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旗鞋是典型的满族妇女服饰之一,样式华美,它出现于缠足之风鼎盛的清代社会,这与汉族妇女的缠足风俗不无关联。本文对清代花盆底鞋的起源与形制作简要分析。
关键词:花盆底鞋的出现;缠足;形制
中图分类号:K8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4-0144-01
一、旗鞋的形制
旗鞋的形制分为马蹄底、花盆底、船底、平底四种,是根据鞋底的形状来命名的。中间细,下端宽,形似马蹄的称为马蹄底;上宽下窄,形似花盆称花盆底;底上宽下窄,外形似船的叫船底或元宝底;底矮而平的称平底。不同类型的旗鞋,适合不同年纪的人穿:“处女至十三四岁始用高底,新妇和少妇多穿马蹄底”,老年人多穿平底和元宝底。可见年轻旗女对高底的热衷,四五寸的鞋底,普通身材的人穿上也会亭亭玉立,丰姿绰约。
旗鞋由鞋身和鞋底组成,它的独特之处就在于鞋底。鞋底是用较厚的木头制成,位于脚的中部,普通的有三四寸,高的可达六七寸,矮的也有一两寸的。旗鞋鞋底形状与高度的搭配也有严格的比例要求,德岭在《御香缥缈录》中记载:“某种的鞋底,必须配某种尺寸高的木跟,否则穿起来就会感觉不舒服”。鞋底一般用白布包裹,随着后来的发展,会在鞋底周围镶嵌各类珠宝亮片做装饰。鞋身在图案上模仿动物、花朵、植物等造型,变化多样,鞋头有尖有圆,鞋帮有高有矮,刺绣纹样更是华丽精巧,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浅藕荷缎桃水仙花盆底鞋”、“雪灰缎绣墨兰元宝底棉鞋”、“黄缎彩绣花卉纹高底鞋”、“月白缎彩绣金鱼荷花高底鞋”,它们都色泽鲜艳、五彩斑斓。
而说到鞋子的制作,工期一般要历时一个月,首先是打样,在纸上预先画出鞋子的样式,然后用细丝线绣出大致效果,看花样大小和配色是否合适,然后才正式制作。绣鞋时,先把贡缎绷在约高两尺、宽五尺的绣床上,每一方贡缎上可以绣五到六个鞋面,与此同时,还有一个工作就是将鞋底与鞋跟固定连接好,然后是把鞋面与鞋底缝合好,最后可以在鞋跟、鞋帮上装钉珠宝等饰物。
二、旗鞋的出现与缠足之风盛行
女子缠足,是中国历史上独有的陋习。古代女子以小脚为美,称为“三寸金莲”,早在五代十国的时候就已出现。南唐后主李煜整日沉湎于声色犬马,荒嬉朝政,《道山新闻》中记载:“李后主宫嫔窅娘,纤丽善舞。后主作金莲,高六尺,饰以宝物细带璎珞,莲中作品色瑞莲,令窅娘以帛绕脚,令纤小屈上作新月状,素袜舞云中,回旋有凌云之态。”此例一出,人们竞相仿效,五代之后风靡社会。到了宋代,女人的金莲小脚已经与洛阳艳丽的牡丹、建州馨郁的香茗并指为天下之奇了。元代时,如果女性不裹脚,竟会被视为是奇耻大辱。
到明清两朝,缠足之风尤为盛行。清王朝马背上得天下,清太宗皇太极在进入中原之前,就已经意识到满族征服者有可能被悠久的汉族文化征服,为巩固政权,他曾颁布谕旨:“有效他国衣冠、束发裹足者制重罪。”在清军入关当年,孝庄皇后又颁谕旨:“有以缠足女子入宫者斩。”但入主中原后,满汉长期混居,自然互为影响,根据普遍的审美标准,满族妇女也开始觉得自己的大脚确实不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便发明了这种髙底形制的鞋子,并且满人祖先早有“削木为履”的习俗,由于关外气候寒冷,可以起到隔凉保暖的作用,满人祖先早有“削木为履”的习俗,由于关外气候寒冷,可以起到隔凉保暖的作用,旗鞋应该就是以这种木质厚底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明清之际,在汉族缠足妇女中流行高低弓鞋,清初文人李渔曾说:“鞋用高底,使小者愈小,瘦者愈瘦,可谓制之尽美又尽善矣。”同时还说过:“足之大者,往往以此藏拙,埋没作者一段初心,是只供丑妇效颦,非为佳人主力。”从这句话课看出“高底”可以使大脚“藏拙”,而且效果明显。正是由于这一优点,当时汉族妇女中缠足不理想或金莲未达三寸者纷纷效仿。但关于旗鞋出现的具体时间,目前尚未发现有确切的文字记载,但满族女子梳“两把头”,穿旗装与之相配,可将脚藏在裙子里,不会轻易露出来,还可使体态修长,走起路来婀娜多姿,而两把头的形成时间是在清中叶,旗鞋应该与此相距不远。生活于清咸丰至同治年间的福格在《听雨丛谈》中记载,“八旗妇人履底厚三四寸,圆其前,外衣通长掩足,轻裾大摆,亦与古装无异。”民国年间编写的《北平风俗类》中提到“中叶以后,……初尚长其下裳,掩映而行。”由以上两段文字可见,最迟是在咸丰年间,旗鞋就已经流行了。由此推论,旗鞋应该是兴起于18世纪中叶,也就是清代中期前后。
综上所述,旗鞋的深层文化内涵与当时汉族社会风行的缠足陋习有相当大的联系,是满汉两种文化在冲突与融合中得到发展的结果。旗鞋一方面承袭了满族传统,在缠足之风盛行的社会氛围中,保持了自己的民族性;另一方面又受到汉族文化及审美观念的影响,在满族传统鞋履的基础上形成的与旗装、“两把头”相适应的形制,也完全符合满清统治者入关后维护本民族文化习俗的初衷。穿着旗鞋的满族妇女,在步态上更接近儒家伦理道德对女性举止行为的要求,与入关前策马扬鞭的形象更是大相径庭。与旗头、旗袍相配,限制了头颈的活动范围,使得满族妇女步态轻盈稳重,端庄得体,宫廷及贵族妇女身侧还需有侍女扶侍,在一定程度上与汉族妇女缠足有异曲同工之妙。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