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首先从心理疏导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情绪宣泄的平台,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能够帮助学生积极的进行自我调适;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等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了心理疏导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价值,然后又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出了教育者在利用心理疏导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一定要注意学会换位思考;一定要注意时空适度的基本原则;一定要注意积极的促进学生的价值内化等三点应用策略,以期能够借此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高校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8-0256-01
一、心理疏导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心理疏导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心理疏导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情绪宣泄的平台,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心理疏导作为一种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其能够在教育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信任、宽松的氛围,能够让学生敞开心扉,将自己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将一些不良的情绪宣泄出来,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平衡的恢复。与此同时,心理疏导不仅仅是学生一个单向倾诉的过程,同时还是教育者与学生之间共同讨论,双向作用的过程,教育者通过学生的倾诉和双方的共同讨论,能够提高学生的认知,并逐渐的培养学生的移情能力,从而实现教育的目的。由此可见,心理疏导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情绪宣泄的平台,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2.心理疏导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积极的进行自我调适,以激发自身的精神动力。在学生出现思想方面的问题时,心理疏导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能够引导学生积极的进行自我发现和自我审视,并在此基础之上帮助学生找准生活的方向和行为的动力,这一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利用心理疏导引导学生积极的进行自我调适的过程,同时也是激发学生自身精神动力的一种有效方式。
3.心理疏导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健全的人格实际上就是人的生理、心理以及道德等诸多因素的和谐统一,塑造健全的人格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然而,在当今社会中,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人际关系的复杂化以及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和生活压力的增加,学生的心理负荷越来越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难度也随之提升。心理疏导作为一种非医疗手段,其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能够通过倾诉、对话、讨论、引导、启发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形成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和对客观事物的正确看法,并掌握缓解压力的正确方法,而这对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无疑是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的。
二、心理疏导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为确保心理疏导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应用,特根据心理疏导的核心要义和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提出关于心理疏导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首先,教育者在利用心理疏导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一定要注意学会换位思考。也就是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针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教育时,一定要注意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增加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顺畅度,提高相互之间的理解与信任,进而形成对彼此角色的认同、观点的认同和价值的认同,并实现教育的目的。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教育工作时,一定要注意树立学生是教育主体的观念,将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进行沟通、交流和探讨,在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前提下,了解学生思想冲突的表现和原因。
其次,教育者在利用心理疏导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一定要注意时空适度的基本原则。情绪实际上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反映,情绪的好坏在很多情况下都会直接影响到人心理健康的水平,这一点同样适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教育工作者如果在发现了学生的思想问题时,不顾时间和空间是否适宜就开展教育活动,不但会影响教育的成效,甚至还会适得其反,造成学生的逆反抵触心理。因此,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确保教育工作的成效,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对学生开展心理疏导教育时,一定要注意把握时空适度性的基本原则。一定要教育时机成熟了,教育空间合适了再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只有这样心理疏导教育才能够取得预期的成效。
最后,教育者在利用心理疏导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应注意积极的促进学生的价值内化。也就是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对学生进行了心理疏导教育之后,应积极的、及时的鼓励学生对新价值观的认同,以促进学生新价值观的内化,让学生的价值观发生实质性的转变在,例如:教育者可以采用有针对性的激励措施,让学生将外在的推动力转化为内在的意志力量,以增强学生对于新价值观的信任与信心,让学生坚定自己的价值选择,只有这样才能够取得最佳的心理疏导教育成效。
参考文献:
[1]田海斌.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创新与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5(03).
[2]汤波.回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体系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2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