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很多人认为贾科梅蒂是20世纪最为杰出的雕塑大师,他穷其一生不断的寻觅着艺术的新的疆界,终不曾从属于任何艺术流派,即使20世纪形式主义的大潮也未能打湿其一丝衣角,他自己更对立体主义和抽象艺术提不起兴趣。作为观者时常面对贾科梅蒂那些没有实感,细瘦枯干,如同枯槁的灵魂在行走的雕塑作品,以及那些如同空气便可吹散,却能刻记在心头的黑白画稿,时常觉得心头一颤,发冷。这些摇摆飘摇,干瘪的雕塑揭示一种深达灵魂本源的真实,贾科梅蒂曾说过“真实仿佛躲在一层薄幕的后面。你揭去一层,却又有一层,一层又一层,真实永远隐藏在一层薄幕之后,然而我似乎每天都在接近一步,就为了这个缘故,我行动起来,不停歇的,似乎最后我终于能把握到生命的核心。”
关键词:孤独;艺术;真实感;贾科梅蒂
中图分类号:I20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09-0035-01
一、贾科梅蒂的生活
细数贾科梅蒂的生平颇为怪异,在很多史料研究中贾科梅蒂是位对性幻想十分着迷的,他曾经花费巨款购买了一位美艳妓女的后脚跟,以供他独自占有。二战时期她娶了一位教师的女儿,为的只是能可以拥有一位长期模特。婚后的他依旧一直生活简陋贫寒的画室里,过着日夜颠倒,极不健康的生活,以至于甚至有医生谎称他已是胃癌,而当他得知真相时竟然大为失望,他说:如果是真的癌症,我真的挺感兴趣的。除此之外他总是想到自杀,自我折磨。因为长期有意折磨自己,极大的损害了身体健康,每日抽80根烟的他患有慢性支气管炎。1966年1月11日因为心肌炎从此告别人世,享年65岁。
贾科梅蒂的外表与气质也十分有特点,如同他的个性般。僵硬而深沉,肌肉仿佛一刻也不曾松懈,面颊上沟壑般的深纹以及那双似乎审视内心的眼睛。可以想象如此的贾科梅蒂仿佛在巴黎的雨夜紧裹风衣,在蒙蒙烟雨中独行在没有上帝的艺术荒原之中。
二、创作阶段的演变
活跃于20世纪的艺术家很少可以一直不被时代潮流所浸染,而他依旧可以独立的追寻着自己的真实的艺术之路。
贾科梅蒂的创作主要分为两个阶段:早期的他把着力点放在对自我内心的审视,以试图表现幻想与灵感,主要代表作为1930年的《悬浮球》以及1932年的《早晨四点的大厦》。这些早期作品一直享有盛誉被赞颂与收藏,超现实主义流派称在他早期的作品中看到了他们追寻的梦。然而贾科梅蒂并没有一直走这条深挖内心的道路。
1935年,他开始有意识的追寻外部世界,想在“整个生活”中寻找“真实感”。他从而继续踏上了写实的道路,又加之夸张变形的手法,逐渐形成了我们如今看到的,干瘪萎缩,细瘦脆弱的火柴棍式的人物雕塑,如同恍恍惚惚天际来回的人影。
这一创作风格的演变进化同样也是心理的演变进化。这一切的变化便来自他所追求的“真实感”,理性的还是感性的看待真实。然而无论双方比重如何,理性与感性的平衡是重要的,它会不停的摆动反复,多少艺术家终其一生都在自我的内心与客观生活的逻辑中不断挣扎,又不断利用发掘。
其实应该了解到无论如何,都是在用一种感官去挑战世界。然而“现实中我的视觉”这种似乎很难得以解决的平衡中,艺术家们不断挣扎蜕化,只有在这种相对失衡和变化中保持相对的平衡,这无疑是一种压力,这种压力不仅确保了艺术家与世界的交流,而且也会让其作品在不断的思想与现实的敲打中得到了一种平衡感。也许可以夸张点说,这种压力造就了作品的产生,无论是来自“体内”还是“体外”的压力,以及艺术家对感觉无比的忠诚,以及对与真实呈现感觉相同的坚持,以及不计时间付出的艺术态度。就本文认为或许具象艺术不应该受到“漂亮”的挟持,即理想古典主义,印象主义或是抽象主义等以已经既定的美的影响。而且如果可能要尽量保留真实的创造过程,也就是艺术创作的付出在其作品中真实而清晰的流露。
认识自己眼中所看到的事物,我们认定自己应该了解它们。贾科梅蒂曾说:“所有的画作之中的相似之处,也就是我所理解的相似之处真正吸引了我:它们使我增进了对外部世界的了解”就以贾科梅蒂来为例,他不单成功地创作了具象艺术,同时他的艺术风格却是反叙事。他将理想主义和文学风格排除在视觉艺术之外,所欣赏的是一种知觉感官的真实存在,这种存在的营造显得步履蹒跚,这些他自己归咎于自己遭遇了不稳定的感情经历和邂逅。但是他却未曾为此而放弃情感经历。他或许就是站在悬崖和深渊边缘上,得到升华而变得崇高。
三、结语
贾科梅蒂无论说是以为悲观主义者还是乐观主义者都不确切,他的长期自我折磨与对待艺术真实感的执着与追寻,这些都是他在追求现实的尝试,能够感觉到他从自身的痛苦中感受真实,又在艺术的荒原里坚定信念。然而他终是远去了,如同他的作品般飘渺如宇宙尘埃,没了联系,空空荡荡行走在这没有上帝的精神荒原中。或許这就是时间,这就是贾科梅蒂的真实感,在他的时间留下他的故事。
参考文献:
[1]李力.贾科梅蒂:广场上的孤独者[J].美术观察,2001(09).
[2]塞尚与贾科梅蒂的怀疑之旅[J].新美术,2014(30).
[3]孟雅琴.贾科梅蒂探索的过程[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1.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