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纳西族原生形态舞蹈现状调查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下旬刊 热度: 16777
常国华

  摘 要:纳西族是一个善于保护和传承自己民族文化的少数民族,拥有丰富的民族舞蹈资源,保存至今的多项原始形态舞蹈被列入国家级或省级的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纳西族原始形态舞蹈对我们了解和研究人类学、民族学、纳西族文化以及舞蹈学等学科有着较高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纳西族舞蹈;原生形态;现状

  中图分类号:J7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4-0122-02

  纳西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现居住在我国西南金沙江上游地带,人口326295人(第六次人口普查),其中80%居住在云南省丽江市,其余分布在迪庆藏族自治州、四川盐源、盐边、木里,也有少数分布在西藏芒康县。

  纳西族源于氐羌族群。“羌,西戎牧羊人也,从羊从人。羊亦声。”① 远古时期居住在青海的黄河、赐支河、湟河三河间的古羌人。战国初年,逐向南迁,经岷江上游、雅砻江流域,再迁今天居住的金沙江上游一代。纳西族十分重视保护和传承自己的民族文化,在民族艺术方面独树一帜,其中诗文、绘画、雕塑、乐舞艺术名扬中外。

  纳西族远古时期民间的许多原生形态舞蹈流传至今。纳西族的原生形态舞蹈在纳西族人民长期历史繁衍和发展生息过程中,以原汁原味的人民群众为源,采用原生态的舞蹈元素、生活元素以及宗教信仰元素为组合。舞蹈所用的道具服饰没有被异化,都以生活原型,历经世代民间艺人和人民群众的创造、发展和锤炼,深刻反映纳西族人民的宗教信仰、民俗民风、思想情感、道德观念。纳西族原生形态舞蹈有许多都是国家级或省级非遗项目,纳西族原生形态舞蹈不仅是我们了解纳西族历史文化的一扇窗口,也是作为对纳西族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资料和依据。新时期新背景下,纳西族人民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发生着飞速的发展和变化。纳西族舞蹈从原有的原生形态向表演艺术化、市场化、多民族群众化形态等方向发展。本次调查以纳西族原生形态舞蹈为调查对象,通过对纳西族舞蹈的图像、文献资料及对纳西族地区实地走访、调查,从舞蹈学的视野对纳西族原生形态舞蹈进行收集、梳理和考证,对现存纳西族原生形态舞蹈进行阐述介绍。

  一、东巴舞

  “东巴舞”,是纳西族一种古老的宗教祭祀舞蹈,现今流传于纳西族地区各种东巴祭祀仪式中。2006年列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纳西族信奉东巴教,东巴教产生于藏传佛教传入纳西地区之前,现有上千年的历史。

  “东巴”,意为“智者”。是东巴教的经师。② “东巴舞”是东巴在宗教祭祀仪式中跳的各种舞蹈。东巴舞在不同的祭祀仪式中有严格的规定动作。值得称叹的是 ,东巴舞蹈有用东巴象形文字专门记录舞蹈的舞谱,纳西语称为“蹉姆”,它与汉族的《敦煌舞谱》、《德来宫舞谱》一起载入中国舞蹈文化史。东巴舞谱作为东巴古籍的一部分于200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文化遗产名录”。

  相传东巴舞蹈有三百多套,经调查,东巴舞谱现有六个本子,共记录158套谱文,出现52种舞名,其中44种舞名有完整谱文,它们分为神舞、禽兽舞、法器舞三大类。舞者为东巴,都是男性。舞蹈时头戴五佛冠,身着东巴法衣,道具有:金刚杵(法杖)、金刚铃(扁铃)及弓箭、宝剑等。乐器有:右旋海螺(法螺)、六角号、牛皮大鼓、手鼓等。③

