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祁剧的艺术特色及其教育传承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下旬刊 热度: 17962
摘 要:祁剧作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沉淀了国人数百年来的传统艺术文化。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祁剧也跟别的古老文化一样,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因此,如何传承与发展祁剧尤为重要。本文从祁剧的历史源流、艺术特色等方面展開论述,并提出了祁剧的教育传承方式。

  关键词:祁剧;艺术特色;教育传承

  中图分类号:J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09-0113-02

  一、历史源流

  祁剧产生于湖南祁山之南的古祁阳县(今祁东县、祁阳县)境内,旧称祁阳戏、祁阳班子、“楚南戏”。新中国成立后,定名“祁剧”。2006年、2008年,祁剧先后被列入湖南省首批、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祁剧是比京剧的历史还早400年的地方剧种,旧称祁阳戏、祁阳班子,是湖南省汉族地方戏曲中流行地域最广、历史最悠久的一个剧种。湖南省八个古老的地方大戏剧种中,只有祁剧占据了永州、衡阳、郴州、邵阳、怀化、娄底等大半个湖南省的地盘。

  明代永乐、万历年间,弋阳腔由江西传入祁阳后,融合了当地民间艺术、民间音乐和生活习俗,逐渐形成和发展成为有昆腔、高腔、弹腔的地方戏曲。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永河、宝河两大流派,但统一使用经过规范化的祁阳官话。流行于我省邵阳、衡阳、永州、郴州、怀化、娄底,并流传桂北、粤北、赣南、闽西等省部分地区,成为历史悠久、遗产丰富、流行地区很广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

  祁剧源于弋阳腔,是明初传入祁阳后与地方艺术相融合,长期演变而逐渐形成的。据说为明永乐年间(1403-1424),当时弋阳腔随江西移民传至祁阳,逐渐传播,地方化,明朝成化年间(约公元1465-1487年),弋阳诸腔与当地丰富的民间艺术相结合,逐渐地方化,形成了祁阳一带的高腔;明朝万历年间,昆山腔风靡全国后,祁阳一带的戏曲又吸收了昆腔和昆腔剧目;清康熙后,祁剧先后融汇徽调、汉调和秦腔而形成弹腔(南北路)。

  随着声腔的增多,祁剧剧目、表演艺术日益丰富,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以弹腔为主的多声腔剧种。

  到了清朝康熙、乾隆年间,社会太平,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官场选伎征歌,民间酬神演戏,一时成为社会时尚。

  清末,江西、福建等地称祁阳戏为“楚南戏”。民国年间,称“祁阳戏”,以发生发展于祁阳一带而得名。

  新中国成立后,定名为“祁剧”,兼有高、昆、弹3种声腔,分为永河、宝河两大流派,艺术特点高亢、粗犷,带有浓郁的山野气息。但舞台语言,统一用经过规范化的祁阳官话。

  弋阳腔最早的剧目是《目连传》,其被称为祁剧高腔之祖。祁剧在明代后期,已成为湖南流行较广的剧种。据清代同治九年修纂的《祁阳县志·艺文志》记载,明朝末期,祁阳地方已经有了较为健全体制的戏班活动。

  高腔是祁剧最早的声腔,清朝康熙后期,祁剧在先后融合了徽调、汉调和西黄腔之后,逐渐形成了弹腔(南北路)。后弹剧在发展过程中,南路有受宜黄戏的交流影响。

  随着其流行和剧目及表演艺术的变化,祁剧声腔形式日益丰富。

  清朝康熙、乾隆时期,祁剧社有较大的流传和发展,向外遍及广西、广东、江西、福建等省。祁剧著名班社在清嘉庆年间有吉祥班、老四喜班等。咸丰、同治(1851-1874年)以后,祁剧有了全面的发展,众多新剧社、剧目和名家不断涌现。

  当时的班社有科班、中班、江湖班三种:

