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为客家人自我认同的标志,于都唢呐“公婆吹”已经在民间流传千余年。当前,音乐曲牌留存下来的有十余首。而“公婆吹”的发展遭遇一定的困境,而为了能够积极促进于都唢呐“公婆吹”的发展,可以将其打造成“遗产经济”的形式,从而能够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为其发展提供重要的经济支持。因此,本文主要在分析于都唢呐的历史背景与意义的过程中。研究了于都唢呐打击乐的艺术特征,对其传承与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意见与建议,从而能够使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提供积极的帮助。
关键词:于都唢呐;“公婆吹”;客家文化;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J63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4-0132-01
作为客家文化的发源地,赣南地区具有一定的民族与地域文化特征。对于客家人来说,在不断地迁徙与发展过程中,形成绚丽多彩的文化内容。而对于于都客家唢呐“公婆吹”来说,具有较深厚的基础,而且在人们的嫁娶、丧葬等过程中能够积极发挥自身的作用。所以,笔者主要针对于都唢呐“公婆吹”声乐的发展与传承进行分析,从而能够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一、于都唢呐的历史背景
对于赣南于都来说,主要在赣州市东部地区,而且处于贡水的中游地区,也是红军长征的始端。在西晋时代,受到“五胡乱华”的影响,外族人的迁入,因此这里聚集着大量的客家人,而且客家文化相应地创造出来。但是,对于于都唢呐来说,也源自于客家文化之中,是民间艺术中的重要文化资源。作为客家文化的内容,于都唢呐的历史发展比较漫长。而据资料记载,于都唢呐公婆吹已经在民间有一定的流传,而且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而在以往的演奏过程中,都是鼓手在道路上演奏,而且在各家各户中来往,昼夜不停。而对于演奏出来的声音来说,具有嘹亮、激昂的特征,而且旋律婉转,极具地方特征①。另外,在唢呐发展的初期,将唢呐当做平调垂吹打,而且唢呐杆比较长,音域比较窄等,而且吹奏过程中比较费力,而且情感的表现不够明显。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改变了唢呐的长度,而且音律能够齐全,以此可以使演奏出来的效果更加美妙。对于于都唢呐来说,有不同的样式,针对不同的材质能够制作成不同的唢呐,而且吹出来的音色也各不相同。比如,木管的吹奏,其音色具有舒缓的特征;而对于铜管来说,吹奏出来音色比较响亮。另外,锡管与铝管能够合理结合木管与铜管音色的形式,而且在应用过程中比较广泛。此外,于都唢呐还分为不同的型号,而且大小不同的唢呐运用的场合也不同。在比较气派的场合需要借助大唢呐;而对于吹起来声音比较尖细的唢呐来说,在吹奏过程中也比较费力,则主要用作伴奏等。
二、于都唢呐吹打乐的意义分析
对于赣南地区来说,其地理位置比较独特,而且在民间也流传着一些民俗活动,而且在当今时代中这些民俗文化也得到了一定的传承。对于赣南的民俗活动来说,却少不了音乐形式。尤其是对于于都唢呐吹打乐来说,具有一定的民族音乐特征。赣南客家吹打乐能够融合不同的音乐形式,首先,能够对传统的音乐形式进行敬畏与传承,在演奏过程中一个音都不进行改动;另外,又能合理吸收新鲜的事物②。另外,在演奏过程中,曲牌的选择都是当下流行的音乐,而且能够与传统音乐形式结合在一起。其次,赣南客家于都唢呐吹打乐能够体现出民族文化的传统性特征,而且主要在民俗活动中体现出来。很多民俗活动中都会对这种吹打乐曲进行融合与借鉴,以此能够体现出于都唢呐吹打乐的社会化特征等。
三、于都唢呐“公婆吹”的艺术特征
于都唢呐“公婆吹”之所以得到积极地发展与传承,与自身的艺术特征密不可分。首先,从演奏风格上来看,因为对于客家人来说,能够将北方民间音乐的某些风格特征,而且对技巧性的重视等向当地民间吹打乐中融入,因此能够使于都唢呐“公婆吹”自身具有独特的特征,而且具有比较鲜明的客家音乐的特点。对于“公吹”来说,具有刚健粗犷的特征,而且比较清新与动听,而且具有高亢的特征,同时又给人一种朴实平易的感觉③。而在吹奏过程中,要想达到和谐与宏壮的特征会增加小堂鼓的作用,以及小锣、大钹以及大锣等,能够体现出一板一眼的特征,而且能够结合粗细,高低音的方式。最后,对于吹打来说,可长可短,而且可坐可走,比较灵活,不会受到时空的限制。其次,从曲牌特征上来看,从当前的20首曲牌中,其中包括8首徵调式,9首商调式,2首羽调式以及1首宫调式等,而且其结构都是以四句为主,也有六句的。大多数都是“起”句音调向上扬,并且高音有所延长,而对于“承”句来说,落在羽音上,而“转”句在商音上,而“合”句则是高音下行到主音。另外,大多数都是五声音阶等形式,而且也有加变宫音的形式,以此成为六声调式的形式,但是目前还没有添加清角音的。再有,就是在演奏方面来看,“公婆吹”的演奏过程中,锣鼓点发生的变化比较小,而且一直持续为“叮(小钹)当(小锣)咚(小堂鼓)”的形式。而在演奏过程中,先演奏锣鼓,然后再加入“公婆吹”,这样打击乐就会根据不变的节奏,实施伴奏。对于“公婆”与“婆吹”来说,都有各自的变化。高低八度合奏、二声部方式的合奏、分分合合与一唱一和的演奏,而且还有两只唢呐即兴演奏的形式等。因此,赣南于都吹打在组合与搭配过程中能够凭借自身独特的艺术特点,能够展现出鲜明的地域特征,并且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得到一定地传承。