  根据对东巴舞现状的调查,东巴舞的流传面窄,主要还是东巴在祭祀仪式上跳,社区学校、专业团体演出和旅游景区也开始出现。舞蹈还保留着原有的服饰道具和动作套路。具调查了解丽江现有东巴500人左右(其中包括东巴学校的学生),根据对东巴协会的了解,东巴申请入会的人不到100人。丽江纳西族地区东巴舞开展较好的有大具、新乡、拉市、太安等地。从掌握东巴舞蹈情况看,年龄大的东巴对舞蹈套路掌握较多和娴熟,年轻的东巴则反之。

  二、热美磋

  “热美蹉”亦称“哦热热”、“窝热”等名,“热美”是指鬼魂的意思,“蹉”是“舞”或“蹈”的意思。“热美蹉”是纳西族最为古老的一种原始歌舞艺术形式,集诗歌、音乐、舞蹈于一身,产生于纳西先民原始狩猎游牧时代,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它的音乐原始形态被世人称成为“音乐活化石”。现今主要流传在丽江境内的大东乡、鸣音乡、宝山乡、大具乡、奉科乡以及太安乡等地,于2008年成功申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热美蹉”对我们了解舞蹈起源及舞蹈原始形态有着重要的参考研究价值。

  “热美蹉”作为一种原始歌舞形式,少则十余人,多则上百人,唱跳时不分男女老少,手拉着手,肩并着肩,围着火堆,以顺时针方向以“移步、颤步”边唱边跳走动,整个场面男子刚劲有力、豪放粗旷发出“哦热”声,女子发出绵绵、纤细的“羊咩”声。整个场面给人一种声势浩荡,让人内心震撼的感觉。

  “热美蹉”的起源大致有三种传说:(1)原始舞蹈说:因舞蹈连臂,手的动作还没完全解放,脚上和身体动作主要是仿生为主,整个舞蹈场面反映了纳西族先民狩猎的场面;(2)驱鬼说:传说纳西族死后,为了不让恶鬼“热美”吃掉,人们都要跳“热美蹉”来驱赶恶鬼“热美”;(3)寻羊说:传说古时候,有一位青年牧人丢失了羊,被主人吊打,伙伴们连夜帮他在山上寻找,男的用吆喝声吓跑野兽,女的用羊声召唤小羊,最后救了牧人。目前,大多都以驱鬼说为主。

  现今“热美蹉”除了在丧事等活动中跳,已经发展成为纳西族各种节日自娱自乐的舞蹈。随着国家和当地部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重视,2006年在丽江大东成立了“热美蹉”艺术团,2008年5月大东乡被命名为“大东乡纳西族热美蹉之乡”,丽江市古城区和玉龙县相继颁布了相关的保护条例,2010年6月丽江古城区文广局和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特在大东乡的文明村、大东文化站、大东完小等9个村子和单位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热美蹉”传承点”。根据丽江市古城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的调查,古城区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7人中,3人为“纳西族热美蹉”传承人;市级传承人34人中,4人为“传统舞蹈”传承人,1人为“纳西族热美蹉”传承人;古城区传承人58人中,“纳西族热美蹉”传承人有14人,现统计已去世的传承人中,传统舞蹈1人、传统音乐(热美蹉)2人。

  三、勒巴舞

  “勒巴舞”,纳西族称“勒巴蹉”汉语直译为勒巴跳。是一种大型的,带有宗教色彩的风俗歌舞,歌时不舞、舞时不歌。”④纳西族“勒巴舞”与藏族“热巴舞”同源异流,它集唱、诵、舞于一身,具有早期原始艺术“三位一体”的形态特征,舞蹈动作粗犷豪迈、开合有度、刚柔相济。舞蹈时男舞者身着白衫短褂白裤、腰配红带,有时也会系鸡毛毯裙,头顶野鸡标本,右手执勒巴手摇鼓,左手甩牦牛尾或丝状麻布的拂尘状道具。女舞者里着白衫,外穿红毛毡坎肩,腰套黑长裙并系红带,左手拿长柄鼓,右手持藤条鼓棒。男女围着篝火在广场上配着鲜明的节奏翩翩起舞,男女之间有许多插花队形,相传“勒巴舞”有40余种套路,现今流传有36种套路,舞蹈形式大致可分为二种:(1)仿生舞—主要模拟龙、虎、象、蛙、鹰、蜻蜓等动物,其中有些仿生舞具有祭祀功能;(2)模仿舞(劳作舞)—主要模仿平时生活中的织布、生产以及播种收割等劳动情节。“勒巴舞”已有上千年历史。2015年列入丽江市古城区非遗项目,现今主要流传于滇西北金沙江峡谷丽江塔城、巨甸、鲁甸和香格里拉维西纳西族、藏族、傈僳族杂居地带。

