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为黑帮片鼻祖的美国,虽然人物被不断重塑解构,但总起而言都被归咎于一种潜藏悲剧性的英雄形象。相比之下,身为后起之秀的韩国却逐渐以本民族文化为先导造就出独具一格的人物文本。本文将以《加油站被袭事件》和《好家伙》两部影片为例,对韩、美两国黑帮电影于人物塑造方面的相异之处加以比较,并将前者作为改良与革新之典型加以重点剖析解读。
关键词:悲剧性;潜意识行为;英雄形象;身份认同;滑稽崇高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8-0116-02
在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黑帮类型电影脱颖而出,成为当时独占鳌头的影像新秀,但因其公然对黑帮英雄的赞颂及对当代都市生活的负面描写,一再遭到当局审查的抵制和威胁,这迫使其在叙事文本和人物塑造方面进行了革新与探索。从《人民公敌》、《疤面煞星》到《美国黑帮》、《教父》,美国先后涌现出大批经过转化之后的影视作品,其中乐于被和黑帮电影视为一体的马丁.斯科塞斯尤为突出,1990年由他指导的《好家伙》将黑帮电影的整体质量和水平抬升至一个崭新的高度,成为那个时代的典型化代表。面对黑帮电影鼻祖的美国,韩国却也不甘落后,他们在汲取美国人物塑造经验的同时,不断丰富本国黑帮类型的人物饱和度,加之特殊的民族文化与国情,为其人物表述奠定了强烈的本土特色。从《心跳》、《绿鱼》到《朋友》、《蓝盐》,韩国黑帮片愈加关注人物自身的草根性与叛逆性,着重描述情感与家庭,在为看似冷酷无情的他们注入“爱”与“温暖”的同时,颠覆性、戏谑性并存于虚构的个体文本中,从而形成了一个个单独存在的,普世化与悲剧性兼备的矛盾体。虽然在以韩、美为代表的东西文化的各自演变轨迹中,黑帮类型电影不断产生着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人物塑造,但两国终究有何不同?这些不同又是怎样相互借鉴与融合的?由此笔者将目光锁定于《加油站被袭事件》和《好家伙》两部影片中,通过对其悲剧形象的对比性分析,试图整理和归纳出二者的在人物塑造方面的相异之处。
“黑帮分子精神世界的超现实延伸正象征着自己的社会秩序被逐步摧毁,之后也只剩下了悲剧”。正如罗伯特.霍肖在《作为悲剧英雄的黑帮分子》中指出的那样,韩国黑帮电影的人物本身存在于一个普世化的矛盾体中,身为边缘人物的他们时刻试图利用自己的特立独行向内心的魔鬼证明着本我的强大;而美国黑帮人物的内心往往充满着顾虑,他们作为个人英雄主义的代言人不断与社会签订着妥协协定,由此来内心的自我救赎。
一、潜意识主导的身体行为——放大与压制
韩国黑帮电影中的人物多处于黑白之间的灰色地带,他们没有真正的朋友、亲人和爱人,在其狭义的人生轨迹中“肉身”早已缺失,仅存的只是一种生理的、戏谑性的,甚至令人嗤之以鼻的原始行为,这种冲动往往由他们的潜意识决定,并被各自压抑的心境不断加工、放大,因此人物经常为观众呈现出一个个充满矛盾的个体状态,其人生也恰似一场悲剧一样荒诞。而只就其暴力来说,则更多的是出于他们失去认同后的报复与发泄,这种原始冲动不但强调了主体的心灵世界,且铸造了对于自己本身使命的崇敬,我们称其为顺从下的反抗、滑稽中的崇高。游戏性的耍闹和杂耍型的严肃与现实生活中的空间场景、人物造型,包括人物语言和行为形成了根本性反差,如在《加油站被袭事件》中主人公将写有“大韩民国万岁”字样的牌匾摔成两半,他们暴力的真正动机终于显露无疑——快乐,而非钱财,这着实向经典黑帮电影中的“人物原型”正式宣战,一群孩童般青年的胡闹行为随时随地反叛着这座现实的城市,一场形如“后现代主义”的狂暴青春运动逐步升级,秉承着快乐至上的发泄原则,对于现实的无可奈何而产生的无形控诉不断夸张、曲解,那不是刻意为之,而是在一种混乱、癫狂的思维状态下被剥离出来的必然结果。