  (1)科班。一般的艺员入科三年才满师,期间的活动都在科班内。早期的科班在白水、零陵、贵恙、祁阳等地活动。

  (2)中班。一般在学徒出科后,还要再帮师三年。学徒在次期间仍然一边唱戏,一边学戏,有微波的收入,这段时间被称为“中班”。

  (3)江湖班。最早的江湖班是老春花班,在康熙年间就在武岗一带进行演出活动。

  乾隆年间有诸如庆芳班、瑞华班、新喜堂班等光绪年间著名班社有荣庆班、老永和班等。清朝末年的四喜班、荣庆班、老永和班和天仙园,合起来被称作“四大名班”。

  祁剧起源于祁阳,但是风云流转的几百年间,祁剧却传遍了半个中国。

  清朝康熙、乾隆年间,祁剧不仅在本省红火,而且纷纷向邻近地区和省份蔓延流传,遍及桂、粤、赣、闽、滇、黔诸省,达到了鼎盛时期。

  明代中叶,江西“弋阳腔”目莲戏传入祁阳,与祁阳地方语言、音乐、祭祀、风俗、民情相结合,逐步演变为祁剧高腔。以后昆、弹腔相继传入,成为祁剧三大声腔。明嘉靖年间,祁剧已初具规模。

  此后,逐步流传到湘南、湘西、湘中、粤北、赣南、闽西、广西、黔东一带,有“祁阳弟子遍天下”之称。在长期流传过程中,造成剧目、唱腔、脸谱、服饰、应工、表演风格的差异,形成两大流派:以祁阳县、永州市为中心的湘南各地祁剧叫永河派,以邵阳市为中心的湘中、湘西各地祁剧叫宝河派。广泛流行于湖南省的祁阳、衡阳、邵阳、零陵、郴州、怀化等地区,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全州、桂林、平乐、柳州和赣南、粤北、闽西一带。

  清康熙后,祁剧先后融汇徽调、汉调和秦腔,形成了弹腔。随着这不断的融合与吸收,祁剧的声腔、剧目、表演艺术日益丰富, 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以弹腔为主体的多声腔的湖南地方大戏剧种。

  清朝同治年间,左宗棠带兵打仗,曾经带着祁阳班子跟随军队,把祁剧带领着一路唱到了新疆。民间有“祁阳子弟遍天下”之言,祁剧盛极一时。郭沫若看过祁剧演出后曾经说过:“祁剧是全国名列第二的优秀剧种”。

  祁阳人向爱歌舞,民歌小调极为丰富。祁阳之地信鬼好祀,多有百戏、杂技之艺。

  明代初年,弋阳等戏曲声腔流入这肥沃的土地。弋阳腔与祁阳的民歌小调、祭祀歌舞相融合,形成了高腔系统。明万历年间,祁阳一带的戏曲,又吸收了昆腔音乐和昆腔剧目。祁剧的流布区域较为广泛。不少地区祁剧班社还到外省演出,足迹流布桂、粤、赣、闽、滇、黔诸省。

  在演出过程中,祁剧与桂剧、粤剧、闽西汉剧、广东汉剧等地方戏曲剧种,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既扩大了祁剧的影响,又丰富了自己的艺术表现形式,推动了地方戏曲艺术的发展,曾一度形成“祁阳弟子遍天下”的鼎盛局面。

  二、艺术特色

  祁剧兼有高腔、昆腔、弹腔3种声腔,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地形成永河、宝河两大流派,其舞台语言均统一使用祁阳官话。演唱时永河派由鼓师帮腔,宝河派用唢呐帮腔,声调高扬、激越。祁剧剧目繁多,曲牌丰富,是弹腔为主的多声腔的湖南大戏种。

  祁剧音乐声调高亢,独具特色,乐器主要有高音战鼓、帽形燥鼓、硬弓祁胡等。为适用这种高声调,故须生用沙音,以显其苍老;小生用子音,以显其文秀;旦角用窄音,以显其秀媚;花脸用霸音或喝音,以显其粗豪。

  祁剧脸谱通常以红、黑、白三色为基色,调色开脸,从鲜明的色调、纵情的线条、精巧的图案、生动的写意中,把不同人物形象勾画得栩栩如生。祁剧的唱腔高扬激昂,传统的唱法除了夫旦、丑角用真声外,其他的行当均讲究用“雨夹雪”(真假声结合)的方式。演唱要求严格,咬字则要注重表现单、双、空、实,出音则讲究抑、扬、顿、挫,务求要做到字正、音清、腔圆。在表演艺术上,祁剧具有粗犷、夸张、朴实的特点,动作讲究眼、鼻、胸、手指、脚尖的配合一致和匀称协调,必须符合一定的规格,称为“归子午”。

