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随着我国经济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导致人们对文化特传统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因此保护传统,从中吸取其精华不断创新是我们设计师的任务。结合自己的考察案例对河南省传统民居门窗雕刻纹样以及工艺等的探析,从门窗的类型与特征、装饰部位、对现代建筑中的应用等方面展开叙述,针对门窗的雕刻纹样以及结构进行了分析,揭示出传统民居中传统艺术的内涵及魅力,传统雕刻艺术在当今建筑以及室内中的继承和应用。
关键词:传统纹样;雕刻艺术;创新;门窗
中图分类号:J3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8-0188-01
一、河南民居文化背景分析
在华夏民族历史的长河中,河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我国的政治、历史以及文化的中心,是我国民族文化重要的起源地之一。河南建筑的繁荣时期要追溯到秦朝。秦朝受中原文化中的法家思想影响严重,国家逐渐形成大一统的形式,从而也促进了河南建筑文化的发展。夏、商、周以后,到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直延续到唐宋时期,河南便已经是全国封建统治的中心区域,在这很长一段的历史时期内,河南在全国范围内逐渐成为经济文化的主导。河南的经济文化的发展到北宋达到了最为鼎盛的时期。到封建社会后期统治阶级选择了儒家思想作为同治的正统思想,从而使得儒家思想在中原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中原文化也逐渐成为了华夏文明的核心和象征。
二、门窗的类型与特征
从古代房屋门窗的兴起到今天门窗的种类的五花八门。不变的是河南民居宅门的朝向和位置,房屋大都为坐北朝南,宅门的形式多为屋宇式大门,另外还有门楼形式的大门。为了考虑安全因素,豫南一带以及南阳等地方的大门,所选用的材料更为讲究和科学,采用专门定制的石材制作成门洞,有的连木材做的门框都不用,这样形式的门洞更为结实和安全,这种门典型代表当属我国东南地区的石库门。另外,在河南地区也有接近官式的大门。例如,豫东的任家大宅院大门和河南洛阳下峪的王家大宅院大门。诸如此类大宅院其门窗形式变化多样,雕刻纹样精美,门有隔扇门和普通门,窗户也是有隔扇窗普通窗以及槛窗。
三、装饰部位及雕刻造型
1.支摘窗:它又叫做和合窗,即上部可以用木棍支起,下部可以摘下。上部可依天气变化用纱、用纸糊饰,下部安装玻璃,以利室内采光。裙板样式同样也是多种多样,通常情况下是跟随者格心精致程度、繁简程度来做出适当的处理。一般情况下纹样的处理以如意云头、夔龙、卷草等为主。
2.直窗棂:直棂窗主要出现在宋朝以前。在《营造法式》一书中所提到的破子棂窗便属于此类棂窗。甚至到了清朝时期,还会在一些厨房、仓库等附属建筑的门窗上使用此类棂窗。直棂窗的棂条断面多为方形;破子棂窗的棂条断面则大都为三角形断面,是由一根方棂沿对角线锯割为二而成,这两种窗每边窗户所用棂条为7-21根不等,并且数量多为奇数。
3.槛窗:槛窗大多用于较郑重的厅堂,安装在槛墙之上。槛窗通常是与格门并用的,槛墙的高矮是与绦环板是相互对应的,一般情况下墙上安装约十厘米厚、宽与墙厚齐平的踏板,然后在上安置上风槛,然后装窗。南方通常使用木板作为墙壁而不用砖槛墙,这样在有需要的时候可以把墙壁拆下来。一般按照开间的不同大小,每间装2-6扇,均向内开。
四、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我们观察研究历史上传统的民居装饰特点,这些传统的民居装饰人文特色非常鲜明。
1.天花、地面中的应用。在现代室内设计中,人们更多的追求简洁明快的审美倾向,在天花与地面上运用传统门窗图案的情况较少,但可以局部采用,或是在茶馆、餐厅等要表达一种特殊意境的环境中运用。
2.现代门窗中的应用。在现代建筑门窗设计上,借鉴古代的传统门窗装饰元素,做到继承传统门窗装饰形式的同时增添当代社会的新鲜元素,做出新的突破和发展。从门窗造型方面现代建筑门窗设计可以舍弃以前过于繁琐的门窗棂纹装饰,取而代之以更为抽象简单的形式表达出来,材料选择方面更为宽泛 ,可以采用当代新材料,诸如钢材、塑料、合金等等,使得延续和发展传统门窗元素的同时做出突破和创新。
3.陈设品中的应用。传统门窗装饰元素在室内的装饰陈设品种同样可以大量借鉴。例如,在家居环境中的家具、灯具、设备等等都可以采用传统门窗纹样。
4.墙面中的应用。在室内设计的墙面装饰纹样中同样可以采用河南的传统门窗纹样作为设计元素,并且应用形式也会比较多样,可以通过木雕装饰、挂屏风、壁纸设计等整体装饰来实现。
五、结语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一定要结合国家自身的传统文化进行各方面的发展,中国传统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如果不能把传统的文化和艺术继承下来,那么再好的经济发展也是不能弥补的,就拿建筑这一行业来说,纯粹的引用西方的建筑形式,建筑将毫无意义,没有属于自己民族的特色和个性,人们的精神就会得不到熏陶。作为设计师,我们应该学会从传统的历史遗留中发现美的元素,然后加以继承与创新,创造出属于自己民族的独有的特色。
参考文献:
[1]荆其敏.中国传统民居[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2]刘彩.安阳地区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研究[M].郑州:河南大学,2010.
[3]王其钧.图解中国民居[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