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谈“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下旬刊 热度: 16376
李媛媛

  摘 要:“造化与心源”即“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论,“造化与心源”论对中国画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在中国画艺术中被广泛运用,是中国画所特有的艺术特征,是中国画在世界绘画史上独树一帜的根本。本文从“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一艺术理论的起源出发,主要阐述了其美学内涵和辩证关系,强调用意象之形,意象之色彩等,表现创作主体对世界的认知。揭示了创作过程是一个物我交融的过程,深刻阐释了这一理论对中国画创作的深远影响和命题意义。

  关键词:产生;内涵;辩证关系;中国画创作;艺术运用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4-0025-02

  “造化与心源”即“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论,也就是中国画中写生与创作的基本点,其不提倡再现自然,而是观察自然、写生自然,将自己的艺术思维融于画中,追求自然的意象性表现,把客观现实的形神与画家主观的情思有机地统一起来,从而完成中国画的创作。“造化与心源”论对中国画千年来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在中国画艺术中被广泛运用,是中国画所特有的艺术特征,是中国画在世界绘画史上独树一帜的根本。

  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产生与内涵

  从古代开始就有许多画家一直在探讨中国画的创作思想,并且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艺术理论。从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迁想妙得”以来,师法造化一直是创作实践的主流。“心师造化”是南朝姚最在《续画品》中提出的主张,实际上便是“立万象于胸环”。到了唐代,画家张璪提出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它阐述了画家创作的全过程,反映了客观事物与主观思想情感之间的内在要求。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深刻的反映了艺术创作者与外界客观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造化”指的是客体,即作为绘画对象的客体,“心源”指的是主体,即作为艺术家的主体。总体来讲是把艺术家对自然物象这种绘画客体与艺术家本身的主体情思的有机的结合起来了。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倡导人们要以自然为师,学习自然,要师法自然。画家要深入自然,深人生活,体会自然界的理,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融合自身的“心思”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创造出感人的艺术形象。

  二、“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辩证关系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二者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的统一体,前者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后者是艺术的根本准则。

  (一)外师造化

  “外师造化”是基础,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是画家从客观现实中汲取的创作素材,通过整理和提炼,并且溶入了画家的思想感情,强调了客观对象的审美观察。造化就是作者描绘的客观物象,是作者通过观察、认识客观物象,造化既包括所描绘的自然环境,也包括作者生活过程中接触的人文环境。这些都通过眼睛立于胸中,心通过客观事物的涵养和充实,再修炼胸中之万象,使万物渗透到画家的意识,情绪,以手偶得。

  (二)中得心源

  “中得心源”是艺术创作的根本原则。“中得心源”之“心”就是思,要求作者择选取舍自然景物,考虑到整体布局,反复推敲的作画。荆浩认为:“思者,删拔大要,凝想感物。”这句话是对“思”进行全面思考的方法,要求作者能从繁琐的物象中求规律,将复杂之形体进行主观归纳,伴以情感、兴趣、感受,想象等因素作用,创造出反映自己思想境界的作品。

  三、“造化与心源”论在中国画艺术中的运用

  中国画作品是画家内心深处的情感抒发,是伴随着画家的创作热情和艺术思维的精彩显现,所有优秀的国画作品无不浸润着画者的思想感情和个人意志。中国画中的写生就是写“物之生意”,物之生意就是事物的情趣、内涵和精神,所以中国画在漫长的发展中除了对物体“形”的研究和把握,更是把物象的“气韵”、“神韵”、“情韵”等“神”的追求提高到首要位置,对于物象的“神”的表现融合了画家的情感和意志,凡是有着卓然成就之画家的独特的艺术创作,无不是从师“造化”得到灵感,再从“心源”中融以画家情感,最后得到完美的中国画艺术再造,一句话,“造化与心源”就是中国画创作的一切。