四、于都唢呐吹打乐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首先,应该认识到保护于都唢呐“公婆吹”的重要性,对其加以传承与发展,并且进行合理地创新发展,能够为群众创造出更多喜闻乐见的艺术内容,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发展。其次,应该对于都唢呐的客家文化特征进行了解,而且认识到于都唢呐属于客家文化自我认同的表现。近些年来,对于于都县的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来说,能够将唢呐骨干等一些演奏乐手集中在一起。特别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日中,会举办相应的传承活动,能够使世界各地的朋友能够对这一公婆吹的历史有一定地了解,而且也可以使于都唢呐“公婆吹”能够在民间活跃起来。最后,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也可以将其作为一种遗产经济的形式,借助遗产文化的作用来发展地方的旅游资源,而且在此过程中获得的经济利益可以为遗产文化的保护提供重要的资金支持。因此,可以将于都唢呐“公婆吹”融入地方的客家文化与红色文化中④。对于于都唢呐“公婆吹”来说,能够在客家人的婚丧、庙会以及乔迁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作用。另外,对于于都县来说,也属于著名的革命老区,而且也是红军长征的出发地。在革命时代,红军离开于都时,很多唢呐手都吹着《十送红军》的乐曲,来欢送红军。由此可见,当游客在于都县城东门的过程中,都会想起红军当年长征的情境等。
为了能够使于都唢呐得到一定地传承,在1985年,于都唢呐协会成立起来。而在2005年,我国的国务院办公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一定的重视,而在同年8月份,在于都成立了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而且将于都唢呐“公婆吹”纳入到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中。随着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我国的很多学者都对这一艺术进行合理地分析与研究,对于发展历史、艺人、历史等相关资料进行分析与研究⑤。
另外,在高校中也合理挖掘与研究地域文化内容,并且随着高校与政府的积极重视,很多学者与研究人员的涉足使得研究范围越来越大。作为一种器乐演奏,于都唢呐吹打乐也属于一种民俗活动,而且涉及生活、信仰、宗教以及文化、风俗等内容⑥。所以,在研究过程中,可以借助当地高校的作用,合理结合高等教育与地域特色文化的方式,借助科学发展观等,合理规划与发展文化资源,能够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保护做出积极的贡献。
五、结论
综上,当前,我国比较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而对于赣南于都唢呐“公婆吹”声乐来说,人们应该积极将其与客家文化、红色文化联系在一起,分析其地域文化与民俗文化特征,并且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将其转变为相应的经济文化形式,这能为文化的发展提供重要的资金支持,以此能够促进我国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参考文献:
①张思镜.新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对策[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05):102-103.
②白娜.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6(21):77-78.
③魏颖.赣南客家礼俗仪式中的音乐活态现状研究[J].北方音乐,2014(17):66-68.
④石晓平.浅析吹管乐器唢呐[J].大众文艺,2011(18):99-100.
⑤胡远响.唢呐在戏曲乐队中的作用[J].商,2015(51):206-207.
⑥肖瑶.唢呐教学中吟唱方法的运用探讨[J].音乐时空,2015(24):33-35.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