  纳西族“勒巴舞”起源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勒巴舞”是藏族“热巴舞”在纳西族地区传承所产生的。另外一种说法是纳西族“勒巴舞”产生于纳西族东巴舞。根据对“勒巴舞”的艺术特征和流传的地区看,纳西族“勒巴舞”和藏族“热巴舞”有着非常相似和千丝万缕的联系。

  四、打跳

  “打跳”古时候也称“踏歌”,起源于唐宋时期,俗称“打腊利”,纳西族语“咚罗丽”或“纽踔”。一些地方常以笛子和葫芦笙为引导伴奏,也称为“笛子跳”或“芦笙舞”,摩梭人称“打跳”为“甲蹉”或“跳锅庄”。“打跳”是纳西族一种常见的自娱自乐的民族歌舞,起舞时,男男女女百十人围着篝火,乐器演奏者在圈中领头,围圈的打跳者相互牵着手(或左手叉腰,右手搭在前者右肩)跟着领头的节奏和舞步,并沿着逆时针方向做统一的舞蹈动作,舞蹈动作以脚步移动为主。在纳西族学者郭大烈的《纳西族文化观》一书中介绍到,“纳西族打跳原有70多种,至今保留有20多种,打跳动作有三角跳、合脚跳、甩手跳、三步摇晃,常用的打跳曲有《纺麻线》、《赶街调》、《洗麻调》、《三打脚》、《三步三摇晃》、《大家跳》、《永宁调》、《合脚跳》、《甩手跳》、《蛮调》、《单打脚》等”。在纳西族原生形态舞蹈中,许多舞蹈都是以圈舞的形式展示,包括前面讲到的“热美蹉”。为了对纳西族舞蹈的理解和归纳,我们把纳西族一些传统舞蹈都归纳到纳西族“打跳”种类,如“喂默达”“阿丽哩”等。“打跳”舞蹈里的“笛子舞”(打罗蹉)、“葫芦笙蹉”、“默达蹉”等2015年被丽江市古城区政府列入第四批非遗保护项目 。

  “打跳”是纳西族地区最为常见和普及程度较高的一种舞蹈形式。一到傍晚,纳西族人民就会在宽敞的场地和广场打跳起来,参与打跳的一般为中老年妇女。逢年过节,特别像“三朵节”、“三八妇女节”,由政府牵头企业赞助开展“打跳”比赛,来自丽江各乡镇的打跳队伍积极参与,“打跳”人群遍及丽江古城、红太阳广场、黑龙潭公园、束河古镇四方听音广场和白沙等地。“打跳”从早到晚,参与人员之多、规模之大,可谓壮观!纳西族“打跳”因节日的不同导致参与人群不同,像“三八妇女节”参与打跳的中老年妇女偏多,而到了“火把节”参与的年轻人偏多,由于丽江是一个旅游城市,参与“打跳”的人群除了当地人还有许多游客。“打跳”是纳西族一种传统的舞蹈形式,从早前带有祭祀功能已经转变为以自娱自乐为主,风格从悲伤转变为欢庆。由于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变化,“打跳”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现今无论是参与人数和规模都不及以前。

