.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论中国钢琴改编曲《夕阳箫鼓》的演奏技法[J].长沙大学学报,2016(01).
[4]张贞.中国钢琴改编曲的教学和演奏分析[J].艺术教育,2016(08).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