相比之下,美国黑帮人物精神世界的“肉身”仍然存在,且作为个人英雄主义的象征往往被再三树立,他们同样存在潜意识主导的身体行为但却经常被压制于内心深处,只因他们有家、朋友和爱人,这种对感情的顾虑直接导致他们不断与社会体制签订妥协契约,由此使用“自我”强压“本我”,从而完成内心的救赎。如《好家伙》中的亨利也曾无恶不作,但最终看破黑帮虚情假义的他执意选择于法庭上之揭发同伙的下落,而后度过自己隐姓埋名的自赎一生。
二、“英雄”形象的普世化情感——缺席与补充
韩国黑帮电影往往被一种缺失的普世化情愫所填充,并逐渐将背叛蜕变成悲剧、把悲剧升华为人物,其中并没有渴望拯救世界的“英雄”,因为他们连自己的内心都无法拯救,“英雄”形象永远处于一种缺席状态,个人英雄主义的神话也被逐步瓦解。影片《加油站被袭事件》将塑造重心放在小人物身上,描述了一个充满背叛、谎言、救赎的残酷世界。在此,他们没有梦想、没有家庭,而正是因为这种情感的缺席才最终导致他们内心的迸发,面对“后天性创伤”的支离破碎,这群想入非非的小人物依旧在充满幻想的现实舞台上寻觅着属于自己的那份爱,他们盲打误撞的演绎着自己滑稽的、暴力的人生,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种作恶的惩罚,同时也是一次内心悲剧的完美塑造。此外,韩国黑帮人物的代表同样会利用他们独特的滑稽穿戴与各自对家庭、梦想以及内心的回忆与独白一次又一次的为观众奉上前所未有的反类型崇高快感,从饱含大韩民族特色的角度将情感的多面性展现于世人面前,以此愈加立体、丰满。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韩国黑帮电影在尤重突显人物个体内心的同时逐渐使之在变幻莫测的影像世界中成为了真正的、自然的、生活中的“人”。
与之相比,美国黑帮电影中的“爱”随处可在,其中人物缺乏的往往不是家庭中的温暖,而是帮派中的级别,他们可以娶妻生子、孝顺父母,并享受只手遮天的快感,但这些仅仅只是他们作为自己仕途当中补充与积淀。托马斯.沙茨在《好莱坞类型电影》中强调:黑帮分子潜在的人道主义增强了其英雄渲染力和说服力,但也确保了他们的毁灭。在《好家伙》中由利奥塔饰演的亨利跟着老大靠收取保护费发家,由此娶了美丽的妻子、可爱的女儿、迷人的情妇和奢华的名车豪宅。在个人英雄主义的思想带动下,主人公毫无后顾之忧的干着自己想干的一切“勾当”,但也正是由于心灵的挂念和顾虑,才直接导致了他对于社会的妥协,以此来保护自己的家庭。因此我们说韩国黑帮电影人物的悲剧多半是为了寻找缺失的情感而奋不顾身,而美国人物的悲剧则是为了挽留已有的家庭而全身已退。
三、饱含宿命的身份认同——边缘与主流
韩国黑帮电影中的人物往往并不具备美国对于黑社会体制的仪式化表述,相反他们仅仅以各类帮派的宏观背景为依托,集中展示普通人物无法抗拒的情感和命运。其中所谓的“草根英雄”并非传统儒家文化中的充满理想的仁人志士,也不是经典类型电影中的符号化成功伟人,相比之下,它的表达范畴更加广泛,在滑稽与崇高的不断作用与融合中,大韩民族的黑帮人物多以亦正亦邪的反面英雄为主,他们不是纯粹的好人,但却同样存在着普通人的感情与生活,在这种特定文化的善恶之间不断起伏摇摆、相互转化,滑稽与崇高也在人物形象的表达当中不断发挥着非凡的潜在效用,愈加突显出这种草根型的“英雄”寄托,从而引发更多观影者的思考与共鸣。此外,韩国黑帮电影的绝大多数人物都不断混迹于社会的底层,在黑色帮派中勉强度日,对于整个主流社会来说他们不但成为了小的不能再小的边缘人,而且也正不断于宿命舞台上演绎着“独行侠”式的舞蹈,以一种独特的身份认同向情感控诉、向生活宣战。