  (一)重视写生的基础要素

  无论东西方绘画都非常重视写生。西方绘画的写生英文为“Sketch from nature”,意思就是“源于自然的草图”,这与中国画“师造化”的宗旨是一致的,但写生的方式完全不同。写生方式在西方绘画中的兴起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科学理念的传播以及艺术的关注重点从宗教信仰向现实生活的转变相关,它的基本特征是将人和自然当作研究和表现的对象,即画家去理解、分析和感受拟表现的客体,并进行细致的刻画记录,然后再搬到画面上进行形式表现。西画在表现的形式和内容上是完全忠实于客体的。而中国画中的写生的内涵则丰富的多。中国画的写生也有像西画一样的忠实于客体的形式,如宋朝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诗中写道:“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就是讲述了边鸾和赵昌两位画家在花鸟画创作中重视写实性写生的事迹,而唐朝韩干论画马时对皇上说:“臣自有师,陛下内厩之马,皆臣师也。”也强调了写实性写生的运用。所谓“目师华山”就是指画家在“师造化”的过程中,首先要认真观察自然,深切感受自然景物的内在奥秘,从而发现别人所未发现的特殊之美。通过对真实自然的细致观察,在画家脑中形成“有意之象”,使“自然之景”转化为“眼中之景”、“心中之象”,从而产生创作激情,故称之为“化境”。它的关键不在于面对物象进行科学理性的研究分析和表现,而在于从物象表面特征中提炼意象化的图式。

  中国画家在对自然物象进行观察时,要能从中看出有美感和内涵的内容来,“师造化”就是能通过自然物象的外在印象和感觉,来触发画家内心情感的共鸣,并对其产生艺术思维的深层理解,达到一种景与情之间的融合呼应,才能在创作中表达出独特的意境。写生就是面对自然物象,利用不同的工具载体将潜心观察的感觉和体会用速写或描写的方法画出来。一个好的画家有着不同寻常的观察力和全面的艺术修养以及艺术加工的手段和能力等综合素质,面对自然物象能看出其所特有的风格内涵,并通过全面认识和理解将其升华到更高的艺术境界。即使面对平常的景物,也能从中找出不平常的东西,发现和寻找出其新的表现形式及艺术语言。

  (二)强调创作的主观意识

  中国画的创作更多的表现为一种主观意识。通过充分的写生实践之后,以审美艺术思维对写生对象进行观察、研究、概括、取舍、剪裁、组合、归纳,将客观物象逐渐转化成心象,不断储存在大脑的记忆中。在这种不断渐进的创作思维过程中,心象得到逐步的完善和丰富,渐渐形成最后的墨象。物象是现实的,客观存在的,画家在观察研究客观物象时,由视觉反映给大脑留下记忆形象,这就是心象,心象是抽象的,主观虚空的,它具有可变性。由心象再经过画家艺术情感的催化,有意识地通过笔墨以各种绘画形式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形象就是墨象。相对于心象而言,墨象是实实在在、有形有迹的。将墨象进行组合排列,就构成了意境深远的画面。墨象是画家写生客观物象后,对物象进行心象的再创造,是画家艺术思维的结晶,具有艺术生命力,墨象在脑中成形后,画家情之所至,便有感而发,挥毫泼墨,“直抒心意”,把心象在画纸上转化为墨象,这就是中国画的创作过程。

  四、“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对中国画创作的启示

  艺术家进行创作,必须能够认真观察自然世界中丰富的各种表象和无限的变化,但反映了自然界并不一定就等同于艺术创作,如何能够反映出自然世界真实的本质特征,如何能够真实确切地表达出艺术家对于自然和生活的观察、感受、情绪和态度,如何能够创造出符合艺术规律的艺术作品,仅仅依靠机械地模拟临摹是远远不够的。单纯化的自然形态或是单纯化的心理感受的表达,在艺术作品中很难具备独立的意义;而与此相对应,一件艺术品同时具有双重意义,它既将人的心理感受物化,又将自然界幻化成为主观意识的媒介。这不仅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抽离自然物象的依据,也是欣赏中国传统艺术的心理基础。艺术形象既源于自然界的客观事物,又融合了艺术家的主体思想情绪,它的创造需要造化与心源的相互作用和完美结合。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