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珐琅箔晶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下旬刊 热度: 15680
邢雯雯

  摘 要:本文通过对珐琅工艺历史的阐述,进一步揭示了珐琅工艺各个时代的特征,强调重视珐琅工艺,培养优秀的传承人,对于重新振兴这一传统工艺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珐琅工艺;历史;特征

  珐琅,又称“佛郎”、“发蓝”,英文叫Enamel,是覆盖于金属制品表面的一种玻璃质材料。它是由石英、长石、硼砂及一些金属氧化物混合,研成粉末,制成珐琅粉,并加以熔炼,然后涂饰于金属胎上,再经过低温炉窑烧制而成,有的还需要磨光或镀金。用珐琅来装饰金属表面,开始只用以代替昂贵的宝石镶嵌,而后来则成为独具一格的装饰材料,这种用珐琅装饰过的器物便是珐琅器。根据制作工艺可将珐琅分为掐丝珐琅、錾胎珐琅、画珐琅、透明珐琅和锤胎珐琅五种类型。

  珐琅的制作是一项古老的工艺,在西方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发源子公元前2000年的古埃及,这一时期制作的首饰都是以珐琅和玻璃为原材料。中世纪珐琅进入了繁荣与发展的阶段,主要分布在法国西南部和拜占庭等地,整个中世纪世俗的和宗教的用具,如圣餐杯、酒杯、圣物箱、首饰盒、牧杖和汤匙等都饰以精美的珐琅。法国封建庄园的室内天花板和墙壁也用画珐琅板作装饰。拜占庭时期珐琅被广泛用于宗教器物的装潢和首饰的装饰中,并运用了“色彩式”的装饰工艺,是在金或铜坯上按照设计的图形,涂上透明或不透明的玻璃质色粉,再烧制磨光而成。这种技法自4世纪以后就已在拜占庭出现,至1 0至1 2世纪间十分兴盛。拜占庭的珐琅技师创造了微妙的微缩图像,能在多颜色范围内放射出宝石般光芒。这一时期的杰作,是在威尼斯圣马可的祭坛屏风“帕拉德奥罗”,人们相信大约1105年它就被从君士坦丁堡带到威尼斯。到12世纪后期拜占庭珐琅的质量开始下降。

  日耳曼人的珐琅是在金属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这一时期珐琅工艺作为一种装饰手法被用在十字架、祭坛等地方。制作工艺是在木胎包金(或银、铜镀金)上施錾花技法。这种工艺在当时是较为成功的。

  哥特时期的珐琅工艺较之以前又有所发展,13世纪后期开始流行浮雕新工艺,发现的最早作品为1290年在意大利制作的保存在不列颠博物馆的“皇家金杯”。这一工艺随着文艺复兴而衰落,只是在西班牙和德国南方一直流行到17世纪,特别是在后期,这种制作工艺造型非常准确,并且在某些作品上还加入了半透明的珐琅。这种珐琅镶嵌技法颇具特色。它包括两种方法,一种方法即“凸面加工法”,即先在铜制品表面挖出凹陷的图案,将珐琅倒入凹处,再在凸起部分镀上金粉,最后置于窑中锻烧;另一种方法是黄金弯成各种窄条贴于物品表面,再将珐琅倒入窄条之间的空隙。这种技术不仅被用于平面装饰中,它还被大量的运用在立体造型的装饰中。黄金祭坛饰板反映的是当时意大利的(哥特式)趣味,描绘的景象都出自基督生平、圣徒、先知与世俗统治者,他们都位于不同颜色宝石环绕起的金色壁龛中。这块饰板描绘的是伊林娜帝王装束并头戴圣光,金与珐琅装饰的是一位正面、薄薄的毫无重量感的人物,与蒙雷阿莱主教堂的圣徒与使徒镶嵌画在风格上类似,在尺寸与技术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亚历克修斯与伊林娜的存在,一些学者认为这个公元1105年的黄金祭坛饰板,是皇帝送给这座威尼斯教堂的礼物。

  14世纪末至15世纪在法国和勃艮第地区宫廷的赞助下,金匠们发展了更大胆的新技术——透光珐琅,采用彩色釉料嵌成图案,在小肖像中创造了类似镶嵌玻璃窗户的效果。其中最美的作品之一是金佛兰德人的梅罗德银鎏烧杯。大约在1430至1440年期间,带有两组珐琅装饰的哥特式窗饰开始流行起来(伦敦维多利亚和艾伯特博物馆)。由于镶嵌珐琅技术的使用,他们创造了两个大规模的三维立体艺术品和用来作为类似于珠宝一样让人佩戴的小型工艺品。其中最优秀的和最早的作品是Waddesdon遗赠的现存于大英博物馆的圣托伦。保留在珍品中的圣托伦,它所表现的是最后审判的场景,作品中所有的人物饰物都被涂上瓷釉,很多的人物形象是被整体的涂上瓷釉。后来人们对这种工艺的手法喜好扩展到整个地区的装饰上。16世纪发明了家用台钟和表,用珐琅装饰其针盘和外壳成为最流行的形式之一。18世纪伦敦的手工艺人开始制作珐琅,同时有些画家也开始在珐琅上进行绘制,一般用于装饰器物的表面。这一时期用珐琅绘制的小型器物被伦敦人所喜爱,家庭摆放的小物件大都是珐琅制品。

