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析《搜神记》中的梦兆故事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下旬刊 热度: 16127
陈新新

  摘 要:东晋史学家干宝所著的《搜神记》是一部志怪小说,搜集了古代的神异故事共四百五十四篇,开创了中国古代神话的先河。故事大多篇幅短小,情节简单,设想奇幻,极富于浪漫主义色彩。本文选取了其中的梦兆故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渊源、故事文本及其影响试图为梦文学的发展理出一条线索,以期促进梦文学的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搜神记》;梦兆故事;梦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4-0013-01

  一、梦兆故事的渊源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与梦相关的诗歌虽仅有《小雅·斯干》和《小雅·无羊》两篇。《小雅·斯干》中梦见熊罴,预示生男,梦见虺蛇则预示生女,这是古人一种原始的依据梦象来推断生育男女的观念。《小雅·无羊》中梦见蝗虫变成鱼是丰年的兆头,梦见龟旗变鸟旗预示家族兴旺人丁多。这也足以证明先民已经初步具备了把梦融入文学的意识。

  另外,先秦诸子散文如《庄子》、《墨子》、《列子》等,以及《左传》、《史记》等史书,都有大量的关于梦的记载。傅正谷先生认为,“《左传》是先秦史籍中记梦最多的,据不完全统计,比较重要的就有二十多条。”①《晋书·艺术传》:“丘明首唱,叙妖梦以垂文。”即明确指出《左传》首创的叙梦传统对后世叙事文学的深刻影响。②

  “《史记》中也有许多记梦条文。这些梦事作为历史写进《史记》之中的。如武丁梦(《殷本纪》)等这些早己为人熟知的梦事,就是司马迁以之为历史的确证。”③把梦事作为史实写进史籍之中,这是中国古代史学的一个特色,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中的一个奇特有趣的现象。

  二、简介《搜神记》中的梦兆故事及其三种类型

  《搜神记》是干宝辑录的一本志怪总集,其内容包含了神仙、鬼怪、地理、博物、梦幻等等,在当时影响巨大。《搜神记》中的母题非常多,如仙人术士母题、神灵母题、妖祥卜梦母题、鬼魂母题等等。据统计,《搜神记》中与梦相关的故事约有42个,有反映报仇的、有反映死亡的、有反映疾病的等。《搜神记》中记载的梦兆故事,涉及到政治、婚姻、死亡等许多方面,它们或宣扬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或表达对情感需求的追求,或表达死生天注定的命运的无奈。

  (一)君权神授的政治梦兆

  《搜神记》中记载了许多带有政治色彩的梦兆故事,比如象征帝王诞生的梦兆,象征获得权贵的梦兆等,这些奇异的梦大都预示着国运的昌盛、个人的荣辱。 例:《孕而梦月日入怀》

  孙坚夫人吴氏,孕而梦月入怀,已而生策。及权在孕,又梦日入怀。以告坚曰:“妾昔怀策,梦月入怀。今又梦日,何也?”坚曰:“日月者,阴阳之精,极贵之象。吾子孙其兴乎?” ④

  孙坚夫人吴氏梦月入怀而生策,梦日入怀而生权,孙坚说此乃极贵之象,就是说他们都有可能成为皇帝。《搜神记》中记载的这些与政治相关的帝王梦、权贵梦,一方面反映了古人“对日月、神龙等意象所具有的神圣意义的认可与崇尚”,另一方面更是突出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对权力的极度渴望。因为,无论是梦天或梦日月,都是统治者为自己寻找的神灵庇佑,他们借助神秘莫测的梦来神化自己是“天之子”,其终极目的是为维护自己的统治,稳定政权,获取民心,宣扬君权神授的政治观念。

  (二)情感追求的婚姻之梦

  1.人神恋

  男婚女恋是满足人们情感需求的一种基木表现形式,也是社会伦理中的重要事情之一。但在封建时期,受门阀、等级、贫富观念的制约,许多男女都不能获得理想的婚姻,他们只能在梦境中寻求安慰。《搜神记》中记载了一些有关婚姻的梦兆故事,书中所录的那些以梦来订姻缘的大多是人与神鬼之间的婚姻。 例如弦超与神女篇讲述的是弦超夜梦神女,在梦中知道了神女的身份和卜嫁原因,后果如其梦,现实中神女来就,并与之结为夫妇。这种梦中的理想婚姻成为了现实,反映了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美好婚姻的向往。

