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红楼梦》刻画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红楼梦》从任何一个角度看都是一部真正的悲剧作品,一部完整的悲剧作品。它的悲剧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作者自身的悲剧色彩,二是千方百变的悲剧人物碰撞,三是宏大的悲剧结构。
关键词:曹雪芹;悲剧人物;悲剧构架
中图分类号:I207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7-0018-01
《红楼梦》是我国著名的人情小说作品,被公认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红楼梦》以贾宝玉,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加上贾府大大小小的琐事,通过家族式的悲剧以及主人公们悲惨的人生,揭示出在封建社会下的悲哀。下面通过三个方面来分析红楼梦的悲剧精神。
一 、作者自身的悲剧色彩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就是说的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作者自身的悲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都为书的悲剧色彩打下了基础。曹雪芹对于自己生活的大彻大悟以及得出了悲惨的人生结论。《红楼梦》全书都在向人们展示一个道理,人穷尽一生追名逐利,到了最后却什么都没有得到,这一生就这么过去了。所以说在书中曹雪芹就提到可知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作者将自己的悲观色彩赋予到了两个主人公身上,那就是贾宝玉和林黛玉。林黛玉整个人生都是附带着悲剧色彩的,整天的以泪洗面更是一种体现。贾宝玉的悲哀,更是在遇到了林黛玉之后,生在富贵之家的宝玉本可以像其他纨绔子弟一样,玩乐一生,但是却无故寻愁觅恨。这就是作者将自己内心的烦恼、悲伤、抑郁和无奈在主人公的身上发挥的淋漓尽致。曹雪芹早就意识到自己与这个整个社会都是一种不相融合和的状态,但是又苦于没人理解,所以在书中,他为贾宝玉找了一个可以诉说的对象,林黛玉。但是仍旧悲伤的特点依然存在于林黛玉身上,最后的香消玉损也是正是曹雪芹心中的悲。
曹雪芹在自己的生活中遭遇到了太大意的人世险恶。曹雪芹内心是向往着一个纯正干净而又美好的事物的,但是现实是残酷的。现实的骨感将曹雪芹打击的一无是处。黑暗的社会无法让曹雪芹找到光明。在最后的几大家族相继没落中也可以看出,曹雪芹对于这种黑暗压力包围无法排遣,只能在书中抒发自己的抑郁。这种作者自身的抑郁也为全书的悲剧色彩奠定了悲剧气氛。《红楼梦》不少地方出现佛性的自由王国,这更从侧面发硬初了作者自己悲观的世界观。最后作者让贾宝玉遁入空门,也是对于悲观的世界的最好体现。只有遁入空门,才能感受到大彻大悟的存在,可以说贾宝玉是在替曹雪芹大彻大悟。所以说,《红楼梦》的悲观色彩是于曹雪芹自身的悲剧色彩相关联的。
二、千方百变的悲剧人物碰撞
在整个《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历经叛离与整个封建社会的腐朽的思想是格格不入,相对立的。贾宝玉内心向往自由平等,反对封建社会的伦理思想。在面对整个相对立的封建社会,贾宝玉丝毫没有退缩,勇往直前。在当时封建思想为正统思想的年代,贾宝玉的义无反顾是整个《红楼梦》悲剧色彩的一个基础。早《红楼梦》中还有许许多多的贾宝玉式的人物,他们为了自己的爱情、理想义无反顾,他们在面对不利势力的时候,是勇往直前。就像是智能儿,为了勇敢的追求自己的爱情,勇于冲破封建的牢笼,但是最后的结果还是被人逐出。这就说明了这个人物的悲剧碰撞。虽然这些与封建势力作斗争的人们是悲剧的,但是在封建的一方面,人物的历程也是悲剧的。就像爱恋着宝玉的薛宝钗,金玉良缘的婚姻,独一无二的美貌已经才貌双全的优势,并没有让他在封建的社会中得到一个圆满的结局,最后在宝钗于宝玉结婚后,独守空房,为了能够挽回宝玉的心,她与这些旧势力站在了一起,结果确是自己一生与孤苦为伴。从这两个对立的方面都能看出《红楼梦》中的悲剧人物的碰撞。不管你是追求自由的人类,还是恪守封建教条的人类,最后的结局都是一样的悲剧。这就是生活在那个时代的悲伤,不是一些就能改变的。
三、宏大的悲伤结构
《红楼梦》整本书都是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宏伟巨制。整个情节相互串联。整本书就奠定了悲伤地基调,丝丝入扣。为观众从个人到家庭到整个社会都展现了出来。刚开始的繁荣迹象,都是为以后的衰败奠定了基础。一层层的展开,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悲剧的事件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慢慢堆积起来,早晚有一天爆发出来,树倒猢狲散,整个剧情达到了悲伤的顶峰。在爆发的一瞬间,各自拥有的东西,各自所纠结的东西,全都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所以在整个《红楼梦》的人物中,因为悲剧的基调吗,导致了所有的人物都渐渐的走向了灭亡。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