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情感是声乐艺术中的关键要素,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声乐教学是整个声乐艺术的基础,但由于多方面的限制,青少年在声乐作品情感因素的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在实际教学中,声乐老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引导,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青少年声乐教学;情感激发;引导
中图分类号:J61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8-0244-01
“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这是《乐记》中的记载。人的情感衍生出音乐,音乐是表达情绪,释放情感的一门艺术,抒发对世界,对人的体验与感悟,使得听者产生共鸣。不管是什么样的艺术表现形式,也不管采用什么方法,其目的就是为了传达一种思想、内心的东西,而声乐表演也是这样。“声乐表演”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声音”和“表演”,往往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只重视对声音的训练技巧的练习,而忽视了情感表现力在音乐表演中的重要性。因此,在声乐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情感表达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一、音乐的情感内涵
“艺术就是感情”,音乐,从根本上归因于人们对于表达情感的诉求,中国古代就指出,“情动于衷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暖叹之,磋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在先秦时期,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音乐”来自人心,它展现了人类的内心世界,揭示了其精神状态。歌唱技巧虽然重要,但它只是表达感情的一种手段,但音乐的情感追求才是最终的目标,在声乐教学中,很多声乐工作者过分追求音乐技巧,在教学过程中,学习往往片面,重点放在技能培训上,忽略了歌唱情感的表达。歌曲只是一个美的框架,没有音乐的灵魂,观众只会觉得索然无味。
所以,在歌唱时必须“用你的心去唱”,赋予音乐强烈的感染度,打动观众的心。作为声乐教师,既要强调培养学生的理性知识,同时重视语音训练,也要从歌曲的情感中给予学生一些启发和引导,避免学生对单纯技能训练的误解。在声乐艺术和声乐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激发歌唱情感,提高歌唱表现力。
二、情感激发与表达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演唱情感,是情感激发的基础,由于思想、文化和人生阅历的诸多差异,每个人对同一事物的感受和反思不尽相同,只有具备了丰富的思想,才能使内容得以表现。如果缺乏对演唱表达的意识和深厚的经验,那么不管作品的内涵有多深,歌唱技巧有多娴熟,最终也会因歌手内心素养的贫瘠,对歌曲的肤浅认识,成为“炫耀演技的凡夫俗子”。
但是,学生在歌唱训练中的情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经过长期的学习和积累才能达到的。因此,教师要有计划地耐心引导学生,学生才能逐步提高。激励是一种手段,也可以说是从情感到表达的唯一途径,通过平时的积累经验,学生才会对作品有一定的理解和感悟,如果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欲望没有得到实现,那么,演唱会还是会像水一样平淡,毫无激情。情感的充分表达是歌曲的根本,在演唱过程中,只有将作品的思想和情感完完全全地展现出来,才有可能吸引观众,打动观众。因此,情感的培养与表达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
三、情感激发与引导的重要性
声乐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是人们抒发情感,展现内心世界的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俄国音乐评论家谢洛夫曾说过:“情感是演唱的灵魂”。情感是声乐艺术的核心,技术是声乐艺术的外在形式,技术是服务于情感的,有着丰富情感的声乐艺术才是成功的艺术。青少年正处于思维、人格塑造和价值观建设的发展阶段,其思维受到了感性认识水平的限制,对外界的认识很简单,思想和情感也相对简单。对于青少年来说,理解和表达情感的声乐作品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如果不适当地激励和引导,就很难达到声乐演唱的实际要求。因此,在声乐教学和表演实践中,如何激发和引导青少年真正理解声乐作品的情感,而运用技巧来表达和传达音乐,这是声乐教师关注的焦点,也是教学目标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
四、青少年声乐教学中的具体策略
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应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训练学生的音乐想象能力,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他们能够充分理解声乐作品中的“情”。
