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这首由李清照作词,苏越作曲的艺术歌曲《月满西楼》。轻缓,流行,古典是首歌的主要特征,忧郁,惆怅,凄苦贯穿了整首歌曲的始末。本人将通过介绍这首艺术歌曲的背景,词义中所蕴含的情感,调式调性的特点,以及如何进行演唱表达等方面进行分析,具体阐这首艺术歌曲的一些个人体会。
关键词:《月满西楼》;诗词;调式调性的特点;艺术表现
中图分类号:G6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4-0018-01
一、对《月满西楼》这首诗的解读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一剪梅》
这首艺术歌曲的词作者正是素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北宋诗人李清照,歌词来自于李清照所创作的《一剪梅》,经作曲家苏越之手,将这首诗改编成为现代艺术歌曲,诗与曲的完美融合以及更丰富的情感表现力。
1.词的创作背景。李清照少年时就以诗名而声动京城,有出自宋王灼《碧鸡漫志》中对李清照的描述:“才力华瞻,逼近前辈”。后嫁与赵明诚后,她诗词创作的强大动力又来自于与赵明诚的伉俪情深,而这首词是写李清照在于赵明诚离别之后独自一人饱尝相思之苦的心境。其中“独上兰舟”就是描写了词人在离别丈夫后,独自出游、相伴无人的场景。
2.词意解读。深秋之际,红荷凋零,余香残留,竹席生寒,阵阵凉气袭人。换下了单薄的衣衫,独自乘船散心游走。不知是谁从远方寄信而来?天边飞过一群大雁,皎洁的月光洒满西楼之上。纷飞的落花,飘零水面,正应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回想你我即便身处两地,却也有着一样互相思念的心。无法消除离愁别恨之情,惆怅刚刚从眉头消去,却又涌上心头。
3.作品《月满西楼》的曲创作背景。苏越在《月满西楼》这一作品中,将神州古典诗词与流行歌曲接洽起来这一艺术创作形式得到完美的展现。在作品中,曲作者不拘泥于古曲的模式,而是根据现代人对艺术的美进行再编创。既延续了古典音乐的经典,同时又将现代音乐的元素引入其中,在曲式、配器及演唱等方面都给人一种现代感。
二、音乐本体分析
1.调式调性的特点。本首歌曲采用了单二部曲式结构,前有引子后有尾声。A/B两段运用“同头换尾”的创作手法。调式调性上采用了七声雅乐羽调式,传递出的忧郁、暗淡的情绪,尤为贴切。间奏运用了“重复”的手法,反复出现的旋律形成回转绵延的情景。艺术歌曲以平静淡然且富有内涵的旋律将抽象复杂、不易捉摸的内心感受淋漓尽致得展现出来,更容易引发听众的共鸣。B乐段的旋律,与前段的平静形成反差,直抒相思与别愁,形成先抑后扬的对比。
2.旋律与歌词完美结合。从主题线连续进行的形态看,这首艺术歌曲与词的四声特点相结合,将级进和跳进采用水平式、环绕式等类型综合运用,旋律清新流畅、丰富、充实。并始终贯穿全曲的伤感情绪,让我们似乎看到此人在洒满西楼的柔柔月光中凭栏远眺,独自看向雁字回时,那样孤独、寂寥、冷清。主题采用鱼咬尾的写作方式作为发展手法,使旋律得以贯穿。而并列的句式用同头换尾的方式进行写作,将作者的乐思得到进一步巩固。
三、歌曲的艺术表现
“红藕香残玉簟秋”,词的起句便把对整篇的情绪带入,细细品味这句话也有别样的精致之处。有人赞赏其“精秀特绝”;也有人称此句有“吞梅嚼雪、不食人间烟火气象”。“红藕香残”描绘了户外之景,“玉簟秋”描写的是室内之物。整句色调清丽,意象深远。一句话既点明了时间,同时刻画了四处景色。寓情于景,烘托出词人的情怀。这首歌曲的旋律也是紧贴这首词的风格,其清新流畅的特点在歌曲中得以延续,这样的旋律轻易地带动起词作者想表达的情感。旋律一起一伏,将声音控制在一放一收之间,先遥望后回看,远观之处,花开花落,如同悲欢离合人事之征;回首枕席之凉,正如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如此引人入胜。“轻解罗裳,独上兰舟”第二句迎合上一句所设定的情景,有了更生动形象的表达和描绘。尤其“轻”字,画龙点睛般写出了作者的心境,淡然、悠闲而又素雅的一个动作,而后一个“独”字便给了作者的淡然一个最合理的解释。 “云中谁寄,锦书来。”直抒情感,思君不见君,望眼欲穿盼音讯。挑明作者的愁绪之源,对之前的朦胧作了进一步的发展,情感色彩愈加浓烈。最后“月满西楼”把之前所有沉淀的情绪一齐涌出,使整首作品的情绪达到一个高潮。“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处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却上心头。”前四句委婉的表达在后面得到了完全的释放,使歌唱者在本段将情感淋漓尽致地宣泄出来。
听罢《月满西楼》这首作品,只觉满怀离情别思。而当自己学习并演唱了这首作品的时候便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很容易将自己带入这首作品的感情中,直到自己的心绪完全随着歌曲而起伏。再次通观全篇,词人将自己的相思之情以细腻委婉的笔触抒发,新奇的意境仅仅来自于平常无奇的文字。此词也恰到好处地诠释了李清照细腻深婉的风格,因为她正是以自己最特有的角度和方式去感知人类最普遍的一种情感,既同样地表达了相同的思绪,而又不同地描绘了别样的心境。
参考文献:
[1]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
[2]陈旭.中华好诗词(爱情篇) [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