  祁剧伴奏的乐器则主要为祁胡、月琴、三弦、板胡(瓜琴)4大件,祁胡伴奏用的琴筒一般用楠竹制做而成,一般小而长,筒口成喇叭形,琴柱内装上铁条,琴弓内藏铁丝,其音阶高扬嘹亮。在打击乐器方面,有特制的高音战鼓和帽形噪鼓以及宽边的大锣和大钹等。

  祁剧现行的角色行当可以分为生角、小生、花脸、丑角、正旦、小旦、老旦七行。除老旦在重头戏中较少外,其他各行当又因扮演不同类型的角色分成若干戏路。其中正生包括白须、花须、青须;花脸包括整个净行角色;丑角有文丑和武丑之别。每个戏班的正旦和和老旦只有一个,除此其他各行都有多人。祁剧的各行当脚色的指、眼、步和身段,都各自有一套技法:要求花脸过头、须生平眉、小生平肩。祁剧的表演艺术多从生活出发,加以舞蹈化的发展。

  除此之外,祁剧尚有许多独特的表演技巧,如跑马的舞蹈,习惯上称作“马路”,就有几十种不同的舞蹈动作,不但表演逼真,而且十分优美。同时又融合和吸收了拳击、舞剑等民间武术,因而更具有乡土特色。 脸谱一般只用红、黑、白三色,多注重眼、鼻、口的勾画,线条刚劲有力。

  经过历代艺人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祁剧逐渐形成本剧种别具风格的传统表演程式。“亮相”要在撩袍、抖袖、整冠或理鬓之后进行。“开衫子”分全衫子与半边衫子两种,动作繁难,规格严谨,要求眼睛、鼻子、胸膛、手指、脚尖的一致性。祁剧尤为注重眼功,有斗眼、瞪眼、睁眼、滚眼、睃眼、转眼等数十种之多。祁剧花脸罗文通演出《醉打山门》,在摆十八罗汉的表演时,运用了转眼,技惊四座,叹为观止。

  祁剧表演艺术特色,就高昆而言,最大的特点是生活气息浓厚。祁剧弹腔表演的最大特色是粗犷、火辣,具有浓厚的山野气息。如《秦府抵命》中花脸秦灿的扑桌、跌桌、抛桌的夸张表演;《泗水拿刚》中薛刚怒打薛义,欲挖薛义眼睛的强烈动作;《黄忠带箭》中黄忠悲愤交加,追杀潘璋时刀砍入泥拔之不出的夸张处理;《三气周瑜》中周瑜的丢甲卸盔和张飞脚踏周瑜“拿命来”的舞台调度等等,都极为火爆、炽烈而独具特色。

  三、祁剧的教育传承

  鉴于当前祁剧人才的匮乏,建议将祁剧引入学校教育体系当中。具体在操作上可以通过两各方面来实施:

  一是在专业学校或普通学校专业院系作为相关的专业或培养方向去发展,加强祁剧的戏曲音乐演奏及祁剧表演人才的培养。

  二是在普通中小学及高等院校开设相关课程去推广。在中小学校作为普及性课程,侧重欣赏功能,为专业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三是引入高校培养祁剧文化氛围,面向祁剧爱好者,作为特色课程在湖南省内及省外相关地市高校开设地方戏剧类别的课程,结合高校学分制度,作为高校的选修课程在地方高校推广。由于其自身较强的地域性特点,作为特点是一种独特之处,也是对外扩展的障碍,所以前期只能在地方院校推而广之。另外,可以作为专业的编创人员的专业必修课程进行相应的设置。

  四是全方位多角度,在各种平面媒体、新媒体,各类成人、职业学校或文化科研院所开展相应的课程、讲座、网络学习平台等。

  ★基金项目:衡阳师范学院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cx1538);湖南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湘教通〔2014〕247號);衡阳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5D121)。

  参考文献:

  [1]徐大成.湘楚“祁声”遗风遗韵——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祁剧”的音乐特征与传承保护[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08).

  [2]李伟.现代化视野下祁剧的传承探析[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1(02).

  [3]张天慧,李巧伟.浅谈祁剧的传承与发展[J].戏剧之家.2015(08).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