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战国策》中的刺客形象分析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下旬刊 热度: 16166
张婷

  摘 要:《战国策》用文学化的叙事语言,生动形象地记载了战国时代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外交政策,反映了战国时代“士”阶层的崛起。其最突出的文学成就在于塑造出了众多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其中热情讴歌了多位侠义之士的豪情壮举,本文以分析《战国策》中的刺客形象为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士为知己者死”的渊源与内涵。

  关键词:《战国策》;刺客 ;人物形象 ;士为知己者死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4-0010-01

  一、《战国策》中的刺客形象

  《战国策》①中热情讴歌了多位侠义之士的豪情壮举,其中作为刺客的“侠”,是一种游离于统治集团之外、不受权势拘束的人物。他们以自身的标准决定行动,重义轻生,感情激烈,显示出具有平民意味的道德观。《战国策》中有三位刺客形象刻画的深入人心——豫让、聂政、荆轲,本文在第一部分将书中三位刺客形象作一一分析。

  (一)豫让——士为知己者死

  《赵策一·晋毕阳之孙》②记载,晋国义士毕阳之孙豫让,起初臣事范氏、中行氏,并没有受到赏识重用,后投效智伯,受到智伯的信任和重用,但后来三晋分智氏,赵襄子最怨智伯,竟然将智伯的头颅为饮器以解恨。豫让为报答智伯的知遇之恩,决心刺杀赵襄子。他首先“变姓名,为刑人,入宫涂厕,欲以刺襄子”,未果,又“漆身为厉,灭须去眉,自刑以变其容,为乞人而往乞”,为了不被旁人识破,竟“吞炭为哑,变其声”,豫让如此牺牲自己,就是为了“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之仇矣”的信念。在正面刺杀赵襄子时,豫让毫不掩饰逃避,面对赵襄子的质问,他以“知伯以国士遇臣,臣故国士报之”答之,最后,赵襄子被其感动,允许其刺衣以明志,豫让拔剑三跃,呼天击之曰:“而可以报知伯矣。”虽事未成功,但心已尽矣,之后就伏剑自刎而死。

  豫让行刺赵襄子,并非出于智伯的嘱托,也不为私心己利、立功扬名,驱使他如此的完全是忠心、正义和对知己真挚的情感,他舍命为智伯复仇,用生命捍卫智伯的尊严,也用生命谱写出“士为知己者死”的慷慨悲歌。在豫让死之日,“赵国之士闻之,皆为涕泣”。

  (二)聂政——为知己者用

  《韩策二·韩傀相韩》记载聂政本是轵地深井里的一名屠户,“避仇隐于屠者之间”。严遂与聂政交往,以深情厚谊相待,“奉黄金百镒,前为聂政母寿”,身为孝子的聂政虽十分感动,但以“老母在,政身未敢以许人”拒绝了严仲子的请求,并且拒绝了赠金。在多年后,为去世的母亲服丧期满,聂政没有忘记严遂的知遇之恩,“老母今以天年终,政将为知己者用”决定履行诺言,为严遂所用。聂政单刀匹马在东孟盛会上刺杀国相韩傀,在逃走无望的情况下,聂政为了避免牵连严遂和家人,“因自皮面抉眼,自屠出肠,遂以死”,以极其残忍的方式结束了自己义薄云天的生命。文章最后记载韩人取聂政尸体置于街市之上,欲以千金购其姓名,很久都没有人知道是谁。聂政的姐姐聂嫈,为了彰显弟弟聂政的侠义之名,刚烈地自刎于聂政身边。

  豫让用生命高呼“士为知己者死”,但他也抛弃了家庭和妻子儿女,而聂政却是求得忠孝两全。聂政隐遁于市井之中,虽为“布衣之士”,但他恪守道义又忠于亲情,面对严遂的重金相助,他本着“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道德礼义婉言拒绝,但心底却感激他的知遇之恩,在母亲百年之后,愿意“为知己者用”,聂政为严遂刺韩傀表现出了一种杀身成仁的侠义精神。

  (三)荆轲——慷慨赴难,视死如归

  《燕策三· 燕太子丹质于秦》中描塑造了一位机智勇敢的侠义之士——荆轲。荆轲接受刺秦任务后,自知此去定难返回,于是与友人慷慨诀别。《战国策》中描写了易水送别的场景,氛围异常慷慨、悲壮。在戒备森严的秦庭之上,面对威风凛凛的秦王,秦午阳“色变振恐”,这引起群臣的怀疑,此时,荆轲镇定自若“顾笑武阳”。向秦王献图,可惜没有刺中秦王,反被秦王刺伤,“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秦王“目眩良久”。

