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劳动创造美,劳动之中蕴含美。美术教育本身就是审美素质教育、道德教育的重要方法。美术鉴赏作为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鉴赏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灵魂,让学生发现劳动中所蕴含的美,让学生能够在劳动中创造美。因此美术鉴赏在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文中从高中美术鉴赏第一课《培养审美的眼睛》出发,就如何在鉴赏第一课中帮助学生领悟劳动之美,为学生打下良好的鉴赏基础进行教学设计,以期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劳动美
中图分类号:G633.955 ?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3-0241-01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教学重点: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学习美术鉴赏的作用、意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的运用美术鉴赏方法去欣赏美术作品,以同题材美术作品进行比较教学;授课方法:讲授为主,适时举例说明;课时安排:1课时。
一、引导语
当我们走进美术馆或是翻看画集时,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哪些是好作品?艺术家为什么要这样绘画?如何正确欣赏这些绘画作品?这些疑问的产生就已涉及到了美术鉴赏。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探讨什么是美术鉴赏。
二、定义:什么是美术鉴赏
“鉴赏”二字可以分开理解。“鉴”,就是甄别、归类、分析、判断,具体地说,就是要弄明白一件美术作品的作者、创作年代、材料、手段等直接呈现给我们的内容。“赏”,即欣赏,就是大众通过鉴别作品获得的感受、体验、联想等与个人经验相结合,进行综合的审美判断和审美评价。下面我们对三幅历史上关于妇女劳动的著名画作试着进行“鉴别与欣赏”,仔细分析这些画作的特点,欣赏领会画家的不同创作意图。
例1:《捣练图》 张萱 唐代 绢本设色
该画作原作已失传,现存为宋摹本。画中描绘的是唐代宫中女子们在进行“捣练”的劳动情景。仔细观察可看出她们华丽精美的服饰和优雅的姿势,我们可以感觉到她们并非真正的劳动妇女而是贵族女子,那么她们为什么也要做这些捣练缝衣劳动呢?我们可以想象这是宫中女子或者生活优渥的贵族女子的“娱乐活动”。试想她们的日常生活衣食无忧,甚至有些寂寞无聊,这些民间劳动也是打发时光的一种方式,这些华丽女子的捣练,在本质上和对镜贴花黄等梳妆打扮一样。画家张萱真实描绘了她们的生活,也表现了当时上流社会女子的无奈和惆怅。
例2:《拾穗》 米勒 法国 油画
该作品也是描绘妇女在劳作的场景,很明显与上幅画完全不同。我们可以看出这三位妇女正在认真工作。比如蓝头巾的女子右手指向地上的一粒麦穗,红头巾的妇女的手正紧紧捏着地上的一粒麦子。仔细观察,她们的手黑而粗糙,明显是因为长年辛苦劳作。已是傍晚时分,但她们仍在仔细查找地上的麦子。我们再看画中的远处,有几大堆麦垛就像小山一样,那是农场主的粮食,这是画家有意与那三个妇女手中少得可怜的麦子形成鲜明对比,尖锐地揭露出当时法国贫富差距拉大和农场主剥削佃户的残酷现状,画家用朴素而真实的手法再现了当时的阶级差异。作品一经问世便产生巨大反响,引起人民大众强烈共鸣,也深刻表达了米勒对劳动人民深切的同情与关爱。
例3:《筛谷的妇女》 库尔贝 法国 油画
这是一幅女子筛捡谷物的劳动画面。画中主角是一位身着朱红色衣裙、背对观众的女子,她在用筛子筛谷子。我们都知道画是静止的艺术,然而库尔贝特意将这位红衣女子背对大家,让人们欣赏她“筛谷子”的姿势,增添了画面的动感。再看左边的女子,整个人完全放松,靠在谷垛上,轻松地捡着谷粒。右边的小男孩,正在翻柜子玩,他的活泼神态可以看出是个无忧无虑的小孩。画面更像是一幅幸福的农家乐,洋溢着欢乐、安宁的气息,勾勒出平静祥和美好的农村生活,表现了健康幸福之美。
经过对以上三幅画的鉴赏解析,我们更深刻领悟了关于劳动的艺术作品的不同意义。
对美术作品的学习理解并不难,主要是要将对作品的感官印象与自己的知识积累、个人喜好、阅历经验相结合,与作者创作的背景、时代等相结合。所以美术鉴赏是一个综合的审美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人阅历地加深,欣赏水平也会不断提高和升华。
教学建议:(1)本课内容十分丰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保证教学路线清晰,让学生在开学第一课就成功入门;(2)教师在备课前必须要熟悉课程内容,对经典的图例做好研究,再设计好讲课路线,以保证课程质量。
参考文献:
[1]秦明芳.浅议高中美术鉴赏课[J].学理论,2011(32).
[2]周迎峰,肖钢.关于高中美术鉴赏课学生自主课堂实施策略的研究[J].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4(01).
[3]王春霞,周易.高中美术鉴赏课的导入教学浅谈[J].河套学院学报,2014(03).
[4]张金双.影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因素与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6(13).
[5]李本贵.高中美术鉴赏教育审美价值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4(20).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