我们甚至无法明确的给《加油站被袭事件》中的四位青年挂上“黑帮”的名牌,对于整个成人世界来说他们只不过是社会的零余人罢了,而相比之下美国却大行主流之道,异常讲究帮派的仪式化表述,虽然对于他们来说同样存在一段充斥着宿命意识的坎坷人生,但最终足可坐拥主流社会的一切。美国黑帮电影人物的“从边缘到主流”和韩国黑帮电影人物的“从主流到边缘”恰恰相反,在这条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前者不断对自己的身份认同提出目标,而后者却在时刻的怀疑中以自嘲式的悲剧收场。
在后现代文化视阈下,一切具有主题性、目的性的人物形象被瓦解,经典英雄主义元素被嬗变后的草根形象所取代,以平凡的小人物为主题,用支离破碎的无厘头线索取代完胜模式,最终将那些被分解的细枝末节重新组合构建,加以拼贴,反衬出对于结构主义的质疑。①的确,时代的发展与观众审美水平的不断演变迫使作为类型片中元老级别的黑帮电影对文本叙事和人物塑造进行改良与革新,以此满足、适应市场的需要,其中人物形象的“反叛建构”在当今大众文化盛行的话语之下最为明显。放眼望去诸如《小凯撒》《人民公敌》中的人物形象往往是当时美国一个个孤独男性的缩影,他们在等级森严的工业社会中因待遇不公而采用暴力攫取财富,于观众眼中他们浪漫、献身、暴力却又邪恶。②而在以《加油站被袭事件》为典型的韩国黑帮片中,主要人物摇身一变成了混迹社会底层的古惑仔,他们并不具备经典黑帮人物对社会的认知,相反更多的只是一种受压抑之后的本能发挥,他们是平庸的、卡通的、夸张的无厘头人物,且并存有强烈的“崇高感”与“滑稽性”,由此形成了不断映入国内外观众视野的反传统、反类型的新型黑帮人物形象。此外,韩国电影人更喜欢用“我们”来阐释片中角色的人生,而非个体性的“我”,在滑稽与崇高的形象嬗变后,对于个体独立的兼顾和对国家一体的强调在韩国黑帮电影中被表现的尤为明确,从而构筑起大韩民族类型电影的价值核心,以此来区别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国家的“英雄人物”,并正以惊人的速度向国际文化传播着韩国影人独特的民族主义与特色价值体系。
纵观韩美两国黑帮电影人物于悲剧性塑造的相融相异,笔者借托马斯.沙茨的观点对黑帮类型片的发展路径稍加归纳——类型电影问观众:“你们还会相信这些吗?”当影片受欢迎时观众回答:“是的!”而当观众说:“我们觉得叙事和人物太低级了,应该给我们看些更复杂的东西……”于是,类型电影发生了嬗变。
注释:
①左继华.后现代语境下的电影与大众审美接受[J].安徽文学,2010(03).
②托马斯.沙茨.好莱坞类型电影[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99.
参考文献:
[1]托马斯·沙茨.好莱坞类型电影[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2]金丹元.影像审美与文化阐释[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3]杨远婴.电影理论读本[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
[4]金昌庆.影像的寻根[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5]约翰·费斯克(美).理解大众文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6]安德烈·巴赞(法).电影是什么[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
赞(0)
最新评论