  2.冥婚

  世间人有男欢女爱,有时人们为求平安也会给未婚死去的亲人寻找配偶,即人与鬼或者鬼与鬼的婚姻,这叫做冥婚或阴婚,也称幽婚、鬼婚。这种冥婚故事的结局就不美好了,因为它涉及到了死亡,梦者要死去与鬼魂成亲。如“蒋山庙戏婚”条所讲:会稽韩、王、刘三人醉游蒋门庙,因戏言与庙中妇人像相匹配,结果夜晚就梦庙神蒋侯来为自家女子招婿,告知他们将会在某日迎亲,三人大惧,备三牲以祭祀蒋侯谢罪,但蒋侯又入梦告知他们不容悔改,不久三人就死亡了。这种冥婚与死亡相伴,更使人们相信鬼神实有,且其意志不可逆转加剧了人们对死亡梦兆的恐惧。

  无论是与神人结合的美满婚姻之梦,还是与鬼神匹配招致凡人死亡之梦,都是对魏晋时期社会风俗的一种表现。《搜神记》记载的梦兆中的理想婚姻变为现实,即是反映了时人对美满理想婚姻的渴望,而冥婚梦兆则是对古时婚姻习俗的一种传承表现。

  (三)无可奈何的死亡之梦

  死亡是人类无法避免的命运,人们一直都恐惧死亡,尤其是古人。古时科学落后,人们对自身的生理现象认识有限,人们在无法解释一些奇怪的死亡时,就把人的死亡归咎于鬼神,因为古人相信鬼神是存在的,而梦就是人与鬼神相沟通的“桥梁”。人死前后会有梦兆预示,而且梦见的死亡是不可逆转的,所以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就常表现在预示死亡的梦象上。

  《搜神记》中记载了许多有关死亡的梦兆故事,这些死亡梦兆故事都表现出一种神谕的不可违抗性和死生天注定的沉重的命运之感,也暗示着由于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局更替频繁、战争连年不断,造成人们的生存境况十分险恶,他们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所以对死亡充满怀疑和恐惧。例:《道士梦死期》

  吴时,嘉兴徐伯始病,使道士吕石安神座。石有弟子戴本、王思二人,居住海盐,伯始迎之以助。石昼卧,梦上天,北斗门下,见外鞍马三匹,云:“明日当以一迎石,一迎本,一迎思。”石梦觉,语本、思云:“如此,死期至,可急还,与家别。”不卒事而去。伯始怪而留之。曰:“惧不得见家也。”间一日,三人同时死。

  三、《搜神记》中梦兆故事对后世的影响

  《搜神记》只是志怪小说,但是它的后世影响大大突破了小说的限制,在戏剧、诗歌等领域都有它的“印记”。《搜神记》内容丰富,语言雅致清峻、曲尽幽情,艺术成就在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独占鳌头,对后世影响极大。它不但成为了后世志怪小说的模物,又是后人取材之渊薮,传奇、话本、戏曲、通俗小说每每从中取材。

  唐传奇中与梦有关的名篇有沈既济的《枕中记》,李公佐的 《南柯太守传》,白行简的《三梦记》等等。其中有些是《搜神记》中改编而来的,如《枕中记》是从《搜神记》中的“焦湖玉枕”演变而来。

  《搜神记》中的故事,有些被后人改编成了戏剧,如《东海孝妇》后被元代杂剧家关汉卿改编成了名剧《感天动地窦娥冤》,催人泪下;著名黄梅戏《天仙配》也是根据《搜神记》中的《董永》改编而来,这些都是根据内容加以改编的,与梦相关的戏剧也大量出现。如关汉卿的《西蜀梦》,马致远的《黄粱梦》,汤显祖的“临川四梦”——《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这些都是戏剧中的名篇。

  梦不但在唐传奇小说和宋元戏剧方面多有涉及,就是唐诗宋词中也多有提及。如“诗仙”李白也曾写过记梦诗—《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七言古诗。李白这首传世之作,内容丰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晚唐诗人李商隐更是在其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梦意象。《无题二首》:“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总之,从梦文学的发展轨迹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搜神记》在志怪小说发展史上所起的承上启下的作用,梦在文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日益提升和扩大,它不但是人生活的一部分,也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文学的一部分。

  注释:

  ①③傅正谷.中国梦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351-35,352-353.

  ②陈才训.源远流长一论<春秋><左传>对古典小说的影响[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88.

  ④干宝原(晋).黄涤明(译注)搜神记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

  参考文献:

  [1]刘文英.梦的迷信与梦的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2]景中(译注).列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

  [3]王符(著).张觉(校注).潜夫论校注[M].湖南:岳麓书社,2008.

  [4]杨俊.《搜神记》中梦兆故事的文化内涵[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02).

  [5]韩团结.《搜神记》梦主题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