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吴韵原创歌曲的校园传播与演唱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下旬刊 热度: 20641
王芳+蔺宇婷

  摘 要:文章通过吴韵原创歌曲在校园中的现状、吴韵原创歌曲在校园传播与演唱的意义、吴韵原创歌曲如何在校园进行传播与演唱三个方面来论述吴韵原创歌曲的校园传播与演唱。

  关键词:吴韵原创歌曲;校园传播;演唱

  中图分类号:G641;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2-0084-02

  音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音乐更是对本民族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是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它关系着个体心灵的成长,民族精神的传承和人类文明的演进与发展,但是吴韵歌曲的创作与传播在时代的发展与演变的过程中却不断减少甚至到了鲜为人知的境地。

  一、吴韵原创歌曲在校园中的现状

  近年来在高校中传唱度较高的大多是北方风格的歌曲以及国内外极为盛行的流行音乐,作为科技领先、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江浙沪地区,吴韵风格歌曲的创作近几年来却比较薄弱,吴韵风格的原创作品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甚至对于这种优秀的民族音乐很难找到传承者,进而使得吴韵歌曲的传播和传承面临巨大挑战。对于吴韵歌曲的现状,我们也参考一些资料进行研究。有关文献提到“现在的学生被流行文化所包围,这是不争的事实。”目前,大学校园对于文化的包容性不断增强,可是,作为先進的地域文化的吴韵歌曲,却鲜有专业学生进行研究,原创作品更是乏善可陈。在高校学子中,吴韵歌曲的传播度不高,对同学们的吸引力较小。

  除吴韵歌曲本身外,吴韵歌曲的传播媒介也是吴韵歌曲没有在校园中广泛传播的重要原因。当代大学生对信息的接受主要依赖于新媒体和网络,而作为传统文化的吴韵歌曲主要依靠口头传播,不能与时俱进的利用新时期的传播媒介也使得吴韵歌曲在学生群体中难以传承和发展。

  二、吴韵原创歌曲在校园传播与演唱中的意义

  对吴韵歌曲本身来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和不断前进,继承和创新、吸收与借鉴、融合性与时代性是将其发扬光大的根本。而艺术学专业的学生来自大江南北,文化背景不同,对于带有地域特色的吴韵歌曲了解程度不甚相同。能更好的丰富吴韵歌曲的文化内涵,吸取不同地域文化的精髓,实现文化的融合,完善发展吴韵歌曲自身。不仅在专业演唱上给相关专业的学生更多更好的实践机会,同时,可以更好的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完善专业学生的知识体系,且更好的对吴韵歌曲进行研究发展。

  对其他专业的学生来说,吴韵原创歌曲在校园内进行演唱传播是一次接触吴韵原创歌曲的机会,可以影响到更多的高校学子,丰富大学生的对吴韵歌曲的认知,增进同学们对吴韵原创歌曲的接受度,让同学们在接触中了解吴韵原创作品的艺术风格,体会吴韵原创歌曲丰富的文化内涵,了解先进的地域文化,感受江南地区的人文风貌,并将吴韵风格的原创歌曲不断传承,使先进的地域文化在新一代大学生中得以弘扬,不至湮灭。

  吴韵原创歌曲在校园中进行演唱和传播能够引导学生欣赏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利用艺术帮他们加强修养、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树立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高校大学生是一个庞大却稳定的群体且接受速度快。所以大学生是传承吴韵歌曲的必然选择。吴韵歌曲是江南地区宝贵的文化财产,也是江南人民在劳动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因此在大学生群体中传播吴韵歌曲,对传播江南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三、吴韵原创歌曲如何在校园进行传播与演唱

  (一)专业学生对吴韵原创歌曲传播与演唱分析

  吴韵原创歌曲的演唱与传播具有广阔的发展及应用前景。专业的艺术学学生要依照现有的知识储备创作出具有创新意义的艺术作品,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在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吴韵原创歌曲,体味江南地区的人文风韵的同时传承先进文化,增强江南文化的影响力;在创新江南风格的歌曲的同时如何保留其传统演绎中的精华,增进吴韵原创歌曲的知名度。

  李莉在《民歌文化的校园传承与创新》中曾谈到“在现代化步步深入的时代,民歌文化的传承遭遇严重挑战。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平台,学校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宣传优势,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校内外活动以及教师的科研、创作等活动传承民歌,创新民歌,为民歌文化的发扬光大作出应有的贡献。”正如李莉所说的,高校校园在科技资源以及宣传对象的密集程度上具有绝对优势,因此,校园能够并且应该成为滋养民族文化蓬勃发展的土壤。