  伊斯兰的铜胎掐丝珐琅工艺在12世纪比较盛行,因斯布鲁克美术馆藏的一件《铜盘》是著名的代表性器皿,以掐丝点釉手法,体现了以亚历山大大帝升天为主题的丰富图像,其运用的色彩也有赤、紫、青、绿、白、黄等六七种之多。

  早期的珐琅工艺到现在仍然被金匠们使用——从18世纪的巴黎的金鼻烟盒制造商到20世纪初的卡尔法贝格(俄羅斯珠宝商)。新艺术运动风格的珠宝商,如René Lalique,以及现代艺术家,诸如Georges Braque, Georges Rouault, 和 Gerda Flockinger,他们使得早期的珐琅工艺一直流传下来,并在使用过程中融入各种独创效果增加技术的多样性。

  珐琅从传入我国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目前对我国珐琅起源的年代有四种说法,一是珐琅起源于商代;二是珐琅起源于唐代;三是珐琅起源于元代;四是珐琅起源于明代,所有的权威人士都认为珐琅工艺是由商人和手工艺人传入中国的。元代晚期,中国珐琅器已淡化了阿拉伯文化因素的影响,日益民族化。当时掐丝珐琅器施用的珐琅,质地细腻洁净,表面异常光亮,具有似水晶般的透明效果,特别是宝石红、宝石蓝、葡萄紫和草绿等几种颜色的珐琅制品,更加鲜艳美丽。明代的珐琅包括錾胎珐琅和掐丝珐琅。明代掐丝珐琅工艺,是继前代而发展成为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的铜胎珐琅工艺。宣德年间的掐丝珐琅器,技艺精湛,品种有瓶、盘,碗、炉、圆盒、香熏等,后来还出现了鼎之类的欣赏品,釉色多为天蓝、宝石蓝、浅绿,深绿、红色,白色和黄色。北京故宫所藏宣德年间的铜胎掐丝缠枝莲纹出戟觚,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到了景泰年间,珐琅工艺得到了极大发展,深青金色和稍带绿色的浅天蓝色这两种蓝色调的釉料尤其出众,因此有景泰蓝之称。制胎方面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胎型有方有圆,并向实用方面转化,釉色出现了葡萄紫,翠蓝和紫红等新色,可见景泰蓝工艺走向了成熟。珐琅艺术发展到清代便进入鼎盛时期。清初,康熙帝在宫内设立珐琅作,专门研发珐琅器,同时引进了新的珐琅原料、画珐琅和内填珐琅新技术。此时的画风是纯中国式的,笔法都源于国画风格。现存我国最早的一件画珐琅是烧瓷山水人物梅瓶。到乾隆统治时期,珐琅艺术进入了极盛。掐丝珐琅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一时期珐琅制品在皇宫内比比皆是,包括日用品,桌椅、床榻、酒具、甚至高大的屏风、宝座、佛塔等,无所不有。掐丝技术更为娴熟,粗细均匀而流畅,并且出现了利用历代文人名画掐丝的作品。值得提出的是,此时不仅出现了粉红、银黄和黑等颜色,而且粉碎技术也有很大提高。同时画珐琅工艺也达到了顶峰,广州地区的画珐琅,由于受西方文化风格的影响,从而使画珐琅的题材和画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图案上出现了欧洲的妇婴与西式楼阁山水的画面,同时西洋的明暗和点描法也被大量应用。画珐琅除去以铜为胎者外,还有用陶瓷、紫砂或玻璃作胎的,当时把它称为“珐琅彩”。乾隆晚期珐琅工艺逐步走向衰落。清代末年,景泰蓝也从御用走向民用。

  日本的珐琅艺术始见于7世纪,但到17世纪几乎湮没,以后又从朝鲜引进,但直到19世纪应用的规模仍不大。直到梶常吉和他的学生建立起一个重要而成功的掐丝珐琅工业。当时仍以不透明釉料为主。梶常吉的继承人们采用了银丝和透明、半透明釉料,他们进一步以非凡的创造性改进了掐丝珐琅工艺,首先创作了细腻连续的写实主义风景画掐丝珐琅制品(称为七宝烧),进而在19世纪80年代制成了彩色釉料层很厚,没有颜色分界线的掐丝珐琅,既有掐丝珐琅的光艳夺目,但又看不到丝的痕迹,具有画珐琅的层次和明亮的艺术效果。

  时过境迁,回眸珐琅箔晶的历史,不仅赞叹古代的精湛工艺,同时也为珐琅工艺的延续及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重视珐琅工艺,培养优秀的传承人,对于重新振兴这一传统工艺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夫也.西方工艺美术史[M].宁夏:人民出版社,2003.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