  陈平原先生在其书中提到:“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之小者,为友为邻。③”如果说豫让、聂政的牺牲是为了感恩于某个人,那么荆轲的牺牲远不仅仅是为了感恩于某个人,而是在国家危亡时,为了国家和民族大义,面对如狼虎一般的秦国没有退缩,慷慨赴义。一垂荆轲泪,千年壮士魂。刺秦虽然失败,但荆轲的英雄气概却为后世传颂不休。陶潜有诗《咏荆轲》赞曰“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陆游云:“悲歌易水寒,千古见精爽。”清代诗人龚自珍赞荆轲“江湖侠骨”。

  二、分析“士为知己者死”

  从客观上讲,行刺计划如果失败,那么行刺本身就没有了意义。那为何关于刺客的故事却历来被人们传颂且在文学作品中不断出现?究其原因,在于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历来被中国人所看重的精神价值——仁义。司马迁在《史记》论赞中说到:“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望也哉!”④这里的“义” 归根到底是通过刺客的“士为知己者死” 体现出来的。

  (一)先秦“士为知己者死”的背景渊源

  “仁者,人也”,我们所说的“仁” 指的是这样的一种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心意感通,亦即是“以心换心”。⑤这种以心交心的关系在古代社会很早就已经出现,“士为知己者死”虽然最早出于《战国策》,但“士”早就有重友的传统。在《孝经·谏诤》中就有“士有诤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的记载。《诗经·王风·黍离》中“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也吐露了一种知己难求的无奈。《楚辞·九歌·少司命》中的“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就传达了一种相知相识的真挚情谊。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知音故事成为传颂千古的美谈,“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更让“知己”之情具有了牺牲精神的内涵。

  从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看,在春秋战国时代,群雄纷争,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争斗不断。动荡的社会现实也使得众多的能臣义士流落于市井之中,他们虽有抱负之心,却无实现之力。而各诸侯国、各个权利集团之间为了自身的利益,广揽贤士能士,养士之风盛行,这让众多困于乡里市井的侠烈之士感恩于礼遇,故视那些礼遇他们的人为知己,甘于为其所用,甚至献身牺牲。

  此外,侠义之士慷慨就义的牺牲精神与当时“舍生取义”思想亦有着紧密联系。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界百家争鸣,在生死观和价值观上,各家对“义”都有着独特的推崇。儒家追求人生不朽,追求“舍生取义”、“杀身成仁”,道家倡导坦然面对生死,不以生为喜,不以死为悲。墨家则倡导理智对待生死,“万事莫贵于义”,在生死抉择上以“义”为准则。由此可见,重义轻生的侠义思想是各家的核心思想之一,这种思想直接影响了众多忠义侠士。

  (二)何为“知己”?又为何“为知己者死”?

  知己,顾名思义是了解、理解、赏识自己的人,更常指懂自己的挚友或密友,他是一生难求的朋友,是友情的最高境界。更重要的是,“知己”有更高层面的意思——了解、认可自己的价值。《论语》中有记载“子曰: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意思是别担心没人了解你的价值,你自己要首先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当自己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时,便要有人“知己”了。那么,士为什么要为知己者死?因为有价值的处在社会底层的士必须有人赏识,才有可能获得干一番事业的机会,也才有可能因此得到一定的权力和好处。如果没有人赏识,学问再好、知识再丰富也只能是终老桑梓,一辈子没有出头之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能遇到赏识自己的人是一件可遇而不可求的事。

  论及《战国策》中的刺客,如前所述,动荡的社会现实使得众多的能臣义士流落于市井之中,虽有抱负之心,却无实现之力。当有人愿意以常人不曾有过的礼节礼遇他们时,即使被“利用”,即使赴汤蹈火也万死不辞。

  三、结语

  “以众人遇我,以众人报之,以国士遇我,以国士报之⑥”,你可以实现我的人生价值,我就用生命报答你。从豫让、聂政到荆轲,都为了知己的知遇之恩而飞蛾扑火般慷慨就义。士是一个广博的群体,有抱负却得不到施展的大有人在,如有人礼遇,赴死不仅仅是一种报恩,更重要的是其自身价值的实现,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悲壮且英雄的壮举。

  注释:

  ①刘向(汉).王华宝(注译).战国策[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刘向(汉).李维琦(点校).战国策[M].长沙:岳麓书社,2015.以下涉及原文内容皆参考此两部书.

  ②刘向(汉).王华宝(注译).战国策[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226-227.

  ③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53.

  ④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59.

  ⑤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⑥刘向(汉).王华宝(注译).战国策[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226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