(一)使用生动准确的语言
生动的语言是激发和引导青少年情感的重要工具。在声乐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对声乐作品的情感认同。例如,在教授舒伯特艺术歌曲《鳟鱼》,教师可以鼓励在水中自由游动的双手模拟学生,看着活泼可爱的小鳟鱼在书中自在地游动着,让学生感觉到明快活泼的音乐基调,进而激发了学生们的情感,完成了歌曲教学。为了演唱艺术的真实与完美,语言的准确性至关重要。以美声唱法为例,从语言上来分为外国歌曲和中国歌曲。中国的歌曲大多具有地域性的特点,所以在演唱中应注重对发音的准确度,外国歌曲由于语言的不同,所以表达起来存在困难。因此,学生有必要进行阅读,阅读字典中每一个单词的发音,把握轻重音,仔细查找每个单词的意思,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演绎出一首歌的精髓,才能真正掌握作品中的情感变化。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不仅要求学生准确把握歌词的意思,更要强调歌词的重音、语调、双辅音和发音相近的发音。
(二)全面了解作品的背景
声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义是了解声乐作品情感的基础。为了帮助青少年对声乐作品有更全面的认识,教师要对作品进行很细致的分析,剖析歌曲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创作的可能意图,这样学生才会对作品有着深入的体会。比如,在讲解《花非花》这首洋溢着古典味道的作品时, 教师搜集了大量的相关背景资料后,对歌曲那种浓淡变化的情感表达进行全面阐释,这样学生就会很好地把握住歌曲的演唱基调。无论是什么样的声乐作品,首先需要了解其创作背景,这也是歌唱和表演的前提。背景知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不仅有助于了解音乐创作的意义,同时也能了解音乐创作的社会时代背景。例如:歌曲《叫我如何不想她》,这首歌是20年代的一首艺术歌曲,主人公是一个年轻的知识分子,他为了爱情在封建势力中挣扎,从创造的时间可以看出,这是五四时期的音乐风格。因此,在引导学生唱这首歌的时候,不能简单地只看歌词的表面意思,而是将自己代入当时的时代背景,真正接触到他们,才能掌握人物情绪的变化以及演唱风格。
(三)提高文化素养
声乐学习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更要广泛阅读其他类书籍。只有整体素质有所提升,作品的演唱才会更有意蕴。任何学科知识都是融会贯通的,换个角度,换个思维将会有另一番感悟,学习的东西越多,获取的知识信息越广泛,对事物的理解往往出乎意料。音乐表达的是人最深处隐蔽的情感,关乎人性的本真,善与恶的判断认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从综合学科领域去看音乐,必然会迸发出与众不同的火花。
(四)营造情景,激发想象
为了使学生在歌唱中表现得更加生动,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经常在现场营造出一种音乐的氛围。正如在赞美自然之时,老师应该给学生展现一幅美丽的画卷,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学生们的思维和情感也随之进入老师所描述的画面中。达到情景合一的状态,身心放松,感情自然流露,让自己的思想感情得到最好的释放,学生也可以快速进入课堂的状态,从而达到理想的课堂效果。
五、结语
综上,在人类历史上,那些伟大的音乐作品之所以能够永垂不朽,其作品内蕴含着的思想情感恰是关键所在。声乐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音乐的情感表达,采取有效的策略,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独立思考,提高他们的审美感知,引导他们运用各种精彩纷呈的声音去演绎和表现声乐情感,最终达成声乐教学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唐咏霞.青少年声乐教学中情感激发与引导的原则与策略[J].音乐时空,2013(10).
[2]陈乐阳.试分析青少年声乐教学中情感激发与引导的有效策略[J].北方音乐,2014(12).
[3]张宇.声乐教学中情感激发的实践策略[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5(02).
[4]胡杨雪.谈情感激发在声乐教学中的意义[J].黄河之声,2012(08).
[5]路统洁.如何在声乐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情感和表现力[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08).
[6]徐琳.浅谈在声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歌唱表现力[J].音乐时空,2014(01).
[7]王璟华.声乐教学中教师情感战略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必要性[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1(12).
[8]苏丹.浅谈歌唱中情感表达的培养[J].北方音乐,2014(07).
[9]容辉.歌唱情感的培养、激发与表达[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6.
[10]单旭娟.简论声乐演唱中情感的运用[J].青春岁月,2013(03).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