  五、白沙细乐的舞蹈和其他舞蹈

  “白沙细乐”亦称“白沙细梨”“别时细梨”,是一部集器乐、歌舞为一体的纳西族大型古乐。“白沙细乐”的起源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南宋末年,元军入滇时传入丽江。一种认为“白沙细乐”起源于纳西族民间。“白沙细乐”是一部感情丰富、艺术性较高的宛如乐歌舞交响诗,2011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白沙细乐”从序曲开始共有十个乐章,其中的“赤足舞曲”“弓矢舞曲”“云雀舞曲”“美丽的白云”四章中有唱有跳,这些乐曲多在送葬时奏跳,以此来超度死者亡灵,祈福死者。通过查阅资料和走访调查,现今的四个乐章的四种舞蹈(赤足舞、云雀舞、弓矢舞、白鹤舞)的跳法已基本失传。现今的“白沙细乐”都以器乐和歌唱为主,基本看不到舞蹈表演,“白沙细乐”已经从先前的祭祀功能转变成为今天的以自娱自乐和商业表演为主的一种纳西族民间艺术形式。

  纳西族从古至今都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也是一个善于学习外来文化和保护自己传统文化的民族,纳西族除了信仰自己的东巴教外,还信仰佛教、藏传佛教、道教等。历史上出现过诸多的宗教舞蹈,虽许多失传,但对现存的舞蹈影响深远,可以从现存的舞蹈看到曾经舞蹈的影子。通过文献考究,我们课题组成员对白沙壁画和丽江一些寺庙的实地走访,在白沙壁画和玉峰寺壁画上看到了许多的舞蹈形象,舞蹈形象反映当时纳西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形象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在“纳西族古代舞蹈和舞谱”一书中,记载的舞蹈还有“喇叭跳神”、“刀舞”、“龙灯舞”、“口琴舞”。藏族也有“刀舞”;汉族有“龙灯舞”;彝族有“口弦舞”,通过考证,“喇叭跳神”是藏族舞蹈“羌姆”在纳西族藏传寺庙的流传和再现。现今丽江喇叭寺庙有法式活动,来自香格里拉的喇叭就会在寺庙跳“喇叭跳神”。从纳西族居住的地域和民族交融看,纳西族与藏、彝、白、普米、傈僳等民族世代交错杂居,民族文化和民族舞蹈历史上相互交融和影响,纳西族也是一个受到汉文化影响较深的少数民族。所以纳西族的“刀舞”“龙灯舞”“口弦舞”也是各民族相互交融的结果。

  通过对纳西族原生形态舞蹈调查和研究,纳西族的原生形态舞蹈保存形式较好、种类较多,能够从不同侧面反映纳西族的历史、艺术、宗教等民族文化方面的情况。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纳西族人民的生活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有的许多传统舞蹈已经从先前的功能转变成为人们消遣的一种娱乐方式,原生形态舞蹈生存所依赖的生态环境和传承人的逐渐消失,原生形态舞蹈生存和发展面临危机。虽然国家出台了许多保护传统文化的法律法规,相关机构部门对纳西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做许多的工作,许多专家和学者为纳西族传统舞蹈的保护和传承做了许多的探索和研究,纳西族原生形态舞蹈的保护和传承也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绩,但不得不承认,纳西族的原生形态舞蹈离我们越来越远,许多舞蹈逐渐消失。如何真正切实有效的保护好纳西族原生形态舞蹈,需要大家共同参与,相信通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纳西族原生形态舞蹈一定会得到很好地保护和传承。

  注释:

  ①纳西族简史编写组.纳西族简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

  ②纳西族简史编写组.纳西族简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

  ③资料来源于丽江市非物质文化中心.

  ④和云峰.本是同根生——纳西族“勒巴”与藏族“热巴”源考.流辩.今析[J].西藏艺术研究,2007(01).

  参考文献:

  [1]刘金吾.舞蹈王国再探[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

  [2]王晓晗.浅谈原生态舞蹈的挖掘保护和发展[J].戏剧之家,2014(13).

  [3]张丽兰.纳西族民族民间歌舞曲“窝热热”基本形态初探[J].大众文艺,2014(14).

  [4]和云峰.本是同根生——纳西族“勒巴”与藏族“热巴”源考.流辩.今析[J].西藏艺术研究,2007(01).

  [5]纳西族简史编写组.纳西族简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