  当代大学生以及相关的教师应当担负起传播江南文化,传承吴韵歌曲的责任。在实际生活的教与学中创新的对吴韵歌曲进行原创的实践,以实际行动传承吴韵歌曲。利用好高校内优秀的教育资源,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创新意识。丰富吴韵歌曲的文化内涵,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满足同学们的需要。

  (二)吴韵歌曲创新发展分析

  吴韵风格的歌曲必须实现自身的创新发展,与时代接轨,才能增进同学们对吴韵歌曲的接受度。建立起完善的理论系统。针对这种特定风格的歌曲,我们也应对演唱技巧方面进行一些创新和发展。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演唱方式和技巧上,把传统的唱腔与当代较为流行的唱腔,进行一些完美的结合。保留演唱吴韵歌曲应有的特色唱腔,吸取其他唱腔的精华,从而使演唱技巧更加专业化、大众化,从而使吴韵歌曲在非专业人群中的普及率更高。例如,在我们征集的原创作品中,研究生何洋的作品《亲亲我的水乡》作为一首新时期的吴韵歌曲,深受大学生的青睐。这首作品就是一首典型的吴韵作品,既有传统民歌的艺术特色,又运用当代流行音乐的唱腔演绎出来的作品。在演唱要求上,要具备深厚结实的音量和充分的头腔共鸣;在声音的表现力上,能使宽厚与纤细、坚实与柔美完美的表现出来,歌曲运用气声,这不仅丰富了吴韵歌曲的表现力,也为新民歌艺术增加了新的表现手段。

  对于歌曲的内容方面,对于普通受众来讲能够更直观的传达吴韵文化的主要是歌曲的内容。这就需要吴韵歌曲的创作者对原创的吴韵歌曲在内容上进行创新的改进。作为歌曲不仅仅要有较高的音乐性更重要的是能够传达出时代发展的精神,要想更好的传承吴韵歌曲,发展江南文化,在吴韵原创歌曲中要深刻传达出当下年轻一代的主流文化精神。歌曲具有的精神比起歌曲本身的意义更加重要。为此,作为歌曲的创作者,要在研究当代主流价值观的基础上,对歌曲进行与之相呼应的创作和改进。

  吴韵原创歌曲的演唱与传播具有广阔的发展及应用前景。我们能否依照现有的知识储备创作出具有创新意义的艺术作品,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在让学生了解吴韵原创歌曲,体味江南地区的人文风韵的同时传承先进文化,增强江南文化的影响力;在创新歌曲的同时如何保留其传统演绎中的精华,增进吴韵原创歌曲的知名度等都是十分值得思考的问题。

  (三)吴韵歌曲在校园传播的媒介分析

  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等时代因素使得将吴韵原创歌曲广泛应用到音乐教学实践中来有着过硬的硬件基础与实践需求。同时,随着自媒体的发展,优秀的地域文化有了更好的传播平台,这给了吴韵原创歌曲的传播与发展新的契机。

  但是,当前吴韵歌曲在校园传播的过程中对新媒体的利用率并不高。吴韵原创歌曲在校园中的传播媒介薄弱。当前,吴韵歌曲的传播主要有两种转播方式,一种是口头传播,一种是文字传播。口头传播即口头的歌唱和传授,这也是目前吴韵歌曲主要的传播方式。这种传播方式具有即时性,不易存留。同时,传播的范围较小,影响力较弱。仅仅依靠口头传播,难以广泛传播吴韵歌曲。文字传播即对吴韵歌曲进行收录整理,在南北朝时期乐府中就有《吴声歌曲》就是对吴歌的收录。这种传播方式使歌曲内容能够得到很好的传承,但对歌曲的演唱方式和技巧却鲜有记载。孤立的文字传播力度不够。

  四、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的深入发展,在高校中利用新媒体和网络传播吴韵原创歌曲能够使其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影响更多的受众,覆盖更广泛的区域。同时,相关的影像资料更易存留,使吴韵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南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6419Y)。

  参考文献:

  [1]红霞,黄金中.江南民歌特色研究[D].兰州:西北民族大学,2008.

  [2]李莉.民歌文化的校园传承与创新[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5(04).

  [3]田庆凤.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D[.江都:江苏省江都市第一中学,2010.

  [4]董康坦.談地方民歌进校园对民族声乐发展的促进作用[J].北方音乐,2015(09).

  [5]姚小兰.试论当今中国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

  [6]谭辉煌.卾南民歌的生存形态、传播现状与发展路径[J].新闻爱好,2012(05).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