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术馆作为艺术品展览的场所,有展览、艺术品收藏、艺术理论研究、审美教育等四种功能。对于画展受众而言,其审美教育功能意义重大,主要通过美术馆定期的讲座举办,讲解员的配备及免费化,馆内艺术体验区的设计这三个方式推行实施。在推进中国审美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
关键词:美术馆;审美教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J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4-0272-01
一、美术馆的定义及功能简述
美术馆是指保存、展示艺术作品的设施,通常是以视觉艺术为中心。最常见的展品是绘画,其它如雕塑、摄影作品、插画、装置艺术,以及工艺美术作品也可能会被展示。
展示艺术作品是美术馆最基本的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单纯的展览活动已经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因此美术馆增添了艺术品收藏、艺术理论研究、审美教育等功能。艺术品收藏指的是古代艺术品及现当代名家作品的收藏及研究。艺术理论研究是对于美术馆的收藏功能发展而来,理论来源于实践,美术馆的艺术实践的对象是指收藏于馆内的艺术作品。审美教育功能是美术馆最具有社会意义的一项效用,指的是美术馆针对社会大众进行的审美教育。现当代美术馆的宣传方式之一为举办艺术知识讲座,除了可以提高美术馆的知名度,对于广大群众的审美水平的提高也起到了有利作用。而且,举办于美术馆的画展活动本身在提高画展观众的审美水平及艺术素养方面有着广泛的影响。
二、美术馆审美教育的受众分析
美术馆审美教育的受众大致可分为两种,艺术专业受众和非艺术专业受众。艺术专业受众的审美水平较高,非艺术专业受众则较少接受审美教育的熏陶,其特点为审美教育匮乏性、来源广泛性、背景复杂性等。本文将从其性别、年龄这两方面划分对美术馆的受众进行简要分析。
性别就是指男女之分,男女本身从生理到心理都有着明显区别。男性在艺术品的审美方面偏于粗狂豪迈的风格,例如绘画作品中刚劲有力的线条,中性沉稳的用色等。而女性则偏爱柔美精致的艺术作品,绚丽丰富的色彩搭配,例如,颜色绚烂夺目的水彩风景画。年龄上大致有未成年与成年之分。未成年一般处于学校教育阶段,对于陌生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关于美术馆的活动参加力度较大。而成年人的思想感情、审美爱好基本有着稳定的倾向,对于美术馆的活动会根据自己的喜恶有选择的参加。美术馆在进行活动策划时需考虑到这两个因素的影响,便于提高受众的参观积极性。
三、美术馆审美教育功能的实施方式
美术馆审美教育功能的实施方式各式各样,可根据美术馆自身的情况具体制定。以下三种方式为美术馆的普遍使用方式。
第一种方式为在美术馆内定期举办讲座。讲座内容可参照美术馆近期的活动主题。此种方式既宣传了美术馆活动,提高了美术馆的知名度,还对广大观众普及了艺术知识,这种一举三得的方法已实行于绝大多数的美术馆。
第二种方式是美术馆内艺术讲解员的配备,这种方式在博物馆中已经实行。本文所介绍的是讲解员的免费化,主要作用于些经济条件较低的受众。艺术讲解员在美术馆的审美教育功能的发挥中有着极大的作用,画展观众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并不能够完全理解作品的深刻含义,这时艺术讲解员的解析可能使观众茅塞顿开。对于画展观众的审美能力的提高及艺术修养的完善作用广泛。美术馆可以招募邻近大学的艺术专业的志愿者,这样美术馆可以节省开支,大学生也可以增加自己的社会实践经验。
第三种方式为美术馆内艺术体验区的设计使用,这是通过广大群众对于艺术创作过程的切身体验,增加对于艺术作品的理解力。美术馆可以在体验区准备些简单的艺术材料,鼓励画展观众前来体验,同时可以配备讲解员来讲解使用方法。例如国画艺术主题的展览,美术馆可以简单准备一些笔墨纸砚,讲解员可教授观众简单的点、染、皴、擦的墨法技巧,不仅增长了观众的国画知识,还增添了观众观展的审美娱乐性。
四、美术馆审美教育功能的实践意义
当今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而人们的精神财富却有待发展。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繁荣更加迫切的需要高水准的艺术审美能力。艺术品一般凝结着艺术家自己的社会经历、思想情感、审美倾向等,画展观众通过参观艺术品展览,受到艺术品的情感召唤,激发起观者自身的情感经历,两者产生共鸣,从而净化观众的心灵。此外艺术品积极健康的内容,也在潜移默化中引导着观众的价值观。例如罗中立的油画作品《父亲》,打动了多少中国人的心。画家用浓厚的油彩,精微而细腻的笔触,塑造了一幅感情真挚、纯朴憨厚的父亲画面。这幅画面唤醒了多少人记忆中的父亲,孝敬父母的信念潜移默化中刻在了人们心中。
美术馆审美教育功能的实施除了美术馆自身的推动,社会和政府上也应当适当进行协助,例如号召群众对美术馆捐款或者优惠的政策推行等等。在提高中国人民的艺术修养,审美水平方面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曹意强.美术博物馆学导论[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
[2]王璜生.大学与美术馆:美术馆的公共性与知识性[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
[3]卢炘.中国美术馆学概论[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
[4]黄光南.美术馆管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