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插画在中国被人们俗称为插图,严格来说插画更是一种视觉艺术表现形式,而这种视觉艺术表现形式就是将绘画与设计紧密结合。文章的研究对象就是分析插画艺术中的色彩美学研究,从插画艺术的产生与特性上来进行技术、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研究,以及色彩美学中的原理、配色原则在插画艺术中的应用和色彩视觉效果的各种因素对插画的影响,研究色彩设计在插画创作中运用的意义和方法。
关键词:插画艺术;色彩美学;色彩设计
中图分类号:J2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4-0034-01
一、插画艺术中的色彩特征
1.插画的涵义。到底什么是插画?简单来说插画就是指在书刊等各个刊物中所插入的图画。在这些书刊当中,为了对正文的内容起补充说明或艺术欣赏作用,有的在正文中间附有插画,有的则会采用插页的方式将插画放到其中。
2.插画色彩的演化。在文字出现之前,人类为了记录生活、表达情感、就会用图画的形式将生活记录下来,这些图画的表现生动而形象,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由于当时的资源匮乏,人们只能把图画绘制在岩壁上、器物上、身体上。当时没有丰富的色彩,更没有齐全的颜料,人们为了上色就只能用血液和已知的几种矿物当作颜料。由当时人类发展的历史阶段所决定,在这个阶段的岩画、壁画、器物上的图案等不论发现的地区和年代,大都是红褐、红黑、黄褐、黄白几种色彩。
二、插艺术中的色彩美学
对于色彩的研究,可以知道色彩有其独特的学术体系,由于色彩复杂多变,体系庞大,因此色彩可以说在插画创作中是需要大量的色彩理论知识和感性支撑的。
1.色彩的基本原理。人们的色彩感被唤起,不是因为色彩本身,而是由于光的存在,光照射到物体上而产生各种各样的颜色,所以说光是唤起人们色感的关键所在。
2.插画色彩的属性。色彩的种类在自然界中是无极限的,在色彩学中我们把色彩分为两类:有色彩与无色彩。有色彩指所有在光谱中的色彩,由红、黄、蓝光学三原色混合而成被称为有色彩,黑、白、灰则被称为无色彩,在可见光谱中并不包含它们,因此称不上为色彩。但是,它们在插画艺术中有着完整的色彩性质与特殊的表现效果。色彩的三属性包括:色相、明度和纯度。通常我们将色彩的相貌称之为色相,色彩的明暗程度被我们称之为明度,色彩的鲜浊度被称为纯度,也称饱和度。另外,在绘画设计中,我们经常把纯度不高的色彩称之为“灰色”,而在我们创作中最为常用的色彩就是“灰色”。
3.色彩的感受。我们通常把客观色彩世界引起的主观心理感觉称之为色彩的感受:(1)色彩与温度。色彩的冷暖不是用温度来衡量的,它是人体本身的经验赋予我们的一种感觉。在色彩学中,色彩分为暖色、冷色和中性色,从红、橙、黄到黄绿色称为暖色,以橙色最暖;从青绿、青、蓝、青紫色为冷色,以青色为最冷;紫色是红与青色混合而成,绿色是黄与青混合而成,因此是中性色;(2)色彩与味道。颜色与气味有共感联系已经成为人们的普遍认识。人们看到不同颜色时会产生不同的味觉,这也是人们的生活经验的反映。色彩也具有酸、甜、苦、辣、咸、涩等味觉感,例如:一个果实,没有成熟时,可以用酸来形容,这是它的色彩以绿色为主,加上黄绿色;当果实成熟时,用甜来形容,这首果实就以黄色、橙色、红色及其亮色来形容。黑色和褐色会想到苦,例如咖啡和中药,红色会联想到辣 ;(3)色彩与情绪。不同的色彩会使人产生不同的感受,颜色能够影响和改变一个人的情绪。在众多色彩中,明亮的暖色给人活泼感,例如:粉色,黄色,绿色。深暗色给人忧郁感。
三、插画艺术中的色彩设计
1.插画配色原则。当不同的色彩搭配在一起时,色相彩度明度作用会使色彩的效果产生变化。两种或者多种浅颜色配在一起不会产生对比效果,同样多种深颜色合在一起效果也不吸引人。但是,当一种浅颜色和一种深颜色混合在一起时,就会使浅色显的更浅,深色显的更深,这就涉及到了插画的配色问题。在插画创作中,配色原则包括:统一与变化、节奏与韵律、均衡与强调。
2.插画色彩组合模式。插画色彩对比。色彩对比就是来自不同颜色间存在的比较关系,它形成色彩艺术的真正动力,色彩对比包括:补色对比、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冷暖对比。插画色彩对比是将两个以上的色彩放在一起,通过对比的手法使得对比双方或多方的差异清晰可辨,而对比是为了整体画面的和谐统一。
3.插画色彩的个性与喜好。不同的人对色彩有不同的认识,从而形成一定的差别。从每个人对色彩的认识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喜好和性格。这种差别受到了不同的民族、地域、文化等的影响,更与一个人的性格、爱好、文化水平的影响。
四、结语
目前插画的创作形式不再像以前一样单一,反而呈现出表现手法多样,与各种艺术形式相结合,插画设计运用的创作材料也更加的丰富。伴随插画师在国内画展的增多,更多的人通过画展对插画有了更多的了解,中国的插画艺术也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余凤高著. 插图的文化史[M].新星出版社,2005.
[2]赵江洪编著. 设计心理学[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